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歷史由來
從老人的口中得知,在以前全村幾千畝地種滿甘蔗,一眼望去無邊無際,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樣一樣,所以因此得名,甘蔗林村。
後經歷過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和日本的占領,此村成為當時的眾多革命老區之首,而當時黨的根據地就落於梁氏宗祠中。
當時的梁氏宗祠還有另一個名稱:“夜校”,從1995年開始已經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甘霖夜校,位於中國
廣東省湛江市湛江麻章鎮甘林村,為湛江市的一個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公布時間為1995年10月15日。
甘林夜校的歷史年代為1937。圖梁氏宗祠(甘霖夜校)中是於1995年新修建的梁氏宗祠(甘林夜校)
二戰日本投降後,中國取得勝利,村中有識人士開始提出修改村名,此村因地而聞名,當時有人提出“雨露甘霖”。雨露甘霖,是個特殊的詞語,其中的甘既修飾霖,又修飾雨和露,意思是甜美的雨水、甜美的露水。所以又作甘霖、甘露、甘雨。元 乃賢 《仙居縣杜氏二真廟》詩:“銜香赤腳禱龍湫,秋日甘霖起枯朽。”
《三國演義》第二九回:“吾求三尺甘霖,以救萬民。” 峻青 《秋色賦·在乾旱的日子裡》:“天旱了,人們去求它普降甘霖。”甘美的露水。《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宋 梅堯臣 《和永叔桐花》:“曉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峻青 《秋色賦·傲露篇》:“因為它有一種本事,能把下在它身上的霜變成甘露,來滋潤它的枝葉。”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水一·甘露》〔釋名〕引《瑞應圖》:“甘露,美露也。神靈之精,仁瑞之澤,其凝如脂,其甘如飴,故有甘、膏、酒、漿之名,如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及其它文章所反映出來的多種知識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唯有博讀,才能從書中飲其甘霖瓊漿、嘗其佳肴鮮羹,使思想得到教育、情操得到陶冶、知識得到增補。乾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場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終於如願的欣喜心情,象徵一切都會向美好的景象發展,所以就保留甘林(甘霖)二字,取名甘林(甘霖)村,這就是甘林村村名的由來。(註:甘林村是甘霖村的簡化)
地理位置
甘林村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麻章鎮西北部,與遂溪黃略鎮交界,325國道、粵海鐵路在這裡交匯,是遂溪縣到湛江市區的交通要道。是解放後第一批被評為革命老區的村莊之一。它不但是粵桂邊區聞名的紅色抗日根據地,也是東區的革命中心,還享有“小延安”美稱。 早在1898年法國殖民者入侵廣州灣、侵犯麻章時,甘霖村民與黃略村民一道,高舉抗法大旗。1925年,麻章領導人、末代秀才梁墨齋發動紳民捐款建石橋,後改名“寸金橋”,寓意“寸土寸金”之意,第一個“寸金橋”三個大字就是他題上去的。他還修建了遂溪橋(如今的新橋大橋)、赤水橋、大路前橋以及麻章漁亭和遂溪七小(今麻章一小)。
發展歷史
抗日戰爭和
解放戰爭時期,甘霖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英勇殺敵,浴血奮戰,先後有98名優秀青年參加革命隊伍,56人加入中國共產黨,25名優秀兒女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生命,解放後被追認為烈士的有19人。
掀起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8月,遂溪青年支仁山、何森、招離、王國強通過甘霖村人梁子端到甘霖村利用梁氏宗祠開辦農民夜校,教民眾識字,開展抗日宣傳活動。甘霖夜校很快便發展到300多人,成為當時遂溪一間開辦較早並且規模較大的夜校。接著,甘霖村相繼成立了“遂溪青年抗日同志會甘霖通訊站”、“消費合作社”、“婦抗會”等抗日組織。1939年5月,中共甘霖黨支部成立,是遂溪抗戰時期最早成立的農村黨支部之一。從此,甘霖的革命鬥爭在黨的領導下蓬勃發展,日益壯大,很快發展到周圍的田寮、洋溢、水粉、九東等村莊,建立了以甘霖為中心的農村抗日陣營。
為了廣泛宣傳黨的團結抗日主張和政策,甘霖黨支部組織了一支由共產黨員、青抗會員參加的“抗日救國宣傳隊”,經常在本村和周圍村莊演出,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1939年初,甘霖黨支部執行上級指示,在甘霖和田寮兩村聯合成立不脫產的抗日自衛隊,隊員共有90人。自衛隊成立後,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動中。1939年9月下旬,甘霖黨支部組隊20多人參加了在遂溪中區麒麟山西田村召開的全縣抗日自衛武裝動員大會;同年11月,參加歡迎愛國將領張炎的大集會,表示對張炎堅持團結抗戰、反對投降的擁護和支持;1940年4月4日傍晚,甘霖黨支部組織100多人參加在國民黨遂溪縣政府所在地黃略村舉行的聲勢浩大的“反汪”大會,憤怒聲討汪精衛集團叛國投敵的罪行,宣傳堅持團結抗戰、反對分裂倒退的主張。“青抗會”的威力,引起國民黨遂溪縣當局的恐慌,國民黨遂溪縣當局勒令解散青抗會。青抗會被解散後,甘霖黨支部立即在甘霖梁氏宗祠內開辦武術館,聘請武術師教授武功,吸引周圍村莊一批青年前來參加,高峰時達300多人。甘霖黨支部充分利用武術館為為陣地,發展新黨員、培養抗日武裝骨幹。
建立抗日武裝,開展敵後游擊戰。1943年2月,日軍攻入海康城,進犯遂溪,雷州半島淪陷。3月,共產黨人梁甫、梁汝新接到上級指示回到甘霖村,發動民眾破壞公路阻止日軍進犯,開展策反日偽軍、組織鋤奸等活動,與敵人展開了英勇的鬥爭。1943年6月某天晚上,黨組織接到情報,設在黃略村王氏祠堂的黃略日偽鄉公所有偽鄉兵20多名,槍枝彈藥平時全集中在祠堂東邊的房裡,門口僅設一崗哨,偽鄉長和鄉兵每晚都回家吃飯,晚飯後大多數鄉兵都集中在祠堂隔壁的一間小屋裡賭錢,於是,決定由梁甫組織游擊隊襲擊黃略偽鄉公所。梁甫通過安排人偵察、化裝行動後,帶領10多名游擊隊員突然襲擊,一槍不發便俘虜了據點內的10多名鄉兵,並繳獲了步槍20多枝,軍氈20多張,以及子彈、藥品一批。1944年2月,甘霖黨組織利用這次繳獲的武器彈藥組建了一支70多人的抗日武裝中隊,黃桂任中隊長,梁汝新任副中隊長,廖華任指導員。1944年6月某天晚上,該中隊襲擊位於麻章馮家塘的日偽軍稅站,中隊長黃桂和小隊長梁友犧牲。
抗日戰爭時期,甘霖村先後有81人參加抗日武裝隊伍。
奪取民主革命的最後勝利。1946年6月,
國民黨反動派撕毀“雙十協定”,全國內戰爆發。由於甘霖民眾基礎好,在粵桂邊區享有“小延安”的美稱,國民黨反動當局對其恨之入骨,1946年連續三次重點“清剿”洗劫甘霖村,妄圖剷除甘霖黨組織,撲滅革命烈火。三次洗劫,甘霖村被關押了150多名民眾,被槍殺6人,整死1人,致殘1人。但富於革命鬥爭精神的甘霖人民寧死不屈,在艱難困境中,堅持不渝進行革命鬥爭,保護了黨的組織。由於敵人的瘋狂洗劫,黨組織迅速安排甘霖村被暴露身份的黨員撤離,梁汝新、梁培英撤到新鹿區,梁甫、梁汝欽、皺沙蓮撤到遂溪西北區,梁汝宏撤到南路,梁汝芳撤到海康,梁德慶安排到新一團軍需處。
1947年3月8日,甘霖村游擊隊參加了在麻章大路前村附近的湛遂公路橋西北處伏擊國民黨陸軍少將兼遂溪縣長戴朝恩的伏擊戰,擊斃“鐵膽”戴朝恩及4名衛士。這一訊息像春雷傳遍南路各地,大大鼓舞了廣大人民民眾的鬥志。
1947年11月4日,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新第一團、第十二團在筆架嶺與敵軍展開激戰,殲敵100多人,我軍傷亡48人。甘霖游擊隊員參加了此次戰役。甘霖籍人梁彪(時任連長)、梁生、梁英隆等英勇犧牲。
1948年7月10日凌晨,我軍襲擊赤坎廣榮聲炮竹廠之敵保十團第二營營部,打死國民黨瓊湛工作站主任張輔森,斃敵八十多人,傷敵四十多人。我軍突擊隊副隊長梁太安(甘霖人)犧牲。甘霖村組織70多人的擔架隊參戰。
1948年12月,甘霖村革命志士參加了吾良村戰役,甘霖人民的好兒子、第二支隊第八團第八連副連長梁鐵王英勇犧牲。
1949年初,甘霖游擊隊參加了襲擊敵赤坎調順保公所戰鬥,俘敵10多人,繳獲槍枝彈藥一批。
1949年10月16日,為策應西營國民黨起義部隊起義,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新一團在甘霖村後甘蔗園設伏,與從遂溪增兵支援西營國民黨軍的敵軍展開激戰,甘霖村游擊隊員勇敢參戰。此役殲敵17人,打退援敵,使國民黨起義部隊成功起義。隨後,起義部隊在甘霖村整編為粵桂邊縱隊第六支隊新編第十六團。
1949年12月18日,甘霖革命志士參加了解放湛江市的戰鬥,19日,全殲西營守敵,湛江市得到解放。
解放戰爭時期,甘霖村湧現出一位劉胡蘭式的英雄——李蘭。1947年底,在西區工作的李蘭(原名皺沙蓮)被捕。敵人對她威逼利誘,施行慘無人道的酷刑,割去雙乳,撞爛陰部,但她像鋼鐵般堅強無比,使敵人束手無策,窮凶極惡的敵人在遂溪界炮圩的荒嶺上殺害了她。1950年,
廣東省人民政府追認李蘭為革命烈士。
在整個革命戰爭時期,甘霖村湧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人物:“農民大王”梁汝新、黨的好乾部梁甫、革命戰士簡常、革命母親吳森、勇敢連長梁彪、渾身是膽的梁培英、堅強的游擊戰士黃南保……
2005年,在全國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甘霖籍老同志簡常、梁培英、梁寧、梁蘭英、梁安、蔡南、梁發等七人榮獲胡錦濤總書記簽發的
金質紀念章。
甘霖烽火碧雲天!甘霖人民的革命鬥爭精神永放光芒!
(此欄資料來自湛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