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翅目,鐵甲科。分布於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越南有記載。成、幼蟲食葉成缺刻或孔洞,邊食邊排糞便,蟲口多時滿田薯葉穿孔累累,影響生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甘薯蠟龜甲
- 拉丁學名:Laccoptera guadrimaculata Thunberg
- 別稱:甘薯褐龜甲、甘薯大龜甲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昆蟲綱(Insecta)
- 目:鞘翅目(Coleoptera)
- 科:鐵甲科
- 分布區域: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等
形態特徵,成蟲,卵,幼蟲,蛹,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成蟲體長7.5~10毫米,寬6.4~8.6毫米,體近三角形。前胸背板和兩鞘翅向外延伸部分為黃褐色半透明,有網狀紋。其餘部分暗褐色。在兩鞘翅背面暗褐色里,有呈“乾”字紋的黑色或黑褐色斑。觸角11節,黃褐色,雌蟲末端3節為黑色,雄蟲末端5節為黑色。甲指名亞種在駝頂的黑色斑僅處於前坡;尼泊爾亞種肩瘤黑斑經常消失;頂的黑色斑覆蓋於頂的全部;肩瘤黑斑經常存在。
Laccoptera guadrimaculata Thunberg 別名甘薯褐龜甲、甘薯大龜甲 在我國分布於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國外越南有記載。 成蟲體長8-10毫米,寬5-9毫米。身體近三角形,棕色或紅棕色,初羽化時色較淡。鞘翅有黑點花斑,變異較大;其中敞邊上的2個斑常向盤區伸延並與翅中部的斑點合併。身體腹面僅後胸腹板為黑色;前胸背板密布粗皺紋,敞邊有粗大刻點,部分刻點成穴狀。 在南方年發生5-6代、常有世代重疊現象。無明顯的冬眠。成蟲產卵於葉背,呈鞘塊狀,每鞘內有卵2-4粒。幼蟲體扁平,黃色至黃褐色,脫下的皮和排泄物貼伏背上成蟲和幼蟲均危害甘薯,使幼苗被毀。
卵
卵長約1.5毫米,寬0.5~0.7毫米,橢圓形,兩端細小,褐色。覆於黃褐色膠膜中,單生,也有2粒並列一起的。
幼蟲
幼蟲末齡體長8~9毫米,寬7.5~8毫米,橢圓形,黑褐色。體周緣有16對黃褐色棘刺、尾須1對。前胸背板前方有1對凹陷不規則的半圓形眼斑。各齡蛻皮殼黏留於尾須上成串和略呈等腰三角形的大糞疤,翻卷覆於體背上。
蛹
蛹淡黃褐色,前胸背板扁平,周緣生有硬刺,腹節兩側擴展成板狀刺,蛻皮殼成串翻卷於蛹體背面。
發生規律
在南方年發生5-6代、常有世代重疊現象。無明顯的冬眠。成蟲產卵於葉背,呈鞘塊狀,每鞘內有卵2-4粒。幼蟲體扁平,黃色至黃褐色,脫下的皮和排泄物貼伏背上成蟲和幼蟲均危害甘薯,使幼苗被毀。在廣東每年3月中旬、在福建5月上中旬田間成蟲陸續出現,9月上中旬成蟲盛發。高溫乾旱季節此蟲發生為害猖獗。幼蟲移動性小,發生為害嚴重時,滿田薯葉孔洞累累,影響甘薯生長。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甘薯收穫後及時清潔田園和田邊雜草,可消滅部分越冬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