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價值論》是2013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定功、杜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命價值論
- 作者:王定功 、杜靜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3年4月1日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頁數:227 頁
- ISBN:750417310X
- 定價:38.00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不主張把研究方法絕對化,而是將研究本身當作自我批判、學習、修正、補充、換位、分享的過程。王定功編著的《生命價值論(仰望生命生命教育學理研究)》關注的是生命個體獨特的生命境遇,因此在研究中反對那種以不變應萬變,以一種先在的、不變的客觀規律假說來解釋生命事實的做法。“法無定法”,一切圍繞問題,何法不可用?“道有常道”,本研究時時處處對生命個體寄予濃郁的人文關懷和價值寄寓,須臾沒有忘記悲天憫人的研究初衷。
王定功編著的《生命價值論(仰望生命生命教育學理研究)》基於當世哲學及社會科學關注人,關注人的生命、關注人的價值這一基本語境,借鑑多學科關於人之生命的思想,在中國特色理論坐標系中嘗試構建生命價值論的本體論,並以此審視生命異化的根源和現時樣態,《生命價值論(仰望生命生命教育學理研究)》表達對保障個體生命價值的基本關切,尋找實現生命價值的教育路徑。
圖書目錄
1 導論:生命價值論的提出
1.1 生命價值論的話語坐標
1.1.1 對生命價值的永恆追
1.1.2 對生命價值的當下期許
1.2 生命價值論的學問定位
1.2.1 生命價值論高於科學
1.2.2 生命價值論超越“規律”
1.2.3 生命價值論關注生命體驗
1.3 生命價值論的問題意識
1.3.1 彰顯問題邏輯
1.3.2 運用多學科學術資源
1.3.3 圍繞問題開放胸襟
1.4 生命價值論的研究方法
1.4.1 現代哲學研究方法論困擾
1.4.2 當代哲學的生命轉向一一生命價值論
1.4.3 生命價值論的方法論原則一一形上形下相互貫通的哲學致
1.4.4 生命價值論的方法論特徵一一求道不求法
1.5 生命價值論的研究內容
2 生命價值的理論進路
2.1 對人的尋找
2.1.1 人的自我追問
2.1.2 人的自我“畫像”
2.2 對生命的追問
2.2.1 宗教的生命介說乃
2.2.2 中西方哲學探詢生命的歷程
2.2.3 馬克思的生命思想
2.3 對生命價值的反思
2.3.1 人學研究
2.3.2 生存論研究
2.3.3 生死學研究
2.3.4 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實踐
2.3.5 關於人的生命價值的研究
3 生命價值的本體論構建
3.1 生命價值論視域中的人
3.1.1 人不是“……的動物”
3.1.2 把握人本質的方法
3.1.3 生命價值論對人的本質的界定
3.2 生命價值論視域中的人的生命
3.2.1 生命的外延
3.2.2 生命的結構
3.2.4 生命的內涵
3.3 生命價值論視域中的人的生命價值
3.3.1 生命價值的發現
3.3.2 生命價值的形態
3.3.3 生命價值的特徵
4 生命價值論對生命異化的審視95
4.1 生命異化的內在根源95
4.1. 1 神獸分離導致的生命異化
4.1.2 勞動分工導致的生命異化
4.1.3 生死兩歧導致的生命異化
4 2生命異化對生命本真的遮蔽
4.2.1 虛假對求真的遮蔽
4.2.2 邪惡對求善的遮蔽
4.2. 3 醜陋對求美的遮蔽
4.2.4 凡俗對求聖的遮蔽
4.3 生命異化的“當世綜合徵”
4.3.1 生命意義感匱乏
4.3.2 價值理性迷失
4.3.3 教育對生命關切不足
4.3.4 生命幸福感丟失
5 生命價值論的基本關切
5.1 紓解死亡焦慮
5.1.1 死亡焦慮的產生
5.1.2 死亡焦慮的歸因
5.1. 3 死亡焦慮的調適
5.2 克服自殺誘惑
5.2.1 自殺的嚴重情形
5.2.2 關於自殺的學術爭鳴
5. 2.3 生命價值論對自殺的審視
5.2.4 生命價值論對自殺的“勸阻”
5.3 肯認生命意義
5.3.1 生命意義是生命價值論的重要議題
5.3.2 生命意義內在於人的生命
5.3.3 生命意義在動態中漸次澄明
6 生命價值的教育路徑
6.1 聆聽:生命價值教育的前提姿態
6.2 對話:生命價值教育的基本策略
6.3 同行:生命價值教育的動態過程
結論:追尋生命價值的過程最有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跋:書生報國一支筆
作者簡介
王定功,1970年生於河南,北京交通大學法學博士。現為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並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師從顧明遠先生做博士後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生命教育、生存哲學、教育哲學等,在學界首次系統提出生命教育學和生命價值論的理論構想。獨著《青少年生命教育國際觀察》《青少年道德教育國際觀察》等,主編《新中國人學理路》等,主持及獨立完成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優秀博士生科技創新資助項目等7項,發表較有影響的學術論文近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