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白豬

甘肅白豬的培育是採取以場為核心,以地區劃類,以性能建系的原則,邊選育邊擴建,邊組群邊建系的方式進行的,具有數量多,分布廣,生產性能高等優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甘肅白豬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偶蹄目
  • 亞目:豬次目
  • :豬科
  • :豬族
  • :豬屬
  • :豬種
  • 亞種:甘肅白豬
簡介,品種歷史,生長環境,地理分布,體態特徵,品種特徵,品種性能,

簡介

甘肅白豬屬於肉脂兼用型品種,全身被毛白色,鬃毛髮達,頭略大,嘴稍長,額頭間少行橫紋,耳大略向前方下垂,頭頸結合良好,中軀較長,背略弓,腹部略下垂,四肢粗壯結實,臀部較豐滿,公、母豬有效乳頭7對,外生殖器發達,發育良好。

品種歷史

1986年甘肅培育成的新品種。1973年開始著手培育,以長白豬和蘇大白為父本,當地豬為母本,以武威市白豬育種場、民勤縣白豬育種場、臨夏州黃家榨豬場等6個育種場為核心,武威、臨夏兩地州為基地,經過雜交改良、橫交固定和品系縈育3個階段,歷時13年,於1986年9月育成並經甘肅省畜牧廳主持通過了鑑定驗收。

生長環境

甘肅白豬產於甘肅,生態環境屬於甘肅境內的祁連山山系的冷涼灌區以及“沙漠綠洲”型的自然生態環境。海拔高度1700~3200米,年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降雨量少,水源以祁連山的雪水和地下水為主,水源豐富,水質好。產區盛產玉米、油菜及一些豆類,飼料資源充足。

地理分布

甘肅白豬主要分布在甘肅的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白銀地區以及臨夏州、永登縣、榆中縣等地。此外,在寧夏、青海也有少量分布。

體態特徵

外貌特徵是全身白色,頭中等大小,嘴略粗短,耳稍向前伸,背腰平直,臀部豐滿,腹部下垂,有效乳頭六對以上,四肢堅實。

品種特徵

甘肅白豬屬於肉脂兼用型品種,全身被毛白色,鬃毛髮達,頭略大,嘴稍長,額頭間少行橫紋,耳大略向前方下垂,頭頸結合良好,中軀較長,背略弓,腹部略下垂,四肢粗壯結實,臀部較豐滿,公、母豬有效乳頭7對,外生殖器發達,發育良好。

品種性能

甘肅白豬性情溫順,性成熟較早。公豬在45日齡即有爬跨行為,母豬在4月齡即開始發情,初配適宜年齡為8個月,體重75千克。從20千克至90千克,需要育肥112天,平均日增重651克,料肉比3.68:1。與杜洛克的雜交一代平均日增重718克,料肉比3.48:1,瘦肉率57.53%;與漢普夏雜交一代平均日增重761克,料肉比3.27:1,瘦肉率57.39%。
甘肅白豬成年公豬的體重150~180公斤,母豬140~170公斤。後備豬8月齡可達到80~90 公斤。繁殖力強,抗逆性強,肉質好。與杜洛克、漢普夏、長白豬、大約克雜交效果良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