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大像山之得名,因山巔修鑿大佛像而來。甘谷大佛為釋迦牟尼佛。大像山自從以大佛聞世更名後,世人一直沿稱大像山。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歷史、典故後,根據釋迦牟尼“乘象入胎”的傳說,認為起名大象山更為確切。雖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義深遠。從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為大象山了。1981年9月10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將大象山石窟正式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撥專款進行維修。
大佛特點
從外觀看,
甘谷大佛既有印度早期佛教犍陀羅風格所特有的蓄有鬚髮以及笈多王朝時期佛教造像的螺型頭髮,且兩眉之間有白毫相等特徵,又表現出北周時期頸部較粗、鼻寬短、面部神情溫和韶秀等特徵,還顯現出盛唐時期面容飽滿、唇潤頤豐、雙眉彎曲、兩眼明澈而略顯突起的審美要求。而大佛頭頂的大螺旋式高肉髻則反映了其造像所跨越的北魏至盛唐的歷史時空,在後來宋、明、清各代的修繕和重妝中同樣也留下了時代的印記。尤其是甘谷大佛寬厚的上唇上的短須在佛教造像中並不多見,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於此可見一斑。
藝術造型
甘谷大佛高達20餘米,腳下供人瞻仰的地域原來只有一米餘地,但站在腳下如何變換位置從不同角度觀看,都到合乎比例,表情和藹可親。它奧妙莫測之處在那裡呢?這就是古代的藝匠們很巧妙地解決了高大造像在有限位置觀看的視覺差問題。在解決視覺差問題的同時,須解決搭架,造型小樣和安全問題。這些都要用科學的態度和高超的藝術技巧來完成。
甘谷大佛,端座於懸崖之壁,開鑿在相對地面高度200米之上,但無論從山下或窟內各個角度去觀賞,都給人一種慈祥恬靜的感覺,沒有不合比例的地方。在千餘年前是如何做到技巧與觀感的完善統一呢?全國著名雕塑藝術家溫庭寬先生經過仔細觀察,發現了其中奧妙。
1983年,溫庭寬先生和譚樹桐先生專程來到甘谷,當時正值大佛窟龕維修之際。溫老不顧年高體弱,登上腳手架,攀登至佛頭頂,從上至下,前後左右仔細觀察之後。驚奇地發現了塑造技法上的特殊之處。他總結到:佛的雙耳,按正常雕塑技法,上耳廓緣應與眉毛相齊。但大佛的上耳廓緣提高到佛的頭頂超出髮際線。整整高出了正常比例的一倍多。人站在下面仰視,視覺上耳的位置正好是正常人比例。但如果了耳朵按正常比例塑造耳就有掉下來的感覺。眉躬骨,在正常塑手法上都是高高的突起,才顯得目光深邃。但大佛的眉躬的雕刻與此相反,,而是在眉躬位置上陰刻了深深的凹形弧線溝,並用群青裝色,反而顯示出了高凸和立體的感覺,是解決了特大雕像用料容易脫落的問題,又獲得了近乎完美的造型效果;佛的瞳仁為何炯炯有神,光彩奪目千年不減神光呢。原來它是用個黑釉大缸一劈兩半鑲嵌在眼框裡,並且大缸的位置超出了下眼瞼的位置,從頭頂看上眼瞼高出大缸做成的瞳仁,瞳仁又突出於下眼瞼,很不合雕塑規律,但站在下面的感覺,眼部的雕造正好與正常人一樣,目光中含有善良慈悲和智慧的光芒。如不用這樣的特殊處理,仰視將失去比例形成眼珠深陷之感,佛的鼻樑直直下垂,形成碩大的梯形體積,佛的上嘴唇高出下唇許多,而下頜骨卻下陷了進去。整個頭向前傾。所有這些技法上,都是古人在事先用小樣的形式科學的研究和計算了其變化規律之後,胸有成竹地解決了由於高大而形成的視覺誤差。就是宋明清幾次大的維修,仍是在未改變原樣的基礎上進行了裝修彩畫,不失其盛唐原貌。溫老感慨地說,甘谷大佛,國之瑰寶,文化遺產,值得重點保護。
景點介紹
太昊宮
甘谷大像山第一台建有伏羲廟亦即太昊宮,是明萬曆年間建築,華蓋寺也有伏羲塑像為元代所塑。明代葉應甲編纂的《伏羌縣誌》說:“邑人以本吧乃伏羲篤生故地,於萬曆四十八年重建於大像山之西”。原廟於同治二年(1863年)毀於兵燹,至光緒十年(1884年)重建。
太昊宮宮門及正殿坐南朝北,廟址總占地面積480平方米,殿宇巍峨,坐負蒼岩,南倚大像山,北瞰渭河流水;雕樑畫棟,飛檐流彩,名家極傾才思於額匾楹聯。宮門建於重階之上,磚木結構,牌樓式,懸山頂,斗拱層迭,額題“太昊宮”楷書大字,作者是清代優貢李維屏。門左右有夏房及裝飾性月窗,門前兩痤石獅。進入宮門,左甬道有門呈月形,與宮門相連,上有民國初擔任京議員的宋梓題寫的“別開壹徑”沿左甬道可直通山上。正殿與西廈房間有側門通甬道,額篆“旁通”二字,正殿與東廈房,也有道旁通,曲徑通後院。宮門內外有古柏四株,共八株,院中有八卦池,寓意伏羲演八卦,澤及後人。宮門兩廡原有趙公明、王靈官兩尊塑像;正殿原塑伏羲,身披桑衣,右手托八卦盤,端坐於殿中木龕內。殿上匾額層列,外為“一畫開天”,內如“人文初祖”之類,今只在清光緒間邑人楊耀南書“產極萬世”匾尚懸殿內。伏羲殿楹聯大多散佚,但清光緒翰林邑人海涵和宣統時知縣關中雷光甸寫的二聯至今尚膾炙人口,王聯是‘紹皇開泰運,劂後有石子訪道,伯約懷忠,問化育根源,發蒙在炎黃顓嚳而上;望古動幽情,其下則煙火成鄰,桑榆布蔭,幸邃初風景,復睹於金戈瓦礫之餘“。雷聯是:“從一畫開天,說什麼蟲鳥篆,梵字佛經,到卦台前齊俯首;繼三皇立極,看後來商質周文,帝升王降,於史冊上見傳心”。前者先贊伏羲開肇文明之功業遠在神農、黃帝、顓頊、帝嚳之前,而其發祥誕生之地甘谷代有賢人。石作蜀“跋涉數千里,求學於魯”,姜維“以羈旅之孤臣,受軍國之重寄,卒能奮忠勤、仗膽義,住偏安之局,恢張薄伐之勛,”其次,感嘆時下兵戈已平息,慶幸往古太平居景象,復見於今日;後者則盛讚伏羲兆啟文明,即倉頡之造字,釋迦之創教,亦遠不能比;至於為三皇五帝立典則,示規範,遠及於質樸之商,文雅之周,還有以後的歷代五朝,皆沾被其澤,史冊俱在,昭然若揭。
1994年起,重修伏羲大殿,正殿廣124平方米,高8米,懸山頂,雕甍鴟飾。堅脊皆是花開卉連線組成,橫脊中央為龍馬奔騰,兩邊由花卉、龍、麒麟、馬、鹿、鳥、象、獅組成,尤以花卉中心陶製太極圖式樣別具特色。不論地磚、門窗、供桌、匾額至大殿獸吻,無處不顯示出八卦太極圖形象。大殿正中座台高1米,寬3。33米,深1。93米,上坐國家著名女雕塑家何鄂重塑的伏羲像,高2。6米,分腿端坐於分心上石上(卦台東北渭中流有石焉,屹然卓立。郡人曰:‘分心石也“。雲;”石當乎渭,渭分以流’)。似觀天地萬物之變化。上身披桑衣,腰圍虎皮,兩手作,“天地合一”式托演八卦,形成扭轉乾坤之舉動。盤骨外露,氣質渾厚,兩眼平視,精神煥發。右側塑龍馬,欲從巨浪頂端騰飛躍起之狀。東壁畫有女媧練石補天,西壁繪有有伏羲畫演八卦圖,正中坐像背光,是伏羲生地古風台的寫實畫。頂繪六十四卦及河、洛二圖。兩側有八卦要窗各一,周圍繪卦爻。西繪伏羲八卦圖,東繪文王八卦圖,即後天八卦圖。大殿前檐懸有趙朴初題寫‘人文初祖’、啟動手筆“一畫開天”,舒同親書“開天明道”、黎泉書寫“與天地準”四塊周邊木雕圖案的金字大匾。檐前分豎八面龍旗,旗面上彩繪出新石器時代魚龍形開始至商周、戰國、秦漢、兩晉、隋唐、宋、元、明、清不同時期的龍形圖案。
關於伏羲的生地,眾說紛紜。民國張其昀、陸美鍔《甘肅省人文地理圖志》第二十章《名勝史跡·古蹟》云:“大像山伏羲廟:山在甘谷西南五里,峭壁如削,危然挺立,高約二百公尺,相傳伏羲為甘穀人,生長於此山溝之內,明萬曆年間建廟于山麓心祀之”。賈鴻逵編次安履祥之《甘谷縣誌》於伏羲作按云:“考甘谷南山有村名古風台者,鄉人謂系帝祖兄所居之地,因氏以名地,亦未可知;且谷稱古風台村人善編制雞罩,以雞罩形似八卦,洵為莫之為而為之者,其說雖不經,而實無因焉”。
永明寺
永明寺位於靈岩寺之南,師傅溝內台地上。座東南向西北,雄踞山間,全部建築分布在階梯式的台地上,設施布局以正規寺院而設定,由山門、天王殿、齋堂、客堂、鐘鼓二樓、十三祖師殿、伽藍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組成,總面積達4,224平房米。寺院山門為並排連體拱形狀牌樓頂。中門頂額內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手書“永明寺”三個陽刻字,對聯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揚法師敬書“風月無邊一塵不到菩提地,山河環繞萬善同歸般若天”。兩邊門首摹配民國時當地名人何鴻吉題書的陰刻“無上法讓、出塵入淨”八個大字。走進山門,迎面所見天王殿,高9米,長14米,寬10米,頂為四面坡歇山造,琉璃脊獸飾裝,結構為單挑檐外圍16住迴廊式,棋盤讓窗對開,前後相通,殿內正在供奉大肚彌勒佛,身高1.8米,踩餓鬼,神氣威武,金剛怒目。左邊是手拿寶劍的東方天王多羅吒和手拿琵琶的南方天王毗琉璃,右手是手拿寶劍傘的西方天王毗留博叉和手抓一龍的北方天王毗沙門。他們共同負有視察眾生的善惡和保持內佛法僧三寶神聖的職責。在彌勒佛身後,讓立著全身金色的韋馱菩薩,高2.2米,手拿一根寶杵,保護著寺院及修行著的安全。離開天王殿向南行進,兩邊各建有對稱的八間硬冊頂磚木結構客堂,齋堂及復檐塔頂四角形鐘鼓二樓。在客、齋二堂院中間安放一高3.9米的三足三層寶鼎薰爐。再上條石台階38階,右邊是十三祖師殿,內塑十三祖師泥塑坐像,齊高1.1米。左為伽藍殿,內塑四尊坐像,齊高1.5米。兩殿對峙,各五間,殿頂硬山造,橫堅疹皆用陶製花卉獸吻飾裝,兩殿中央也放置著一個高3.9米的三足三層寶鼎熏爐。十三祖師是淨土宗從晉代初祖慧遠大師至清代印光大師等十三位法師。伽藍是印度名稱,在中國叫寺院。殿內供奉的四尊坐像是給孤獨者、祗陀太子、波斯尼王、關羽(中國的伽藍護法),他們均為寺院護法,也體現了中西方佛教融合的事實。迎面為大雄寶殿,正座東南,巍峨雄壯,殿高12米,寬19.8米,進深16米,頂為懸山造,鋪瓦琉璃脊,耀眼奪目。脊吻為雙面雕飾,橫脊是兩龍兩鹿戲寶珠,豎脊為荷花連枝。殿內正中供奉三佛二弟子泥塑金裝像,妙相莊嚴,慈祥可敬。三佛均結跏跌坐於金剛座上,同高2.7米,寬1.7米,座高1.45米,寬2.2米,北光同為木雕縷孔火焰紋,高3.7米,寬2.9米。中為釋迦牟尼佛,手托金缽,左為藥師琉璃光佛,手掛充璃寶,右為阿瀰瀰佛,雙手捧金台,二弟子兩手合十,站於釋迦牟尼佛兩邊,高2.7米,年長者為迦葉尊者,年輕的為阿難尊者。殿內東西壁各供奉九尊泥塑羅漢像,同高1.75米,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他們是釋迦牟尼佛的優秀大弟子,均有拿手看家本領,修習善行。殿後兩側須彌座上有文殊菩薩坐雄獅和普賢菩薩白角之泥塑像,菩薩高2米,雄獅、白象各長1.95米。在三佛背後站立著觀音菩薩,高2.4米,由緬甸漢白玉雕成。善財童子和龍女為泥塑,高21米,底層寬16.6米,進深20米。除藏有大量經書外,還分層安置由緬甸贈送的漢白玉佛、菩薩像。
大像山永明寺創建於何時,沒有確切歷史記載,1992年重建,是佛、法、僧三寶的常住處,又是甘谷一帶佛教徒修行的地方,也是遊覽勝地。
千佛洞
千佛洞開鑿在峻險崖壁上,僅有一個小巧洞窟供人出入。入洞,迎面一尊笑容可掬的彌勒大佛安坐。游經此處的人,必先叩拜,然後伸手在彌勒佛渾圓的肚皮上摸一摸,以求笑口常開。
往裡走是一大石殿。正中有眾佛。有安坐如磐石,有長臥如橫雲,有默立,有輕身飛度,有訴,有誦,有含笑不露,皆為慈眉善目,姿態迥異,氣象萬千。四壁多繪佛傳、因緣和本生故事。佛龕前香火極盛。每有遊人香客跪於蒲團上膜拜時,一旁年長的僧人就敲出清越的缽聲來,使人不禁心安神寧。再往裡走,拐過幾個石鑿甬道,閃現在眼前的又是另一番景象。此處正是十殿閻王的閻羅殿。順著洞門兩側,分別站立著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四位凶神惡煞的鬼卒,叫人不寒而慄。洞窟的四壁上彩繪著冥界地府的各種刑法,殘忍之極。
伏羲廟
大像山
伏羲廟,明萬曆時建,處大像山山麓。清葉芝等乾隆《伏羌縣誌·建置》云:伏羲廟,前萬曆年建。在大像山足。民國《甘肅鄉土志稿·甘肅省之重要都市名勝古蹟》大假山伏羲 廟條云:山在甘谷西南五里,峭壁如削,危然挺立。高約二百尺、相傳伏羲為甘穀人。生長於此山溝之內,明萬曆年間建廟于山麓以祀之。清代,廟移上大像山,在大佛窟側建太昊宮,專祀伏羲。而原處縣西五里舖的“羲皇故里”石碑現今也被移上大像山。
前清進士、翰林院編修王海涵曾為太昊宮撰二長聯:
一
從一畫開天,說什麼蟲書鳥篆,梵谷佛經,到卦台前齊俯首;
繼三皇立極,看後來帝升王降,商質周文,於史冊上見傳心。
二
紹皇開泰運,厥後又石子訪道,伯約懷忠,問化育根源,發蒙在炎黃顓嚳而上;
望天動幽情,其下則煙火成鄰,桑榆布蔭、幸邃初風景。復睹於金戈瓦礫之餘。
文昌閣
甘谷縣內文昌閣有多處,但大像山文昌閣規模最大。沿大像山寺小道拾級慢步而止,約三百餘步,即為文昌閣。文昌閣建築面積為182.9平方米,總面積為260.9平方米。閣門前有石階二十四台,門首有磚雕陽刻篆字“孝友門”三字,兩邊“閣凌碧字迎朝爽,門對朱山映晚霞”磚刻隸書楹聯,系清末民國初本縣名士宋延楨手筆.門右側立有虎皮照壁,南向,壁上嵌有今人魏學文(書名雨)隸書“落霞岩”三字,字型清秀柔和。文昌樓樓矗於院內,為重檐門柱六角亭式閣樓,分上下兩層,磚木結構。上層檐下繪棟畫壁,其圖案富於寫實。下層檐前迴廊壁間有書畫五幅。其中竹與蘭草為天水名字何曉峰所畫;別有本縣書法家武克雄草書:“山頭禪室掛僧衣,窗外無缺溪水鳥飛。黃昏半在下山路,卻聽泉聲戀翠微”。魏學文隸書《蘭亭序》;另一幅“喜鵲鬧梅”為禮縣文化館幹部馬 所畫。樓頂作六脊攢尖式,有鴟甍。閣樓高10.米,占地33.5平方米,樓座為磚砌築的須彌座。樓上舊有泥塑文昌帝君像和清代邑人王權寫的長聯:“帝坐面三峰,恰在此時鄂騫石鼓,鴻翥緹群,檐前便是重霄路,星池涵萬象,看氣潤珠躔,渾聯壁府,榜下頻出五色雲”。樓下有1944年新塑的文昌帝
文昌閣始建於是末,早期僅有樓、東亭、從北至西南的走廊和院中兩棵古柏。清同治二年節(1863)回民反清時,樓閣一時盡毀。現閣院東南角的一棵古柏為當年被燒去半麵皮而倖存下來的。清代光緒年間重建樓閣和東南廈房,其內牆壁嵌有光緒二十八年(1902)邑人王權撰《大像山文昌閣創立文社碑記》。民國十五年(1926)又增修南廂房,為卷棚頂,磚木結構,分上下兩層,底層為地藏室,上層為僧房,後牆左右皆有望窗。門兩邊有木刻聯,為民國時縣內名人宋延楨題,其子宋梓篆聯:“樓構數椽竄膝易,窗開三面會心多”。內耳房門額有籀字“共星軒”、“通帝座”,中央佛閣中所奉木雕“西方三聖”(中為阿彌陀佛、左為觀世音菩薩、右為大勢至菩薩立像)。文昌閣整個建築以四合式封閉院落為布局,東亭、北廊、西宇皆有望窗,可任意瞰視渭川風光。出後門額首籀“積上台”三字,並通甬道。
財神殿
對聯:
只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
不作什麼事,朝來拜夕來拜叫我為難
關聖殿
關聖殿在半山腰,院中有墨綠、粗壯如蓋的古柏,煙火繚繚的塔樓。年長的香客正在大殿神龕前伏地長拜,算卦老漢默然坐在小馬紮上,曬著暖烘烘的太陽。此刻,時間像吹過山野的風一樣緩慢柔長。只有白鴿間歇地停落在檐角,咕咕悠閒地叫著,霎時又縱身飛躍,幾個翻飛已沒入了山澗。站在殿外對著川地的柵欄前,遠處的甘谷城一覽無餘。這座隆起在
渭河谷地上的城郭,襯在瓦藍的天野下,被冬日烘烤得無比耀眼。再遠處是廣袤的黃土高原,那些橙黃的邊緣像一條蠕動的毛線系住這修長的川地。但渭河不論粗細,在那平坦的川地上由著性兒流淌著,日夜不息。
雙明洞
雙明洞,俗稱藥王洞,在大像窟之西,孫臏洞之上。沒階而上有一洞,穿洞可達殿窟。洞長16襖,門首行書“此山中”,人至此,情景交融,詩意、哲理、書法交融,妙趣橫生。
書法系本縣清代著名進土李則廣手筆。窟朝向東北,原三壁置佛像。洞前夸砌堵牆,上有望窗兩個,如兩隻眼睛,雙明洞由此得名。窟由自然洞穴改建而成,高約8米,深9米,寬17米,總面積172平方米。清代鞏建豐《伏羌縣誌》載:“雙明洞,在大佛之西巔,有竊通明,最高險。鄉人鑿岩為龕,架木為閣,內則疏窗洞達。遊人穿穴登眺,亦像山勝境也。”又據時葉應甲《優羌縣誌》載:“……左側有雙明洞,前後相通……”由此可見,早時通往大像山峰,是沿雙明洞後閣道行往,雙明洞並為憩息之洞窟。鑿成佛窟的時間,亦應早於大像窟。現在洞後冊腰直至大像窟窗前,閣道的痕跡還隱隱可見。洞下棧道,應為大像窟鑿成後才始修通。雙明洞亦是大像山最早鑿建之洞窟。
雙明洞窟內,原有泥像17尊,毀於“文化大革命”中,今存塑像為1994年按原樣重塑.正龕供奉華嚴三聖像.中為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於金剛座上,手施說法印,左為文殊菩薩遊戲坐於雄獅背,右為普賢菩薩遊戲坐於白像身,同安置在高4.7米,寬7米的佛閣內.三聖像齊高2.53米.左龕藥王殿外伸磚木結構建築,硬山頂,飾吻,並掛欠匾,上題:甘肅省甘谷縣大像山藥王洞聖像揭幕紀念,中書“德高術妙潤澤普天,行方智圓千古永傳。”下題:陝西耀縣藥王山博物館、中華約王山孫思邈研究社,1994年古4月28日。殿正中供奉藥王孫思邈,像高1.75米,斜坐猛虎身,右手拿捧藥盒。左手掌龍顎,給龍治病欲扎針之狀。右站藥童高1.2米,雙手捧藥盒。左右兩側分塑十大名醫,倉公、第仲景、皇甫謐、陶弘景,張介賓、扁鵲、華陀、王淑和、葛洪、李時珍。像皆坐式,同高1.3米,窟右三小龕內各塑單身像,從左至左:靈官坐於壇上,環眼下視,吹須怒發,右手向上高舉一鞭,左手執金磚,像高1.33米;馬三將軍騎黑驢,秀骨清相,玲瓏生動,通高0.8米,像塑於1980年;護法為立像,高2米,手執法棍,雄分健威武。
窟前平台外挑1.3米,長10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其上建木構抱廈一座,為歇山造,斜外挑角,獸吻飾頂。
雙明洞為大像山石窟早期鑿建禪窟群豐收了創先啟後的重要作用,如沒有這一自然窟的存在,就像難鑿建成大像窟及兩邊石窟。
睡佛窟
睡佛窟位於三星福、祿、壽洞東側。北向,平面長方形。前壁緊靠小禪窟右上角辟明窗。清代重塑蓮葉觀音像,以高度誇張手法,塑造了一尊寧靜善良而又悠然自得、半臥蓮葉之上的觀音菩薩。造像超越佛教規範,失履半臥。藝術家用泥巴塑造了一尊栩栩如生的勞動人民所敬仰的神尊。
民間傳說
大佛鬍鬚
在甘谷縣內流傳著關於大佛蝌蚪狀短須的傳說,相傳在清末有一外縣人商人來甘谷在度
渭河時不幸落水,命在旦夕是遠遠望見山上大佛,便祈求大佛,答應如若得救便為大佛鍍金,在冥冥之中好像有拉了他一把,他便活了下來。為了實現諾言,便請匠人為大佛鍍金,到最後時發現金子有些不夠,就少一點點,他不知怎么辦,那匠人就建議說為大佛畫上鬍鬚吧,那人覺得也只能這樣了,因此在甘谷大佛中出現了別具特色的蝌蚪狀短須。
夜得神力
明朝末年,在伏羌縣(今甘谷縣)禮辛里(今禮辛鎮)陳莊,有位身材魁梧,儀表超凡的人,名叫陳綱,字維庵。頭戴的草帽有雨傘那么大,一雙襪子裡可以裝四五十斤糧食。種田耕地自食其力。他擁護祖國統一,渴望國泰民安,在清軍勝利過路之際,他帶領男村民把糧草運到樂善鎮(今武山縣洛門鎮),清兵主將見他身高體健,儀態不俗,又支援軍需,心中生愛,相藹談話,認為是個豪傑之士,當即賜給他軍裝,讓他參軍,他跪下來哭泣懇求著說:“我家有老母年事已高,實難離開”。
清軍主將見他是一孝子,便不忍強求,就賞給他絲綢布帛,讓其回家。返時天已接近傍晚,離家尚有130里路,半路就留宿在位於冀城西五里的大象山上。夥伴們都到小廟中歇息,他獨自一人去大佛殿燒香拜佛,跪於佛前三拜之後,陳綱抬頭無意間看有麻雀從石雕大佛的耳朵里飛進飛出,他即攀上六米高的頭部,把佛頭耳朵里的鳥窩全部掏了出來,並將佛台清掃一番之後,不覺身體已然有些疲倦,便頭枕行李包睡在大佛足下,呼鼾入睡。
睡至深夜,卻見一仙翁冉冉乘雲而來,面帶微笑說:“陳綱,你忠孝雙全,是個好漢,今天又把我耳朵里的鳥巢清理了,我得償謝你,你想要什麼?”陳綱不知說什麼好,沉思片刻之後,便回答說:“我是個莊稼漢,靠體力種田養命,我什麼都不需要,只要多點力氣就行。”仙翁說:“好,就給你力氣吧”隨即面對陳綱,口中念念有詞,並伸出手來撫摸陳綱的全身,上下打量了一番過後,呼出一股仙氣,便飄然隱隱而去,陳綱從夢中驚醒,便覺得通身舒展,精神倍增。忽聞雞鳴入耳,只見門縫裡透進一絲光亮,天已大亮。
設施建設
主要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
一是啟動實施大像山水上公園建設。該項目是2010年甘谷縣人民政府要完成的十件大事之一,總投資1.5億元,總面積500畝,其中水域面積約300畝,建成後將成為全市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二是啟動實施大像山上水工程。該項目總投資50萬元,水源初步擬定取用城區自來水或從渭河一級階地取用地下水兩套方案,建成後將極大地解決大像山景區建設用水和生活用水嚴重不足的問題,加快旅遊業快速發展。
三是啟動實施大像山道路改造工程。該項目總投資53萬元,主要對大像山文昌閣至百子洞、百子洞東側至永明寺、永明寺至華嚴洞、華嚴洞至韋陀殿、五金公司樓至無量殿、石窟山門至送子殿門前、韋陀殿至財神殿等8個路段,全長538.3米道路及護欄進行維修改造。
四是啟動實施大像山環路建設。該項目總投資17萬元,主要是開闢機動車上山通道,突破大像山道路“瓶頸”,改變“自古像山一條路”的傳統,為大像山景區旅遊開發和文物消防安全提供交通便利。
五是啟動實施《大像山文物保護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編制工作。為使大像山景區建設制度化、規範化,促進旅遊開發與文物保護協調發展,甘谷全面啟動了《大像山文物保護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的編制工作。目前,已進入最後審定階段。
六是啟動實施大像山講解員公開選拔工作。經甘谷縣委、縣政府同意,縣委宣傳部、縣人事局、縣文化文物旅遊局聯合發出通知,擬從全縣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中選拔6名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畢業生加入到大像山景區講解員隊伍,以提高該景區講解員的整體水平和服務質量,以此來帶動甘谷旅遊業發展水平的全面提升。目前,已進入報名階段。
周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