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新村街道

甘泉新村街道位於上海市普陀區區東北部。東與滬太新村、宜川新村2街道為鄰,南與石泉新村街道接壤,西、北與寶山區、嘉定區毗連,東北與閘北區為鄰。面積2.02平方公里。1982年2月建立街道。以甘泉新村命名。辦事處設在志丹路125號,下轄17個居民委員會和甘泉西塊,共有居民1.68萬餘戶,5.89萬餘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22萬人。境內早在明、清時已出現村落,昔時吳淞江支河新港、趙浦及其分支均能通航,故村落漸多。解放前全境均為農村,村民以種植蔬菜為主。甘泉新村街道於1984年被評為市愛國衛生先進集體,1986年被評為市文明衛生單位。1991年10月4日,調整行政區劃,撤銷甘泉新村街道和滬太新村街道,合併新建甘泉路街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甘泉新村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上海市普陀區
  • 面積:2.02平方公里
  • 人口:3.22萬人
歷史人文,社會事業,

歷史人文

解放後,為了改善人民居住條件,於1953年徵用境東部、中部的村宅和農田,興建2層樓為主和一部分多層住宅樓群的甘泉新村一~三村,住宅總面積30萬平方米,同時闢築溝通新村的道路。甘泉新村北塊是上海市七五計畫期間規劃新建的24個居住區之一。1987年3月起在此興建住宅樓群,總面積17.6萬平方米,綠化面積5萬餘平方米,1990年獲市居住區綠化評比第一名。整個新村融住宅建築與觀賞性植物園於一體。其中有命名為“甘泉苑”的居住小區,建築新穎,環境優美,為市內新建的第一個生態型園林住宅區。同時又在雙山路西側,興建大批多層住宅樓群的甘泉四村。今境內除西南部尚有少量農田、東南部有少數工廠外,大部分是新建住宅,為區內大型住宅區之一。

社會事業

境內中部和東南部,道路縱橫,1987年嵐皋路跨鐵路車行立交橋建成通車,交通更為方便,有10條公交線路經過設站停靠。西部和西南部尚為市郊結合地區,交通不便。境內有大豐化工廠、上海吸塵器廠等市屬工廠10家,區屬工廠15家。80年代始,街道大力興辦第三產業,到1990年,共創辦街道經濟實體80個,為1982年(9個)的8.8倍;全年營業額2862.73萬元,為1982年(36.57萬元)的78倍;創利潤260.17萬元,為1982年(3.94萬元)的66倍多。商業、集貿市場,較集中地分布在志丹路中段、甘泉路中段、黃陵路中段一帶。有菜場3個,其中於1988年9月開業的長海副食品商場,為區內最大的農民菜場之一。境內有中學2所、區衛生學校1所、國小4所、幼稚園5所、託兒所10所(其中簡托5所)、職工業餘中學2所、普陀區中醫院1所、普陀區精神病防治院1所及街道圖書館等文化設施。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紡織學院位於境內新村路435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