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黃散(《太平聖惠方》)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生地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具有清血熱,解毒滯之功效。主治癰腫,熱毒疼痛,心神煩悶。

基本介紹

  • 名稱:生地黃散
  • 出處:《太平聖惠方》
  • 組成:生地黃、川大黃、川升麻、地骨皮、當歸、黃芩、木通、赤芍藥、黃芪、玄參、生甘草、赤茯苓
  • 功用:清血熱,解毒滯
  • 主治:癰腫,熱毒疼痛,心神煩悶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附方,

組成

生地黃二兩,川大黃(剉碎炒)、川升麻、地骨皮、當歸(剉碎炒)、黃芩、木通、赤芍藥、黃芪、玄參、生甘草各一兩,赤茯苓一兩五錢。

用法用量

為散,每服四錢,清水一中盞,加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功用

清血熱,解毒滯。

主治

癰腫,熱毒疼痛,心神煩悶。

附方

名稱:生地黃散
組成:生地黃、桃仁、當歸、肉桂、附子、大黃,續斷、琥珀、枳殼
用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6克,溫黃酒適量送服
主治:從高處墜下,傷損疼痛
出處:《太平聖惠方》
功用:接骨止痛,活血續筋
製法:將上藥擇淨,研細,混均即成
名稱:生地黃散
組成:生乾地黃、白茅根、木通
用法:上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人蔥白五寸,同煎六分,去滓,空心,食前頻服
主治:小腸實熱,心中煩悶,少腹熱痛,小便赤澀或出血
出處:《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
名稱:生地黃散
組成:生乾地黃、犀角屑、黃芩、竹茹、麥門冬
用法:上為散。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分為二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主治:媼黃。頭痛口苦,舌根乾黑,喘息不調,鼻中血出,心神煩亂,作悵望之聲,小便赤色如紅花汁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