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四物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門八法》卷三。具有涼血調經之功效。主治瘡證初起,大熱大渴,煩躁痞滿大便秘,小便澀,屬實證者。臨床常用於治軟組織急性化膿性感染等疾病屬熱毒內熾者。
基本介紹
- 名稱:生四物湯
- 出處:《醫門八法》卷三
- 組成:當歸身、白芍、地黃、川大黃、花粉、皂刺、金銀花
- 功用:涼血調經
- 主治:瘡證初起,大熱大渴,煩躁痞滿大便秘,小便澀,屬實證者
組成,用法用量,製法,功用,主治,方義,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當歸身(生)五錢(15g),白芍(生)三錢(9g),地黃(生)五錢(15g),川大黃(酒漬)三錢(9g),花粉三錢(9g),皂刺(搗)三錢(9g),金銀花三錢(9個)。
用法用量
水煎服,專用頭汁。二劑、三劑皆可。
製法
水煎,去滓。
功用
涼血調經
主治
瘡證初起,大熱大渴,煩躁痞滿大便秘,小便澀,屬實證者。
方義
方中當歸身、生地、白芍滋養營血,止痛;大黃泄熱通便,活血散瘀消腫;金銀花、天花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消癰腫;皂刺活血消腫,排膿托毒。諸藥合用,共奏和血消腫,清熱解毒,排膿止痛之功。
附方
名稱:生四物湯
組成:全當歸30g,生白芍9g,生地9g,鳥梅肉(去殼)五個,懷牛膝9g
用法:溫服
主治:血虛脅痛,有癖塊者
出處:《醫門八法》卷三
功用:養血柔肝,化瘀消癖
製法:水煎,去滓
名稱:生四物湯
組成:生地、當歸、川芎、白芍各9-12g,金銀花、連翹各15g,丹皮、梔子、牛膝、花粉各9g,柴胡6g
用法:水煎服
主治:血熱所致的癤瘡,有頭疽早期屬於陽證者
出處:《張八卦外科新編》
功用:活血,涼血
名稱:生四物湯
組成:生地、金銀花各15g,川芎6g,赤芍、茺蔚子、生黃芪、當歸各12g,防風5g,紫草、黨參各10g
用法:水煎服,並用藥渣煎水熏洗患眼
主治:虹膜睫狀體炎
出處:《四川中醫》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
《醫門八法》:“生四物湯去川芎加大黃,蓋陽毒熾盛,由於內熱熏蒸,釜底抽薪,勝於決癰去毒,往往一瀉而煩渴止,紅腫消,不出膿而瘡已愈。即不能全消,而熱勢既微,則毒氣自輕,此以瀉為功者也。或於前方中加二花以解毒,加花粉以止渴,加皂刺引藥力以達於患處,皆甚相宜。迨至膿出之後,自能生肌斂口,不必服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