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是劉曉勇創作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首次出版於2018年7月。

該書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原則立場、發展演繹和指導作用等方面做了深刻的總結和分析。作者運用事實論據,展示社會經濟發展的背景,分析社會制度的組織和管理形式,分別介紹不同思想流派的觀點方法,從而嚴密審慎地得出結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
  • 作者:劉曉勇
  • 首版時間:2018年7月
  • 類別: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
  • 字數:325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研究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指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是一個合歷史與合邏輯相統一的過程,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產生代表著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階段。全書將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社會主義觀概括為五大特徵,謀求對資本主義的全面改變,實現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運用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方法分析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生態社會主義的六大基本措施。

作品目錄

緒論 研究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目標與方法
第一章 作為馬克思主義發展新階段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的生態學還是生態學的馬克思主義
第一節 20世紀以來西方世界的環境問題
第二節 西方生態思潮和綠色運動的興起
第三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產生
第四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邏輯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
第二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
第三節 對馬克思主義及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評價
第三章 生態危機的生成論
第四章 紅綠結合的生態革命論
第一節 資本擴張與生態危機
第二節 消費社會與生態危機
第三節 科學技術與生態危機
第四節 控制自然觀念與生態危機
第五節 生態殖民主義與生態危機
第一節 生態危機不可能在資本主義體制內解決
第二節 綠色思潮也不能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態問題
第三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紅綠結合的革命策略
第五章 生態社會主義的基本構想
第六章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對蘇東社會主義生態危機的反思
第二節 生態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
第一節 當代中國生態問題及其成因
第二節 中國必須走人與自然共同發展的可持續之路
第三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第七章 對中國可持續發展幾個熱點問題的回答
第八章 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 堅持馬克思主義可持續發展觀,旗幟鮮明地反對新馬爾薩斯主義
第二節 構建全球經濟新秩序,旗幟鮮明地反對生態殖民主義
第三節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生態文明新時代
參考文獻
後記一
後記二

作品思想

該書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產生髮展、基本立場、觀點方法等都做了系統而紮實的剖析說明。為了說明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產生,作者分別對20世紀以來西方世界的環境問題、西方生態思潮和綠色運動的興起等社會背景作了詳細的說明。在20世紀以來西方世界的環境問題中,運用了大量數字和數據,列舉了資本主義經濟成長所造成的岩石土壤圈、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等系統空前破壞的實例。自然環境問題會引發社會管理制度的調整,不同的管理方式體現了不同經濟基礎的需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直接表象的自然環境問題,其實是不同社會制度管理下的必然產物,資本主義制度的先天局限性決定了它不可能徹底解決環境污染等問題。在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產生研究的基礎上,作者深入挖掘馬克思主義被遮蔽的生態學視角,集中討論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獨特自然觀。比較“生態空場派”和“生態在場派”,論證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本體論。通過分析資本擴張、消費社會、科學技術、控制自然觀念、生態殖民主義與生態危機的關係,論述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制度批判、技術批判和消費批判,體現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超越性和科學性。紅綠結合的生態革命論探討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生態革命的動力機制、社會力量、革命目標和方法。在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分析的基礎上,自然引申出生態社會主義的基本構想,通過反思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失誤及經驗教訓,闡述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社會主義觀。經過對當代中國客觀存在的生態問題分析,作者闡明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並回答了對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幾個熱點問題。
該書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進行了總結和概括,將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社會主義觀概括為“五個基本特徵”,即以“物質變化”為基礎理論,以“勞動解放”為根本方法,以“政治民主”為內在要求,以“生態倫理”為基本保障,以“穩態經濟”為總體面貌,謀求對現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全面改變,實現人與自然的共同進化發展。“五個基本特徵”的提出,標誌著學術界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特徵的研究形成了新的主題建構,為後來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論架構和學理依據。作者對“五個基本特徵”的概括,是從自然界、人的解放、科學管理、生態系統和發展經濟等幾個方面分析人與自然的關係,看似自然界的問題,實則與人類社會緊密相關,與人類社會的組織和管理方式緊密相關。違背自然發展和違背人性的管理方式會取得暫時的效果,但從長遠來看,只有符合自然發展規律,順應現代人健康有益的生活和生產方式,才會獲得持久而繁榮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該書將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作為整體的存在,在尋找三者的協調發展中找到了科學的解決途徑。值得注意的是,馬克思主義將理論和實踐活動的最高目標確定為謀求人的自由、解放和發展,明確提出未來新社會應該是每個人全面自由發展的社會形式。作者概括的“五個基本特徵”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人的主體地位,把普通人的生產生活、身心健康、個性解放、消費理念置於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之中,並指出社會的發展要落實到全體人民的健康生活、舒心工作、健康消費等方方面面,也是馬克思主義對勞動者人文關懷的新闡釋和新論斷。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該書獲2019年度寶雞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2019年度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
2018年7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2539-4

作者簡介

劉曉勇,男,漢族,生於1979年,陝西旬陽人,中共黨員,西安交通大學哲學博士,寶雞文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