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台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遠古即有先民生息,商周之際建立古密須國、密國,史有文王伐密築靈台的記載。靈台因此得名,有上千年的歷史。靈台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晉代名醫皇甫謐,曾開中國針灸醫學的先河,以醫學寶典《針灸甲乙經》而蜚聲古今中外,唐代名臣牛弘、博學多聞、貫通古今,官居吏部尚書。名相牛僧孺,為官清正,著作等身,其《玄怪錄》在古代文學史上享有盛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靈台縣
- 外文名稱:liangtaixian
- 別名:靈台縣
- 行政區類別:平涼市
- 所屬地區:西北
- 著名景點:皇甫謐陵墓等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經濟概況
歷史文化
著名人物
皇甫規
皇甫謐
牛 弘
牛僧孺
皇甫松
楊 重
張文明
楊子恆
高永祥
古蹟文物
靈台縣地處涇河渭河之間,達溪河橫貫全境,良田沃土遍及山川。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文明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澱,使其成為中華民族發祥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古絲綢之路的支道之一。境內富有大量古遺址和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舊石器晚期,早到仰韶、齊家文化,歷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下迄民國,各時代精品文物薈萃,尤其商周青銅器載譽隴上。已發現古遺址240多處,古墓葬30多處,古城址6處,古生物化石點18處,已發掘出土各種文物近萬件(館藏國家一級文物44件,二級文物441件,三級文物1166件),經推薦報批,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13處,列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27處。近年來,配合國家、省、市發掘調展文物近3000餘件。
古遺址
新石器時代的靈台,原始先民的居住遺址380處,位於中台鎮許家溝村的西山遺址,梁原鄉橫渠地的西堡子山遺址和杜家溝村的陽面嶺遺址,什字鎮草脈村的草脈殿遺址,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豐富的仰韶、齊家文化陶器、磨製石器、骨器等遺物遺蹟表明,早在五千年前靈台的先民已邁進了人類文明。在商周,靈台曾建立過密須國。境內與新石器時期並存的周文化遺址近200處,分布於邵寨、獨店、西屯、什字、上良、朝那、梁原、百里、中台、新開13個鄉(鎮)。西周初期至中葉的共王時期,靈台為姬姓封侯國“密國”,這一時期,靈台東近京地,西拒大戎,既有朝臣采邑,亦是軍事要塞。因此,這一時期靈台青銅文化名噪隴上,堪稱文物精華。什字境內周文化堆積,遺存40餘處,姚家溝出土的乖叔鼎、西屯白草坡潶伯、“ 爰伯”墓地所出土的青銅器以及橋子、廟頭灣出土的玉器及其墓葬品,均見西周早期文化特點,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科學和學術研究價值。大量遺址遺物表明,達溪河下游以支流蒲河為中心分布——西山遺址群,在達溪河中上游的狹長川道,以密都百里為輻射區的龐大西周遺址群,其中新集西周墓群中的並伯,據專家考證,為一尊並姓的西周軍事長官,系殷紂時比干族屬,其發現,對西周早期政治、軍事、文化藝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古墓葬
東周時期的秦國,能在弱肉強食中立於不敗之地,且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封建王朝,與秦文化的先進水平是不可分割的,1974年發現的梁原景家莊春秋早期秦墓及出土的文物可見一斑。其次,還有景村磚瓦廠西周墓群出土的銅、陶、蚌器、青銅禮器,新開吳家灣唐墓及其出土文物陶武士俑、馬俑、景村古墓群及其出土文物青銅禮器、告王河古墓群出土文物陶器、孫家坡下河古墓群出土文物鐵劍、鐵釜等,其古墓群內涵豐富,歷史跨度從戰國、秦到秦漢、唐、宋各代。
館藏文物
博物館文物藏量6573件,其中國家一級品44件,二級品441件,典型器物有銅鬲、四孔一穿銅刀、蚌殼嵌件、重室陶倉。鎏金銅臥鹿鎮、簋、鼎等,均為國家一、二級品。秦漢時期,是中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交融匯通,漢文化發展成熟的高峰期,這一時期,靈台文物頗豐,其中,外文鉛餅專家確認漢代波斯貨幣,其發現再現當時靈台作為絲綢之路北道重要支道的繁榮,反映為晉至湯,中國佛教銅、石造像及隋唐佛教文物數十件,舉其要,有紀年觀音銅造像、鎏金銅造像;中國瓷器起源很早,而以宋瓷為最,乃百里宋金瓷器窯藏出土的耀州窯和定窯瓷器精品。
自然景觀、歷史文化遺產蘊藏豐富,人文景觀薈萃,人民自古就有崇文尚武之傳統。新中國建立後,百廢俱興,各級黨政組織重視文化旅遊業的發展,自1995年來,先後投資1千多萬元,在縣城新建荊山公園和東和陽門、牌坊門、古靈台周苑門和荊山之巔北城門和民俗展館,以及“朝暉”、“夕照”、“靈沼”、“靈囿”,等新景觀,輔之以博物館、文化館、文廟、形成5處古建築群,城外延伸隱形山志公祠、離山牛僧孺祠及虎山藥王洞,“一城兩園三門四線八景區”的旅遊基地初具規模。
古靈台
素有“隴上明珠”之稱的古靈台,位於縣城中心,坐落在文化館院內。其名取文王伐密築台典禮之意,而以 “靈台”為縣名,始於隋大業元年。“靈台”歷經滄桑,至晚清,因遭兵燹,僅存殘垣。民國23年(公元1934年),縣長張東野主持修復“靈台”,並柬請中央及各地黨政要人林森、孫科、李宗仁、楊虎城、傅作義、朱紹良等題詞勒碑,使之擁有大觀氣象,至新中國成立後仍見古蹟風貌。1966年,“靈台”被視為“四舊”拆除。八十年代,0靈台縣委、靈台縣人民政府為弘揚民族文化,振奮全縣人民精神,在原址興工修建“靈台”,1985年12月竣工落成。台通高36米,基圍96米,上建樓亭,內奉文王塑像,外嵌林森等人原題碑石,千秋古蹟重現風姿。靈台縣以有“靈台”而得名且聞名。
碑林
“靈台”兩側建有靠山亭兩層,並牌坊門一座,歷經設計、施工、鐫石、鑲嵌、彩繪,形成以靈台為主體,輔道兩側,台、亭、廊、坊諧對,上下左右貫通,脊獸明柱,
文廟
位於縣城一中院內,初建於明洪武年間。1987年維修,保存了原有風貌,橫排7間。縱深5間,檐角四挑,斗橫繁複。院內有古柏4棵,為唐代所植。其中1棵在主幹分枝上自生桑樹一棵,本固枝榮,別具風采,俗稱“柏抱桑”。1981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疙瘩廟
在縣東20華里外的新開鄉寨坡村,山包突兀而起,酷似疙瘩,院周樹木蔥蘢,院內廟字甚多,此山寺廟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其中有觀音殿一座,系明嘉靖元年(1506年)所建,檐棟間所繪圖案,亦系明代風格。院內一棵木瓜樹依房而生,直徑尺余,古樸蒼然,其齡幾百年,軀幹老態龍鐘,樹頂枝葉茂盛,自一瓦室出。據證比疙瘩廟還早。1983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距此不遠處有蛟城廟一座,廟內有千佛碑彩塑神像數尊,明代殿堂一座。
皇甫謐陵墓
坐落在縣城東北15華里的獨店鎮張鰲坡村,1963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皇甫謐中年後,患風痹症,遂潛心鑽研針灸醫術,試治自身,十餘載不已,民親身體會完善了針灸經驗,撰成舉世聞名的《針灸甲乙經》,流傳於世,對針灸醫學做出了巨大貢獻,此著被國際針灸學會列為基礎教材,皇甫謐也被擁為世界文化名人,針灸醫學的鼻祖。皇甫謐生於朝那三里,故於獨店張鰲坡,其陵墓於196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1985年以來,省、市、縣各級政府共同維修墓葬,建成陵園。如今,重新修葺擴建的皇甫謐陵園占地400平方米,陵園以皇甫謐墓冢為中心,混凝土砌級,冢前樹立“皇甫謐陵園”字樣的墓碑。
牛弘墓
位於新開鄉牛村。牛弘曆閱西魏、北齊、北周、隋四朝,隋時任秘書監、吏部尚書等職。曾應召刪修刑律,撰《大業律》18篇500條,並參與修定音律,正定新樂。
牛僧孺墓
位於新開鄉牛村。牛僧孺,字思黯,唐代宰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生於公元779年,卒於公元847年,經唐德宗至宣宗八代,幼年喪父,機敏博學,及第進士。穆宗時任戶部侍郎同平章事,文宗時任兵部尚書同平章事。此兩任宰相前後,曾為首與李德裕派形成長期“牛李黨爭”,聲譽大興。牛僧孺生於靈台新開,歿後葬於老鄉牛村,現存陵尚在,晚年生活的離山寺窪遺址被民國年間列為靈台八景之一,即“別墅煙雲”。
靈台民俗
靈台縣民風淳樸,自古崇尚禮儀,素有熱情好客的傳統。民間、民俗文化也極為豐厚,獨特的有民間戲劇:木偶戲,製作精美、初具規模的民間工藝品:宮燈、剪紙、根雕、泥塑、刺繡、香包、麥稈畫、皮影,還有靈台碑林、民間社火等;木偶戲參加省上匯演,剪紙、香包、泥塑獲甘肅省民間藝術節藝術品展覽二等獎。
靈台宮燈
靈台宮燈起源於明代,初流傳民間富豪人家,正月元宵節懸掛於大門樓廳。宮燈起初由民間藝人製作,造型比較單一,明清後,民間藝人不斷探索改進,造型也獨具特色。主架結構除木材外,出現了用竹子燻烤成多種動物形狀,如十二生肖宮燈,在民進盛行。解放後,隨著工業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以鐵絲為主要製作材料,工藝得到進一步提高,在周邊地區開始流傳。靈台宮燈成為一種獨特的民間工藝,遠銷省內外,很受歡迎。中台鎮康家溝宋效斌、新開鄉張積靈、左相、張培育製作的宮燈造型精美,內涵豐富,觀賞性強,名揚省內外。
靈台香包
素有民間藝術之鄉美稱的靈台縣,其香包刺繡名噪隴上,源遠流長。靈台香包,古稱香囊,其意蘊,如什字塬黃土般身後,其源流,同端陽節一樣悠長。小小香包,寄託著靈台人民心靈深處的美好夙願:為老人求壽、男女求婚、兒女求福、家庭求吉、旅途求順、病者求愈、五穀求豐、生意求利,無不賦予以展現生命、活力,表達思想、信仰,揭示人性、欲望的民俗文化內涵,更具率真而拙巧,古樸而傳神,原始而有嶄新的“隴繡”藝術特色。近年來,靈台香包走入市場,以其獨具魅力的觀賞裝飾價值和民間工藝美術價值贏得聲譽,銷往西安、寶雞、蘭州各地,獨店、中台、新開三鄉鎮產銷初具規模。
靈台剪紙
剪紙,是靈台縣民間傳統藝術,根植鄉里,歷史悠久,年節慶典,婚喪嫁娶,生日祝壽,刺繡花樣無不即興而做,民間十分普及。其造型生動、掘朴,靈活、誇張,情趣四溢,內容豐富,人物、花卉、飛禽、走獸、世象萬物不一而足,充分顯示出靈台人民的智慧、情懷和精神風貌,具有很高的欣賞、裝飾與收藏價值。新開鄉寨坡村已故83歲老人李愛英,人稱“一剪花”,生前授徒甚眾,李派剪紙名揚縣內。
靈台泥塑
靈台泥塑歷史悠久,源於民間陶藝流行鄉村農舍,初為玩具,後賦以祈祥,藝人代為傳承,至今形成具有關中風格的工藝模式。製作中採用靈台“板板土”,經過砸泥、制坯、塑型、精拋、酚洗、勾線,妝色等十幾道工序,全部手工製作完成。製作的泥塑充分運用誇張造型、線描形體、勾填繪彩等藝術表現手法、熔奇異、熱烈、大氣、樸拙、有趣於一體,具有較強的視角衝擊力和裝飾性。彩繪飽和喧囂,具有濃厚的泥土氣息和西部人粗獷豪爽的性格特點,表達了勞動者的生命內涵與純樸感。近年來經過搶救、扶持、引導,靈台泥塑代有傳人,尤以新開鄉左相、張培弦、姚拴玉、獨店鎮馮興業的作品精到傳神。
靈台皮影
皮影不僅是獨特劇種,亦是我國民間工藝之精粹,由於藝術價值、研究價值極高,倍受收藏界青睞。靈台皮影流傳久遠,演出和製作藝人代代相傳;靈台皮影古稱“燈影”,以上好牛、驢皮為最佳材質,皮子加工、剪刻造像、著色妝彩工藝考究,手法繁複,流派與特色為“關中道”。靈-特劇種“燈盞頭”即為皮影戲,其已故傳人上良鄉楊班主即為名盛千、隴、靈、崇地區的皮影製作大家。
靈台麥稈畫
靈台麥稈畫起源於清代,由鄉間農村婦女編織草帽引發。始初,將麥稈用水浸泡,待有柔性,民間婦女可即編成小動物之類的工藝品。此後出現了用麥稈蘸骨膠水貼上書法對聯,懸於中堂,繼之,又用麥稈貼上圖案,花、鳥、蟲、魚及人物,染色或燙色,觀賞價值極高。一直流傳至今,久盛不衰。我縣藝人宋效斌、張積靈、左相、楊登華、王懷珍製作的麥稈畫融政治性、藝術性、觀賞性為一體,倍受歡迎。
靈台碑林墨跡
《靈台碑林墨跡》成書於二○○二年,本書收編民國時期-中央政府、各省軍政要員、地方各界名流為重修古靈台落成題贈碑匾共200餘幅,墨跡、題詞註解與人物簡歷相輝相映,堪稱我國民國時期文化史一大景觀之彙編展示,資料價值甚高。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古籍出版社承印,一套三卷,仿線裝古版,裝飾精美,十分典雅,具有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