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醫易)百年歷》上編《關於生命(醫易)曆法》闡述這三個問題;下編推出《生命(醫易)歷120年(1931~2050)歷表》,將開啟一個曆法新時代。本書為醫易學者、居家所必備。
基本介紹
內容介紹,作者簡介,圖書目錄,上編,下編,內容摘要,
內容介紹
《生命(醫易)百年歷》上編《關於生命(醫易)曆法》闡述這三個問題;下編推出《生命(醫易)歷120年(1931~2050)歷表》,將開啟一個曆法新時代。書後有9個附錄,提供醫學、易學常用資料,特別提供全國3180個市縣區地方時差,能簡捷、精準確定出生時的乾支歷日期,為醫易學者、居家所必備。
中華科學文化中圍繞“天人合一”有許多唯象性核心結論,如天為何為七曜,天人如何合一,乾支來源,乾支陰陽來源,乾支相配本120種為何只有60甲子,為何60甲子可紀元,乾支農曆,口授秘傳醫易歷,中醫歲氣歷、六十乾支歷,中醫陰陽說、五行說、五運六氣說,納音五行,出生時間(乾支歷四柱)預測人生、健康,“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五行分別來源五星,五行常生常克模式等,千百年來世人一直未能對其背後玄機(或謬誤或局限性)給出現代化的合理解讀,成為千古之謎。靳九成近二十年來,依現代物理學、現代天文學、現代宇宙生物學、生物進化論、現代最新醫學成果研究天人合一,與合作者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取得了重大發現和突破性成果:提出了天人合一機制和模型,發現了5個天人合一規律,利用這些規律可破解上述千古之謎;建立了中醫學人體個性化陰陽五行模型,提出先天五行失調病慨念,特別有利於防治“未病”;首次指出“五行分別對五星”的千年謬誤,指出傳統五行生剋模式的局限性,建立了五行生剋新模式。曆法是醫易學預測的中樞。靳九成等2010年首次指出乾支農曆的千年謬誤,推翻了乾支農曆作為醫易學時標的曆法地位,確認生命(醫易)歷為醫易學最佳時標。今出版《生命(醫易)百年歷》是其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
靳九成(1937—),河南省西峽縣人,195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系,即任教於湖南大學,1988年晉升教授。主要從事物理學、材料表面科學、天文學領域教學、科研和指導碩士、博士生工作。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出版專著2部,獲得4項國家發明專利,一項美國專利,兩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研製成功GB/T26105—2010《防鏽油防鏽性能試驗一多電極電化學法》和GB/T26109—2010《水基防鏽液防鏽性能試驗一多電極電化學法》兩項原始創新國家標準。先後4次獲得國家機械委(1987)、國家教育部(1990)、國家機械電子部(1993)、國家機械局(1998)科技進步獎,2012年獲得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技術發明獎。1990年評為湖南省普通高校科技先進個人,1991年國家機械電子部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任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院長(套用物理系主任),全國SAC/TC57標委會委員。現兼任中國電工學會現代設計專委會委員,湖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專委會理事長,北方易學研究中心學術顧問,中國預測醫學研究會副會長,澳門中醫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人天觀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人體科學學會醫學哲學專委會委員,長沙和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河南西峽縣南凹易道經院院長等。
圖書目錄
上編
生命(醫易)曆法
破解乾支農曆千年謬誤,建立天人合一生命曆法
1.曆法,乾支農曆,醫易歷
2.天人合一機制、天人合一模型,生命曆法
3.曆法的分類
4.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紀年的天文學背景——天人合一第1規律發現
5.乾支紀日的天文學背景——天人合一第2規律發現
6.醫易歷四柱乾支組體現生命曆法意義
7.醫易歷乾支陰陽五行體現生命曆法意義
8.套用醫易歷要採用地方時
9.靳九成等2010年破解乾支農曆的千年謬誤懸案
10.關於年首的選擇
11.靳九成等1999年發現醫易歷四柱乾支組顯現的天人合一第3規律
12.靳九成等1999年發現天人合一第4規律
13.醫易歷乾支紀元表征七曜對地、對人體影響的近似性和局限性
14.結論
參考文獻
下編
生命(醫易)歷120年曆表(1931~2050)
年曆表編制說明
1931~2050年曆表
附錄
附錄1 六十甲子及納音五行表
附錄2天干地支正五行表
附錄3紀年天干天五行、化五中運表
附錄4紀年地支天五行、化司天、在泉表
附錄5運氣加臨六十甲子圓圖
附錄6十二支配十二時辰
附錄7 日上起時表
附錄8年上起月表
附錄9 我國3180個市縣區城市地方時與北京標準時時差表省、市、自治區、港澳台,以其第一字拼音排序)
安徽省
北京市
重慶市
福建省
甘肅省
港澳台
廣東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貴州省
海南省
河北省
河南省
黑龍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吉林省
江蘇省
江西省
遼寧省
內蒙古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
青海省
山東省
山西省
陝西省
上海市
四川省
天津市
西藏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
雲南省
浙江省
內容摘要
由上述可見,醫易歷較能全面體現七曜對人體作用的周期性變化規律,體現生命曆法意義。
8.套用醫易歷要採用地方時
醫易歷四柱乾支組旨在表征七曜對人體作用的周期性變化規律,對處在不同經度的人體作用是不同的,因而必須採用人體所處經度的地方時。
由於地球自轉,視太陽自東向西旋轉1周掠過360個經度,歷時24小時,每轉過1經度,歷時4分鐘。太陽到達某經度上空正中天,應正對當地的正午12時為地方時。處不同經度的人們有不同的地方時。我國採用的北京標準時實是東經120。的地方時。人和事件處在東經120°以西每偏西1°,其地方時就比北京標準時晚來4分鐘,即時差為—4分鐘;處在東經120°以東每偏東1°,其地方時就比北京標準時早來4分鐘,即時差為+4分鐘。
本書附錄9提供我國3180個市縣區城市地方時與北京標準時的時差表。
9.千年謬誤懸案
靳九成等2010年破解乾支農曆的千年謬誤懸案
靳九成等在文獻[29]指出:(1)乾支紀年、紀月是建立在天人合一七曜模型及第1規律基礎上,乾支紀的“年”是太陽沿黃道運動的回歸年,而乾支農曆紀的是太陰年農,平年農354日或355日,閏年農383日或384日,與回歸年365.2422日差別很大,因而注定不能把乾支移植到農曆來紀年農,乾支紀年農是乾支農曆的關鍵謬誤。(2)乾支紀月的天文學背景是太陽、金星周5年視運動,乾支紀月一個60甲子正好是5年,而乾支紀月農卻沒有這個周期性。如戊子年甲予月首(公曆2008年11月28日)癸巳年癸亥月末(公曆2013年12月2日)60甲子月共1831日,並不等於5年(365.2422日×5=1826.2110日)。乾支紀月農是乾支農曆的衍生謬誤,從而導致乾支農曆遇到閏月農沒有乾支,矛盾百出。
歷史上千支農曆曾既是法定曆法、生活曆法,又是研究曆法,起過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沒。現公曆既為法定曆法,又是生活曆法,乾支農曆已失去其昔日法定曆法、生活曆法地位;又由於它乾支紀年農、紀月農有誤,不能作為中醫學、易學時標,也失去其昔日研究曆法地位,已完成其歷史使命,頂多保留其民俗曆法的意義。乾支農曆當今仍公開大量出版發行,極易誤導,造成天時年、月乾支認定的錯誤,導致後續研究全盤皆輸,應儘快退出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