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類菌核病菌絲無色、纖細、具隔。菌核長圓至不規則形,成熟後為黑色,形狀及大小與著生部位有關,菌核萌發產生1~50個子囊盤,一般4~5個。子囊盤初為杯狀,直徑2~8毫米,大的可達14毫米,淡黃褐色,盤下具柄,柄長受菌核埋在土層中的深度影響,短的僅必毫米,長的可達70毫米。子囊排列在子囊盤表面,棍棒狀,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橢圓形或梭形,無色,單胞,大小8.7~13.6×4.9~8.1微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藍類菌核病
- 外文名:Cabbage Sclerotinia disease
- 病原:核盤菌
- 為害部位:莖基部、葉片或葉球
基本信息,病害症狀,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化學防治,農業防治,
基本信息
作物名稱:甘藍類
拉丁學名: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 Bary
病原所屬分類:子囊菌亞門真菌
病害症狀
受害部初呈邊緣不明顯的水浸狀淡褐色不規則形斑,後病組織軟腐,生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狀菌絲體,並形成黑色鼠糞狀菌核。莖基部病斑環莖一周后致全株枯死。採種株多在終花期受害,除侵染葉、莢外,還可引起莖部腐爛和中空,或在表面及髓部生絮狀菌絲及黑色菌核,晚期致莖折倒。花梗染病病部白色或呈濕腐狀,致種子瘦癟,內生菌絲或菌核,病莢易早熟或炸裂。
傳播途徑
主要靠菌核留在土壤中或混雜在種子中越夏或越冬。
發病條件
菌核多在2~4月及10~12月萌發。萌發的菌核產生子囊盤,盤中的孢子成熟後彈射出來借氣流傳播,首先在弱的葉片及花瓣上侵染,獲取營養後,才有能力通過菌絲侵染健部。病菌發育最適溫度20℃,最高30℃,最低0℃;孢子萌發最適溫度5~10℃,最高35℃,最低0℃。菌絲不耐乾燥,相對濕度高於85%發育良好,低於70%病害擴展明顯受阻。菌核在乾燥的土中可存活3年多,在潮濕的土中只能存活1年,在水中經1個月即腐爛死亡。菌核50℃經5分鐘致死。栽培條件對該病發生影響較大,一般排水不良、通透性差、偏施氮肥或遇霜害、凍害或肥害的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化學防治
發病初期施用5%氯硝銨粉劑每畝2~2.5公斤,加15公斤細土拌勻後撒在行間;或噴灑50%氯硝銨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1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40%菌核淨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多·福可濕性粉劑(蘇靈、克病星)80~100克/畝,50%多·菌核可濕性粉劑130~180克/畝27%多·烯唑可濕性粉劑75~100克/畝,20%氟醯胺可濕性粉劑(望佳多)100~125克/畝,5%己唑醇懸浮劑(安福)60~100克/畝,25%丙環唑乳油(必撲爾)30~60克/畝,5%井岡黴素水劑45~50克/畝,65%菌核·錳鋅可濕性粉劑(菌核清)100~150克/畝,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
農業防治
(1)用10%鹽水汰除混在種子中的菌核,減少初侵染源。
(2)有條件的地區進行水旱輪作,採用高畦栽植,避免偏施氮肥,雨後及時排水,收穫後清除病殘體,進行深翻。(3)採用電熱溫床育苗,播種前把床溫調到55℃處理2小時,把菌核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