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道情是甘肅省的傳統說唱藝術之一。甘谷,古稱冀,周莊王九年(公元前688年),建冀縣,迄今有2680年,為中國縣治肇始之地,有“華夏第一縣”之稱。 史稱“甘谷山川秀美,歷史悠久,民風淳樸,人文薈萃。”巍巍朱圉雄峙,滔滔渭水長流,名山大川,載於《尚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谷道情
- 外文名:甘谷道情
- 古稱:冀
- 迄今:有2680年
甘谷歷史,發展演變,地域特色,搶救保護,
甘谷歷史
深厚的文化積澱,孕育了不少仁人志士。而一種古老的唱腔藝術,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歷經千年傳承而經久不衰。 這就是被稱為“黃冠體”的甘谷道情。 在甘谷縣城關、磐安、六峰、白家灣、新興等鄉鎮民間,至今還流傳著具有北方說唱音樂特點的道情藝術,成為甘谷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發展演變
道情古代也稱為道歌,是傳道者宣傳教義及募捐化緣的一種說唱藝術。唐朝《續仙傳》記載:“藍采和手持拍板(簡板),唱踏歌行乞於市。”這可能是對早期道情的最具體的描寫。唐朝中期時,當時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十分喜愛中國傳統的道教並將它奉為國教,一時道教大興。唐玄宗為了表達對道教的推崇,還與道教理論創始人老子李耳,續起了家譜並親切地稱老子為自己的遠古祖先。甘谷道情歷史淵源已不可考,但從十六國時期西秦王朝形成的西秦腔和甘谷道情中七聲燕樂音階的特徵來看,它的形成也應在十六國時期的西秦王朝,後經歷代藝人的不斷發展,形成了今天具有一定道教傳播色彩的演唱形式。
甘谷道情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在保留自身特點的同時又借鑑了秦腔和地方小曲的唱腔,使其地方特色明顯的同時,彌補了道情本身某些唱腔的不足,成為具有原始唱腔和地方特色的獨有藝術。
甘谷道情的唱詞有古老的傳統道情,也有歌唱者自己製作的新唱詞,還有演唱藝人隨口隨唱、現場自編自唱的歌詞。甘谷道情是一種說唱音樂形式,藝人手持漁鼓、簡板、盤腿而坐,以唱為主,以說為輔。形式上以一人演唱為主,亦有一唱眾和的形式。受現代生活娛樂方式的衝擊,甘谷道情的生存環境逐漸縮小。現有藝人,大多年齡偏大,部分藝人離世,使曲牌、唱腔不斷失傳,已瀕臨滅絕。
地域特色
據統計,我國大約有二十個省流傳有道情藝術,比較著名的有湖廣“漁鼓”、“四川竹琴”、山西“洪洞道情”、“永濟道情”、“陽城道情”、“陝北道情”等,甘谷道情是目前全國尚在流傳的道情之一。 甘谷道情藝術的歷史悠久,主要流傳在甘谷縣磐安鎮一帶。甘谷道情是一種說唱音樂形式,藝人手持漁鼓、簡板,盤腿而坐,以唱為主,以說為輔。形式上以一人演唱為主,亦有一唱眾和的形式。 甘谷道情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在保留自身特點的同時又借鑑了秦腔和地方小曲的唱腔,使其地方特色明顯的同時,彌補了道情本身某些唱腔的不足,成為具有原始唱腔和地方特色的獨有藝術。 甘谷道情的唱詞有古老的傳統道情,也有歌唱者自己製作的新唱詞。“近年來還有演唱藝人隨口隨唱、現場自編自唱的歌詞。”如甘谷縣張四維老人的現代道情唱詞《可笑》中這樣描述:“老頭兒,不成材,幼刁頑,壯運乖,夕陽西下浴晴暉。抗日請纓反成罪,亡秦賣藥躲劫災,冰霜三十摧魂魄。寫寫畫畫抒情懷,瘋瘋顛顛笑世態。”
搶救保護
有關甘谷道情的歷史淵源,在當地誌書和史料中鮮有記載,具體傳入年代也難以考證。據天水市文化局研究人員考證,從十六國時期西秦王朝形成的西秦腔和甘谷道情中七聲燕樂音階的特徵來看,它的形成也估計在十六國時期的西秦王朝,目前省內研究者也基本認同這一說法。隨著時間的推移,甘谷道情經歷代藝人的不斷發展,終於形成了今天具有一定道教傳播色彩的演唱形式。 甘谷道情表演時所用的道具很簡單,包括漁鼓、簡板和碰鈴。結構上一般以曲牌為基本結構,也有聯綴形式。在音階上有五聲音階、七聲燕樂音階、七聲清樂音階。調式上有徵調式、商調式、宮調式、羽調式。 甘谷道情的傳統內容多以道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出世思想,多以逃避現實、排除欲望、超凡脫法的內容警醒世俗。隨著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進程的加劇,如何讓古老的藝術煥發新的生命力,如何完成“舊瓶裝新酒”,有關研究者認為“給傳統文化賦予新內容,這是文化工作者的責任。” 和大多數傳統藝術一樣,受現代生活娛樂方式的衝擊,甘谷道情的生存環境也在逐漸縮小。“現有藝人,大多都已經年齡偏大,隨著一些老藝人的離世,使一些曲譜、曲牌、唱腔不斷失傳。”甘谷縣文化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資金、專業人員方面的不足,整理保護工作進展緩慢,搶救性保護工作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