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路(揚州市甘泉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簡介,名稱由來,

簡介

甘泉路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東西向馬路,東接廣陵路,西過汶河路與淮海路相連。其實,甘泉路由三條老街串聯而成,全長1公里多;三條老街自東向西依次為小東門街、甘泉街、多子街。小東門街東接廣陵路,西連小東門橋;甘泉街東接小東門橋,西通太平橋;多子街東接太平橋,西連淮海路。
與揚州其他街道別無二致,甘泉路原本也只是一條狹窄的街道,寬僅三四米,街道的中央鋪設的是花崗岩條石。
解放後至今,甘泉路歷經多次拓寬或重修。正是在1951年的拓寬工程中,甘泉街與多子街、小東門街被合併成為“甘泉路”,一時成為揚州城中最寬的馬路,路寬12米;“甘泉路”街名沿用至今。

名稱由來

甘泉路因甘泉縣衙而得名
甘泉路名來自甘泉縣衙。甘泉縣衙位於甘泉路194號,縣衙儀門現保存完好,是揚州老城區僅存的縣衙建築。解放後,邗江縣委、縣政府機關曾設在這裡。
甘泉縣衙的名字源於甘泉山,在揚州歷史上,曾同時有揚州府衙、江都縣衙和甘泉縣衙。據記載,雍正十年(1732年),地方申請行政區劃調整,因揚州境內有甘泉山(為西漢古墓群),狀如北斗七星,故用甘泉做縣名,得到朝廷批准。府城內由甘泉、江都二縣分治。舊城東半壁,新城北半壁屬甘泉縣管轄。縣衙中為正堂,堂後有知縣宅,兩翼為司房吏舍,甬道直達儀門,再前為大門和照壁。儀門為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面闊三間,檐下有斗拱,兩側為八字牆,瓦當、木門、門梁、石鼓、石板路等都是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