生活在真實中

生活在真實中

《生活在真實中》評論集由20篇文章構成,涉及詩歌評論、文學評論、文化評論和思想評論等方面。在這些文章中,作者以尖銳深邃的視角,評價了包括海子、食指、陸憶敏、王小波在內的中國作家、詩人和他們的創作;也對米沃什、波伏娃、伍爾夫、赫伯特、托馬斯·曼等外國詩人、作家的生平以及創作進行了詳盡的梳理和總結;書中很多篇目尤其就漢娜·阿倫特和哈維爾的思想展開了全面討論,在對他們的整體創作展開評述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社會現實,展列了很多可茲借鑑的寶貴經驗。

基本介紹

  • 書名:生活在真實中
  •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 頁數:312頁
  • 開本:32
  • 作者:崔衛平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28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90458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生活在真實中》編輯推薦:波伏娃、伍爾夫、托馬斯·曼哈維爾米沃什海子王小波……這些名字早已不陌生,關乎他們的生平也早被各路大神分刮的肌理分明。
但有一點,這些人都是思想巨人,文明進步軸心力。
卻少有人深入他們的靈魂深處,探索其偉大思想誕生的土壤,從生活的真實軌跡去更貼近、更理解他們。
《生活在真實中》從波伏娃、伍爾夫、王小波……生活、生存的環境、時代入手,有側重地分析了形成他們人格和思想的過程,證明一切進步的力量、改革的意志、有個性的創造,皆來自對生活的真誠感悟和面對。無論生活在表層還是裡層,都是真實的一種發射。作者充滿靈性的語辭和飽含哲思的闡述,讀來仿若有音符從語句間流出,合成一曲曲節奏鮮明的樂章。

作者簡介

崔衛平,女,江蘇鹽城人,人文學者、評論和隨筆寫作者。寫作領域有:電影批評和文學批評、社會批評與政治批評,並從事當代東歐思想作品的譯介。出版的著作有:《帶傷的黎明》(1998)、《積極生活》(2003)、《正義之前》(2005)、《我們時代的敘事》(2008)、《思想與鄉愁》(2010)、《迷人的謊言》(2012)等。

媒體推薦

崔衛平老師的這本書就像一隻手電,照亮這些自我放逐的寫作者。與其說她刻畫的是一系列人物,不如說她刻畫的是一個立場:文學和思想的前衛性來自其不斷回歸真實的勇氣。
——劉瑜
這本書讓我們認識到,如何免除恐懼,從各種禁錮走出來,追求良知與自由,“生活在真實中”。
——張鐵志

圖書目錄

被禁錮的頭腦
米沃什:一出道德劇的罪人
米沃什:黑格爾式的蜇傷
赫伯特:站在現實和虛構之間
海子神話
郭路生
文明的女兒—陸憶敏的詩歌
孤獨的狂歡
狂歡、詛咒、再生—關於《黃金時代》的文體
西蒙娜·德·波伏娃:雙刃的言辭之劍
維吉尼亞·伍爾夫:在沉默和言語之間
托馬斯·曼的憤怒
以賽亞·伯林:承擔做不同的猶太人
誰是亞當·米奇尼克
無權者的權力:哈維爾小輯
分享哈維爾,分享共同的底線
圍繞布羅茨基和哈維爾的一場爭論
潛在的危機和希望
政治家應該擔負更多的責任
人在做,天在看—讀哈維爾的《獄中書簡》
被壓抑的良知:阿倫特小輯
漢娜·阿倫特:亞里士多德絕望的女兒
為阿倫特一辯
新的開端—阿倫特的行動理論及其“回聲”

文摘

托馬斯·曼的憤怒
1986年,米奇尼克經歷著人生最黯淡的時期。那是他於1969年12月之後第二次坐牢,被判三年,時年四十歲。在這種時刻,他在牢里想起了一個標準的德國貴族—托馬斯·曼(1875—1955),德國小說家和散文家,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33年希特勒上台時,托馬斯·曼正好在瑞士逗留,從此開始一去不復返的流亡生涯,1944年獲得美國國籍。根據托馬斯·曼寫於1933—1936年年間的私人書信集,米奇尼克寫成了《堂·吉訶德和開罵》。
米奇尼克筆下的托馬斯·曼,首先是一個對政治冷淡的人。這種冷淡不是出於缺乏道德力量或者世故,其原因遠為複雜得多。作為一個對人性洞若觀火的小說家,他深諳人類處境的複雜晦澀,知悉人類命運所擁有的含混模糊,每一種表達都存在與其相反的表達,每一種權利都有與其相反的權利;在相悖的立場中,不排除各自有其中肯的價值,因而“每一個結論都是一個過於簡單的東西”。在這個意義上,托馬斯·曼遠離政治,是防備被拖入一種二元對立的政治化陷阱,擔心自己被弱化為一個簡單的政治工具。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唯一的敵人,就是“簡單化”及其造成的粗鄙。
儘管一開始就看不慣納粹的行徑,但是在最初的階段托馬斯·曼保持了沉默,一個原因是不想失去德國的讀者,希望通過作品繼續和德國民眾保持聯繫。作為一個作家,這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托馬斯·曼並未停留在這種為自己的理由上。他反覆向自己提問:我有權利這樣做嗎?這是否也是一條可能的途徑呢?而相反的理由也同樣成立:一個在複雜的精神領域進行探索的冒險家,為什麼要無視自己更高的責任,來為這種腐敗的東西費口舌?難道“讓這個世界感激我,也是我的責任”?
在這種矛盾和衝突中,托馬斯·曼顯得越來越不耐煩,外部的現實越來越嚴重地干擾他的精神現實,“我的道德批判意識處於持續激化狀態”。他的工作計畫一再受到耽擱。而他個人的危機,不是別的,正是時代危機在他身上的體現。他感到一種忍不住的衝動,想到什麼時候給這個邪惡的政權以沉重的一擊,儘管他並不清楚地知道什麼時候與德國政府公開攤牌。說到底,不管事情有多晦澀,托馬斯·曼一刻也沒有忘記—把邪惡當作邪惡,不管它有多么高尚或者卑鄙的理由。他有朋友加入了為納粹鼓吹的行列,向他展示了新德國的美好前景,當時的許多德國知識分子都這樣做了。在這樣一個時代大潮面前,托馬斯·曼從來沒有動過心。
結果是,這位處理人類最複雜晦澀事務的大師,德國貴族禮儀和完美行事的典範,在私人書信中形容納粹時,用了全部帶有侮辱性的字眼,用了那種酒吧里打架鬥毆的語言,對於審美家來說,是如此的不入流。看起來,這位人類最智慧的大腦之一失去了平衡,在言辭上失掉了控制。這是為什麼?
這批信最終的落款是在1936年,距離歐洲開戰還有三年,而納粹在集中營里的暴行被揭露還在更後面。托馬斯·曼為什麼如此被激怒?到底什麼東西刺痛了他?—野蠻和荒蕪!托馬斯·曼用得最多的是“野蠻”這個詞。他的老朋友居然把席勒表述為“一個陶立克式德國—腓特烈男人”,這讓他嘗到了忍受的極限。精神上的野蠻(“浪漫主義的狂熱”、“自我麻木和自我欺騙”)同現實中的“恐怖”和“恫嚇”相結合,所造成的是民眾人格和精神上的投降與屈從。這樣一種政府聲稱代表德國,對這位從路德和歌德傳統出來的、深愛自己民族的德國作家來說,等於要了他的命。“反感”是托馬斯·曼對於在德國發生的事情的主導型情緒—“多么不可理解的粗野!”與這樣一種蠻橫不講理的力量去爭論,是徒勞和讓人感到力不從心的。“他—諾貝爾獎獲得者,同元首總理對話的人,最孤芳自賞的歐洲精英的王冠上的鑽石—感到完全的無助,”米奇尼克分析道。於是,“他轉向開罵”。
動盪搖晃的現實引起了作家進一步的憂慮:眼下的危機是不是歐洲人道主義的危機?是不是人道主義這樣一種價值已經接近它的尾聲?你看,那么多的歐洲人接受了德國正在發生的事情而不感到憤怒,他們的國家高興地接受了希特勒玩弄花招的和平宣言。難道不應該有人出來糾正它?這個世界是不是瘋了?
托馬斯·曼本人的做法也變得讓人不可思議。作為諾貝爾獎得主,他參與提名被關押的德國記者奧西愛茨基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這被指責為有違作家應該保持的距離和反諷精神。對此,他的回答是:“一個純文學的捍衛者應該為他自己感到可憐。”比較起所有詩篇,“當代文化環境的政治鬥爭”,要來得更加重要、關鍵和有價值。
最富有創造性的藝術創作,也必須藉助人類生活的一般背景和一般價值。他可以對這些背景和價值作出自己的闡釋和改動式的評價,但是如不存在這么一個地平線,創造的活動就失去了緣由。野蠻的納粹是對這些一般背景和價值的瘋狂破壞,它所造成的結果是,不僅一個作家藉以觀察世界的基本光線不再存在,而且連基本的人類生活都不復存在,剩下來的只有廢墟和荒蕪。這完全構成了對一個作家基本工作條件的破壞,構成了他作為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所需要的起碼生存條件被破壞。這時候如果繼續對野蠻保持沉默,無異於認同一場對自身的攻擊,更何況這種野蠻事實上已經造成對某些人—那些素不相識又是休戚相關的受害者—的實際攻擊。
托馬斯·曼生性不是樂觀主義者,他反對野蠻,但無法預見自己的勝利,於是只有咬緊牙關,在一個動盪搖晃的年代,反覆念叨“在沒有其他路標時,自己做自己的路標”,“大喊‘根基、紮根’”。他的貴族本性通過下面這句話偶然現身:“沒有什麼比在撤退中進行光榮的小規模戰鬥更為美好的了。”
在另外一篇文章中,米奇尼克引用《聖經》里說的十個人就可以拯救一座城市的話,認為十個人同樣也能夠拯救20世紀的德國民族。他提及的第一個名字就是托馬斯·曼。因此,這位波蘭人民的忠誠兒子米奇尼克這樣對他的同胞說:
“當你讀到、聽到並說起在你的祖國,德國人曾經宣稱他們是超人,並以永久帝國的名義大建集中營,進行掠奪和大屠殺,毀壞人的身體和精神時,你們波蘭的讀者,有責任記住並重複,有一個德國的堂·吉訶德,一個無助的作家,是他早在德國入侵你的國家之前,就深深地反感並希望納粹劊子手的失敗;正是他把人類休戚與共的價值,置於民族主義教條之下的種族法則之上。”
“因此,波蘭的讀者,當你想起波蘭的作家和大學教授被送到死亡營和在大街上被槍決,你要咬緊牙關,固執地重複,一個休戚相關、痛如身受的密語:托馬斯·曼、托馬斯·曼、托馬斯·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