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全省民族教育專題調研的通知

《甘肅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全省民族教育專題調研的通知》是甘肅省教育廳發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全省民族教育專題調研的通知
  • 文號:甘教民〔2010〕7號
  • 日期: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一日
  • 發布單位:甘肅省教育廳
甘教民〔2010〕7號,附屬檔案1:,地區概況,教育概況,教育基本情況,發展成就,基本經驗,存在的主要困難、問題和制約因素,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主要任務,政策措施,意見建議,十一、有關數據說明,

甘教民〔2010〕7號

各州(市)、有關縣教育局、民委(民宗局):
教育部、國家民委4月9日在成都召開了第六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籌備工作部署會。4月20日,教育廳召開了全省民族教育調研工作部署會,安排部署了民族教育專題調研工作。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各地教育、民族部門要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配合,協調有關部門認真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工作,保證調研工作的質量。調研工作要全面回顧總結第五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以來民族教育發展的成就和基本經驗,全面分析研究民族教育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全面謀劃民族教育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為及時完成調研任務,現將有關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調研時間:
州、縣級調研工作4月21日-5月10日之間進行,並上報調研報告;
省級調研5月10日-5月15日期間進行,16日前調研報告上報教育部。
二、調研的重點以民族自治州、縣為主,其他市、縣也對本地民族鄉(鎮)及散居少數民族教育情況進行總結,提出發展這些地區少數民族教育的目標和意見建議,填寫相應的表格,務於5月10日前報省教育廳民族教育處。
三、調研工作由省教育廳民族教育處牽頭負責,以教科所為主,抽調甘肅民族師範學院、西北少數民族師資培訓中心等單位專家組成省級調研組,完成省級調研工作。省級調研組活動具體時間及調研組成員另行通知。
四、各州、縣要安排專人組織本地調研,按要求做出翔實的調研報告。
五、附屬檔案3“邊境縣教育情況調查表”由酒泉市、肅北縣填寫。
聯繫電話:略
附屬檔案:
1.甘肅省民族教育工作調研提綱
2.甘肅省民族地區有關情況統計表
3. 邊境縣教育情況調查表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一日

附屬檔案1:

甘肅省民族教育工作調研提綱

地區概況

1.行政區劃。市、州、縣(下同)國土面積、人口總數、少數民族人口數及所占比例、財政狀況、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等基本情況及與全省、全國和所屬州市平均水平(下同)之比較。
2.人均受教育年限與全國、全省之比較。
3. 教育經費。教育經費支出總額和在地方財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其中民族教育經費比例,設立民族教育專項經費(包括重大專項支持項目)情況。國家財政支持當地教育發展情況。列入經常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情況。

教育概況

1.各級各類學校基本情況。學校數、學生數、普及水平等,與全國、全省、與本地區之比較, 2001年與2005年、2001年與2009年比較。
2.各級各類學校辦學基本情況。教師隊伍情況。各級各類教育教師數、專任教師數、分層次教師學歷合格率、校舍建築面積、教學科研儀器等,與全國、全省、與本地區之比較, 2001年與2005年、2001年與2009年比較。

教育基本情況

1.義務教育(農村、城鎮)。①中國小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基本情況。②國小、國中入學率、輟學率、完成率(其中分聚居地區、移民區和散雜居地區少數民族學生入學率)。③實施“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危房改造工程”、“農村中國小遠程教育工程”、“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情況。④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施的情況。⑤“兩基”和人口覆蓋率情況。⑥民族地區學齡人口流動(包括農民工隨遷子女)情況。
2.高中階段教育。①普通高中教育基本情況。②中等職業教育基本情況。③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和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之比較。④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情況。
3. 高等教育基本情況。①規模和普及情況(入學率,民族學生入學率,其中民族語言授課學生入學率和聚居地區、散雜居地區少數民族學生入學率)。②辦學條件情況(教學行政用房,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圖書資料等)。
4.教師隊伍情況。①各級各類教育教師數、專任教師數、分層次教師學歷合格率。②各級各類學校生師比、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研究生學位、雙師型教師情況等。③“雙語”教師隊伍情況。
5.“雙語”教育。①各級各類學校實施民、漢雙語教育的基本情況。②“雙語”教育的模式,使用的教材,中國小漢語課周課時數。③ “雙語”教育教師的培養、補充機制和培訓情況,數量和質量情況。
6.辦學條件。①各級各類學校校舍建築面積、校舍面積、生均面積等。②圖書資料、圖書資料、生均圖書等。③實驗室、實驗儀器設備、體育器材、教育科研儀器等基本情況。
7.遠程教育。①遠程教育三種模式覆蓋情況,遠程教育專業教師配備情況和能力狀況。②遠程教育在雙語教育中的作用。③現代遠程教育資源開發、利用、共享情況。
8.教育教學基本情況。①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進展情況。②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教學課程設定等情況。③學校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方面情況。

發展成就

總結第五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和全省民族教育工作會以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和省政府《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意見》精神,民族教育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各級黨委、政府重視和支持民族教育事業發展,制定並實施扶持當地民族教育事業發展出台的政策措施以及主要成效。各級政府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對發展民族教育提出的主要政策措施及落實情況。
(二)全面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政府和教育部門繼承、發展、發揚、創新各民族優秀文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所採取的措施。
(三)各階段教育發展
1.義務教育。大力推進“兩基”攻堅情況;實施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情況及其取得的主要成效;落實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情況及主要效果;針對民族地區農牧區、山區、高寒地區和邊遠地區學校和學生採取的特殊政策;針對人口較少民族採取的主要政策。
2.高中階段教育。高中階段教育發展及普及水平情況;高中階段教育發展對義務教育鞏固提高的影響;加強職業教育及其採取的主要措施;民眾對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的反應。
3.學前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4.高等教育。民族地區高等教育發展及建設成效;大力推進民族地區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培養少數民族高素質人才情況;高校學科建設、合作研發科研項目以及服務民族地區經濟建設的情況;培養各級各類建設人才的有關政策措施和主要成效;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和招生、培養、就業方面的優先政策、採取的主要措施和成果;依託內地和本省教育資源,培養高層次高素質民族骨幹人才的成果;高校貧困學生助學金制度及實施情況,其中少數民族學生受助的比例及取得的效果。
(四)“雙語”教育。加強和完善“雙語”教育的政策措施;“雙語”教育發展變化情況;“雙語”教育模式,課程設定、教材建設、教師培訓、考試評價、資源建設情況;對落實民族中國小漢語教學標準的建議,實施漢語水平等級考試及測試標準的建議和加授外語教育教學情況。
(五)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民族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常規、現代化管理能力和水平建設情況;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訓情況,取得的成效。
(六)實施信息化建設工程,取得的主要成果;信息技術教育採取的主要模式和網際網路、教學資源建設情況;實現教育信息網校校通情況;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及民族語言教育教學資源開發套用情況。
(七)民族教育科研研究和交流工作情況;民族教育科研課題、學術交流、學術研究成果;民族地區與省內及其他地區交流以及國際交流情況及成果。
(八)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2002年以來,推進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情況,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情況,落實教育部《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及教學課程安排情況,取得的成效。
(九)教育投入及保障。多渠道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情況;實施國家及援助項目及主要成果(如“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危房改造工程”、“農村中國小遠程教育工程”、“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 中英/甘肅基礎教育項目、世行貸款項目等);地方政府設立專項經費情況;內地和民族地區社會力量辦學、捐資助學等方面的支持情況;民族地區教育對口支援情況,發達地區和高等院校與民族地區建立對口支援協作關係情況。

基本經驗

總結第五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和全省民族教育工作會以來,民族教育改革發展中取得的基本經驗、成功做法,這些基本經驗和做法對指導本地區教育發展啟示和共享價值。

存在的主要困難、問題和制約因素

1.本地教育發展的整體情況與其他地區以及周邊地區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情況。
3.本地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和加快各類教育可持續發展面臨的財力困難問題。
4.本地民族教育辦學水平與全省、乃至全國同步、同質發展的問題。
5.教育經費保障、辦學條件存在的主要困難。
6. 教師隊伍數量、結構、整體素質以及教師待遇問題。
7.教育體制不靈活、辦學主體單一,教育與社會服務性互惠和民眾需求不對等、不適應的問題。
8.“雙語”教育體制、機制和保障措施存在的問題。
9.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和貧困生資助方面的主要問題。
10.教育對口支援方面的問題。
11.學校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學校民族團結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12.民族教育科學研究面臨的主要問題。

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

民族教育發展目標要與《規劃綱要》確定的戰略目標一致,以推動民族地區教育事業跨越式發展為總目標,按照到2020年民族教育的整體發展水平要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要求, 2010年全面實現“兩基”目標的基礎上,到2015年,基本形成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的有效保障機制;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適度擴大普通高中規模,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學前“雙語”教育得到快速發展,學前1-3年毛入園率分別提高為總體目標,科學規劃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分別提出到2015年、2020年目標)。
內容包括:普及和鞏固提高義務教育的目標;基本普及學前及學前“雙語”1-3年教育的目標;加快高中階段教育目標;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目標;大力加強寄宿制學校;完善義務教育保障機制目標;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目標;推進“雙語”教育、學前“雙語”教育目標;大力推進遠程教育,實現教育現代化目標;提升高等教育服務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目標,等。

主要任務

1.發展任務:加快民族教育事業發展,大力推進雙語教育,鞏固提高民族地區義務教育普及成果,大力發展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積極發展民族地區高等教育,促進民族地區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水平。
2.改革任務: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體制、考試招生制度、現代學校制度、辦學體制、管理體制改革,擴大教育開放。
3.保障任務:加強黨委和政府對民族教育工作的領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教育對口支援,保障經費投入,加快信息化,推進依法治教,實施重大項目和改革試點。

政策措施

要按照“優先發展民族教育”和“自力更生為主、中央重點支持”的原則,進一步千樺目標責任,創造保障條件,出台政策措施,創新工作載體,完善實施機制,推動民族教育跨越式發展。
1.強化目標責任。把加快民族教育發展,縮小差距,實現跨越列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把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教育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統籌安排,優先發展。建立健全民族教育事業發展目標責任制,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2.創造保障條件。各級政府加大對民族教育投入,改善民族地區辦學條件;加強民族地區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推進民族教育現代化等方面有切實可行的支持計畫和項目。
3.出台政策措施。認真研究分析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教育改革和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研究制定促進民族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政策措施。如經費投入政策、人才培養政策、“雙語”教育政策、教師保障政策、貧困學生資助政策、畢業生就業政策和爭取教育對口支援等。
4.創新工作載體。以實施“民族教育發展工程”為載體,通過規劃實施標準化學校建設、寄宿制學校建設、普通高中建設、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民族地區高等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和教育信息化建設、“雙語”教育教材與課程建設等,改善民族地區辦學條件,提高民族地區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
5.完善實施機制。建立健全有利於民族教育事業加快發展的工作機制,建立完善“雙語”教育考核評價和教育質量監測評估機制,建立民族地區現代學校制度,建立領導幹部定點聯繫民族地區教育工作制度和學校管理制度,合理調整學校布局和提高辦學層次,推進民族教育創新與發展。

意見建議

十一、有關數據說明

1.照教育部要求,調研報告中涉及的有關數據均採用2009年底統計數據,並均與2001年(第五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前)和2005年底(“十五”末期)的數據分別比較(並列表)。
2.涉及事業發展和經費統計的指標口徑,以國家統計局、教育部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和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口徑為準。
3.涉及項目和資金需求、資金來源構成,請協調當地有關部門協助進行測算,形成單獨材料(並列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