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稅·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

生態稅·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

《生態稅·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是2007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放。該書主要內容為生態稅就是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用價格來全面調控社會的經濟行為。

基本介紹

  • 書名:生態稅·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
  • 作者:杜放
  • ISBN:9787509502549、7509502543
  • 頁數:237頁
  •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11月1日
  • 裝幀:平裝
  • 版次:第1版
  • 條形碼:9787509502549
  • 尺寸:19.8 x 13.7 x 1.3 cm
  • 重量:249 g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章節選,

內容簡介

《生態稅·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人們會切實地感受到環保行為對費用支出的影響,從而會自發地不斷尋求總成本趨於最低的環保手段。
開徵“生態稅”,實際上是在遵循著經濟學上所謂的‘污染者支付’原則”。對污染環境者徵稅,徵稅所得用來防治污染,改善環境或者增加對公民的福利支出,生態稅已經成為國際上越來越多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經濟工具之一。
成本計算上的不公平,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綠色能源發展的艱難,因為二者從開始就沒有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開徵“生態稅”就是要使傳統能源價格升高,從而縮小傳統能源與綠色能源之間的差價,推動全社會積極使用綠色能源,將有利於改變傳統能源與綠色能源發展進程中的不平等市場環境。
筆者經過多年對生態稅、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現將部分研究成果出版,與讀者共饗。《生態稅·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在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2007-2008年)項目“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生態稅收制度研究”(項目批准號:06D02)、深圳市文化基金和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共同資助下完成的。

作者簡介

杜放,女,經濟(財政)學博士,現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從事財政稅收理論與政策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2003年12月-2004年1月應邀到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與服務中心做訪問學者。任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評審、省消費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深圳市軟科學基金評審、深圳市教師系列中級職稱評審等。獨自或與他人合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代表作有《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理論與實踐》、《生態稅收研究》、《巴基斯坦投資研究》、《建立我國生態稅收體系思考》、《努力提高低收入者消費能力》等。

圖書目錄

上篇 循環經濟與財稅政策選擇
第一章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全球出現嚴重環境問題世界各國尋求解決辦法
第二節 循環經濟的概念和原則
第三節 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第二章 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國外的經驗
第一節 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第二節 已開發國家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措施
第三章 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選擇
第一節 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
第二節 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財政經濟政策及其配套措施
下篇 和諧社會與我國生態稅制的構建
第四章 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與生態稅
第一節 和諧社會的本質
第二節 開徵生態稅勢在必行
第五章 國外開徵生態稅收的經驗借鑑
第一節 世界各國以生態稅收為主要手段解決環境問題
第二節 0ECD其他國家的生態稅制及其改革經驗
第三節 OECD其他國家生態稅對我國的啟示
第六章 主要已開發國家開徵生態稅的成功經驗
第一節 法國的生態稅
第二節 美國的生態稅
第三節 荷蘭的生態稅
第四節 瑞典的生態稅
第五節 丹麥的生態稅
第七章 德國的生態稅及其對我國的借鑑
第一節 德國的生態稅改革
第二節 德國的生態稅收改革對我國的啟示
第八章 建立和完善我國生態稅收體系的構想
第一節 我國環境污染控制之緊迫性及稅收財政治理之必要性
第二節 對我國生態環境稅收現狀的評價
第三節 深圳市環保資金效應分析
第九章 我國生態稅收體系實施方案設計
第一節 新的生態稅稅種的開徵
第二節 建立我國生態稅收體系的目標及配套措施
第十章 生態環保稅稅種分析——開徵燃油稅的政策選擇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國外汽車稅收對國內稅改的借鑑
第三節 對我國汽車稅收改革的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文章節選

上篇 循環經濟與財稅政策選擇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聖經》箴言
第一章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全球出現嚴重環境問題世界各國尋求解決辦法
一、經濟發展。悲劇連連發生
人類在過去幾十年中取得了巨大進步,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已越來越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因為人類的經濟活動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近幾年重大自然災害發生的次數大大增加。一位從事減災研究的專家對《環球時報》的記者說,華盛頓世界觀察所幾年前發表的報告《非正常的自然災害》指出,20世紀的最後10年是“聯合國減災10年”,而這10年中世界各地共發生了86起重大自然災害,相比之下,20世紀50年代的重大自然災害只有20起,70年代也不過47起。進入21世紀後,天災並沒有出現減少的勢頭,相反,印度洋大海嘯、南亞大地震、卡特里娜颶風……一幕幕自然災害的巨大悲劇連連發生。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和位於日內瓦的國際減災戰略機構整理出來的數字顯示:2004、2005兩年,全球死於天災的人數分別為25萬多人和近10萬人,加起來超過了之前10年在自然災害中死亡的人數。
從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來看,20世紀90年代,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為6080億美元,這一數字是20世紀70年代的5倍、50年代的15倍。而2005年的360起自然災害就釀成了159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人類的科技水平在不斷提高,無論是災難預報還是應對災難的反應能力都在加強,可為什麼重大的自然災害造成的死亡和損失卻不減反增?
以上這些損害還不包括大規模傳染疾病的流行——非典、禽流感的猖獗等,也無不與生態環境的失衡、破壞有關。
減災專家指出,隨著人類防災救災水平的提高,和過去相比,規模差不多的單起自然災害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是下降的,但問題是,天災發生的頻率、次數、強度卻在增加,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是導致天災更多更烈的一個重要原因。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把自然災害的發生和氣候變化、環境失衡聯繫在一起,而其背後是溫室氣體長期大量的排放、森林植被的改變和砍伐、濕地縮小、河流改道等。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