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後發國家生態文明理論研究》是王雨辰創作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首次出版於2017年。
該書在深入系統研究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基礎上,闡發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生態觀,研究後發國家生態文明理論,對於維護後發國家發展權和環境權,促進後發國家生態文明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後發國家生態文明理論研究
- 作者:王雨辰
- 類別: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
- 首版時間:2017年
- 字數:250000
內容簡介
作品目錄
導論 |
---|
第一章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辯護 | 第二章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歷史唯物主義生態維度的闡發 |
---|---|
第一節 西方“深綠”思潮對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質疑 | 第一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歷史唯物主義的修正 |
一、馬爾薩斯主義對西方綠色思潮的影響 | 一、奧康納的文化唯物主義對歷史唯物主義的修正 |
二、西方“深綠”思潮對歷史唯物主義的主要質疑 | 二、本·阿格爾對歷史唯物主義危機理論的修正與重建 |
第二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辯護 | 三、本頓對歷史唯物主義綠色化的探索 |
一、歷史唯物主義與“自然的極限”問題 | 第二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歷史唯物主義生態維度的闡發 |
二、歷史唯物主義與崇拜科學技術、生產力發展的生產主義問題 | 一、福斯特對生態唯物主義的系統闡發 |
三、共產主義社會與生態是否相適應的問題 | 二、佩珀對歷史唯物主義生態意蘊的論述 |
四、歷史唯物主義與生態哲學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係問題 | 三、休斯對歷史唯物主義生態內涵的闡發 |
第三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西方綠色思潮質疑回應的價值與意義 | 第三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歷史唯物主義生態維度闡發的價值和意義 |
第三章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問題 | 第四章 西方綠色思潮的生態文明觀 |
---|---|
第一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制度和生產方式的生態批判 | 第一節 “深綠”思潮的生態文明觀 |
一、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與生態危機 | 一、“深綠”思潮對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的批評 |
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生態危機 | 二、“自然價值論”和“自然權利論”的內涵與根據 |
三、資本的特點與生態危機 | 三、“深綠”思潮對生態文明理論的建構 |
第二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價值批判 | 第二節 “淺綠”思潮的生態文明觀 |
一、消費主義價值觀盛行的原因和後果 | 一、“淺綠”思潮的生態危機論與生態自然觀 |
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生態中心論與現代人類中心論的批判 | 二、“淺綠”思潮的生態價值觀與生態治理論 |
三、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生態價值觀的重構 | 第三節 “紅綠”思潮的生態文明觀 |
第三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技術批判 | 一、有機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文明觀 |
一、資本主義制度和生產方式與科學技術的異化 | 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文明觀 |
二、資本主義價值觀與技術的非理性使用 | 第四節 西方綠色思潮對生態文明本質理解分歧的實質 |
三、人與人關係的重建和新的技術倫理 | |
第四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政治哲學 | |
一、對西方其他綠色思潮生態政治戰略的批評 | |
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治理戰略 | |
三、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政治理想 | |
第五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貢獻與當代啟示 |
第五章 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文明理論 | 第六章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後發國家生態文明理論 |
---|---|
第一節 歷史唯物主義生態思維方式的形成 | 第一節 後發國家生態危機的實質與生態文明理論應有的價值立場 |
一、馬克思、恩格斯對近代主體形上學的超越 | 一、後發國家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源與實質 |
二、歷史唯物主義生態思維方式的基本特點 | 二、以“環境正義問題”為核心的窮人環保主義理論的提出 |
第二節 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文明理論的主要內容 | 三、後發國家生態文明理論建構應有的價值立場 |
一、人類與自然辯證統一的生態自然觀 | 第二節 作為環境正義訴求的後發國家生態文明理論 |
二、對科學技術資本主義使用的生態批判 | 一、“環境正義”概念的主要內涵與指向 |
三、對資本主義制度和生產方式、資本的空間生產的生態批判 | 二、後發國家生態文明理論中的“環境正義”問題 |
第三節 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文明理論的基本特點 | 三、發展觀念的變革與維護後發國家的發展權與環境權 |
第三節 作為發展觀與境界論相統一的後發國家生態文明理論 | |
一、作為一種發展觀的後發國家生態文明理論 | |
二、作為一種境界論的後發國家生態文明理論 | |
第四節 後發國家生態文明理論的基本特點 |
附錄:筆者發表的生態思潮以及與之相關生態的學術論著 |
參考文獻 |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