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生本課堂首先是營造了浸潤著民主、平等、激勵和諧的人文
課堂環境。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
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要轉換角色,從“知識的神壇”上走下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組建起“學習共同體”,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討,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奇特的想法,暫緩批評,激勵善待學生,創設一種“心理自由和安全”課堂教學環境,讓學生的心智和心靈能自由自在的放飛。
其次是生本課堂對教材進行了“二次開發”。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教師能超越教材,積極地審視、科學地處理加工教材,善於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學資源,在激活學生思維方面大做文章、巧作文章。如何調動學生“思維的參與度”呢?要善於開發、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設定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衝突,智慧上的挑戰,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憤悱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第三是生本課堂體現了“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只有建立在學生認知水平、知識能力“最近發展區”上的“以學定教”課堂教學才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也才能最大程度發生共振共鳴;只有把學生當作學習任務的“首要責任人”,教師由教的“控制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共同體”時,“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才能實現;也只有當教師能不拘泥於預設的教案,“眼中有學生”,能及時捕捉到學習進程中的信息並快速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時,課堂教學才能是有效的。同時要把思考的權利、時間和
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表達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維過程的舞台,讓他們在質疑問難和討論交流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悅。
最後生本課堂善待了學生差異。正是因為學生學業的參差不齊、興趣愛好有別、個性價值多元,才使得我們的社會色彩斑斕,紛繁複雜。若用同一標準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評價所有同學,每個同學都會被過早地貼上好中差的標籤。但多元智慧型告訴我們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優勢智力領域,每個人都可能獲得成功,因此面對富有個性的學生,要學生會善待、寬容、欣賞學生,用“放大鏡”去捕捉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每位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中不斷超越自我,不斷獲得身心教育發展的增值。
教學形態
怎樣逐步形成獨具個性特色的“生本課堂”教學形態?
1、學習為先,導航“生本課堂”
生本課堂應具有什麼的形態,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有何區別,如何去建構,哪些理論可指導生本課堂的建構,生本教育應具備什麼樣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評價觀……等一系列問題時只能從閱讀學習和案例分析中尋找到答案。我們要把“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當作教師的一種職業生活方式,讓學習研究成為習慣、反思交流變成常規。“養其根侍其實,加其膏希其光”,唯有閱讀學習才能轉變我們的教育理念,才能充盈我們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智慧。通過閱讀學習來引領導航生本課堂。
2、實踐為基,踐行“生本課堂”
教育理念只有根植於課堂實踐的這片土壤才能具有鮮活的生命力,才能生根、發芽、開花,並結出豐碩的果實;唯有教學實踐才能檢驗生本理念是否內化、生本課堂是否構建、生本發展性評價是否建立。每位教師要以三尺講台為舞台,努力探索、不斷實踐、最佳化完善生本課堂,從而建構出不同學科和個性特色的生本課堂新形態;同時學校要“五課並舉”即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示範課、教研組長的研究課、青年教師的匯報課和達標課、教研組內的公開課,為教師搭建踐行生本課堂的平台,力促生本課堂的建構。
3、反思為本,最佳化“生本課堂”
名師==經驗+反思。教師的成長研究表明教師的經驗源於時間的積累,一般在10--15年可成為一個富有經驗的教師,但大部分不能超越經驗型教師而成為名師和研究型教師,其原因是缺乏反思。“吾每日三省吾身”。每位教師要學會在言談和行動中思考生本教育,學會在撰寫與生本課堂有關的教育敘事、案例和課例分析中反思生本課堂,學會在反思批判中促使自身的專業成長。
評價指標
“生本課堂發展性”評價指標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是否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生本課堂”要求教師在對教材的進行二次開發的基礎上,設定問題情景,引發認知衝突,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戰,激發學生參與知識形成過程的興趣,從而讓學習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有效,不僅要看學生積累知識的量,更要看學生參與知識形成過程中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有多少知識是通過自己探究建構的。因而學生有無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是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衡量是否是“生本課堂”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教師是否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1學生參與的方式:個別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不是形式上的
大合唱,而是實質性的思考、表達、討論與交流。2學生參與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學生自主活動和學習的時間,學生回答問題和動手操作的人次等;3參與的效果: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思維能力的開發程度及情感態度的提升效果。
2、是否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生本課堂”應把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放在一個顯著的位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創設探究情景,搭建探究平台,問題讓學生自主發現,知識讓學生自主生成,規律讓學生自主歸納,最後通過舊知衍生出新知。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評價教師是否關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一節課中,教師提出了多少個開放性問題?教師是否尊重學生不同的觀點和意見?教師對學生的獨特見解是否有意識地加以表揚和激勵?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時間有多少?學生主動提問的次數有多少?學生能否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有多少人次?學生回答問題是否有新意和靈活性?
3、是否使課堂教學保持有效的互動
生本課堂的教學過程是認知建構、師生互動、情感體驗多向交流過程,評價一堂課是不是高質量的課,是不是“生本課堂”,教師能否使課堂保持有效和深層互動是一條重要指標。評價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判斷:是教師擁有“言語霸權”還是“民主協商”?是“先教後學”還是“先學後教”?是“示範模仿、講解接受”還是“自主探究、參與體驗”?是教師的“包辦代替”還是學生的“自主建構”?是僅重視“知識結果”還是“過程與結果”並重?
4、是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生本課堂”追求三維目標的整合,即以知識和能力為主線,分層落實,面向全體學生;以過程和方法為核心,啟發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以情感和態度為動力,促使學生主動發展。而積極的情感體驗只能建立在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之上,建立在學生不斷的成功和進步之上,因此教師能否營造民主、和諧、寬鬆課堂環境是學生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前提條件。考察教師是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判斷:1教師創設寬鬆和諧課堂情景的程度:教師是否有激情,精神是否飽滿;是否善於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授課過程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共鳴;是否善於表揚激勵學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是否善於體察學生的變化,恰當調控教學;是否善待、寬容和欣賞學生。2學生情感投入的程度:學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無高漲的學習熱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能否保持內在的學習興趣和需要。
發展歷程
中國小個性化教育[生本課程]是教育部國家教師科研“十二五”規劃全國重點課題、中國小個性化教育“生本課堂”行動研究總課題組的科研課題。[生本課程]的“生本課堂”教學法,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教育理念,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
早在2003年,[生本課程]科研小組就以學生為本的個性化教育開展了教育教學研究。在近10年時間裡,科研組在全國各地不同區域的30多座城市開展了教學實驗,近萬名小學生參加了“生本課堂”的學習和訓練,近千名一線教師參加了教學技能培訓或進行了理論學習。課題組經過多年的努力,[生本課程]專家和一線科研教師在行動研究中總結提煉出[生本課程]的“7·3黃金法則、6大系統板塊和5大教學方法”,形成了獨特的[生本課程]導學理論和“生本課堂”教學形態。
2011年3月,項目正式立項國家“十二五”課題。課題開題後,總課題開始有計畫的在全國各地發展實驗校區,而北京總部導學館已經為推進中國個性化教育的發展推波助瀾做出革命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