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末,屬長樂鄉管轄。
民國,屬東南下鄉、甘培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公安縣第五區,後改為甘河區。
1956年,撤區建鄉,為甘廠鄉。
1958年,甘家廠劃入黃山公社。
1959年,公社下設管理區,甘家廠為甘廠管理區。
1961年,為甘廠人民(小)公社。
1975年,為甘廠人民(大)公社。
1984年,為甘廠鄉,屬孟溪區。
1987年,改為甘家廠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甘家廠鄉轄甘家廠1個居委員會,東升、陸興、高台、太和垸、清河、甘家鋪、紅雙、賀新、炊皮山、大門、三根松、七根松、牧牛、楊家廠1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4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1年10月,甘家廠鄉下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民主路12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甘家廠鄉地處公安縣南部,東臨虎渡河與
黃山頭鎮隔河相望,東北與
章田寺鄉毗鄰,南與湖南省
安鄉縣接壤,西瀕松東河與湖南省安鄉縣一衣帶水,西北與
孟家溪鎮相連。轄區總面積97.9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甘家廠鄉崗嶺起伏,湖港交織,北枕淤泥湖,南接黃山,既屬丘崗地帶,也是小湖區。最高海拔47米,最低海拔26米。
氣候
甘家廠鄉屬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4℃,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6℃。年平均日照1700~1950小時,全年無霜期250~290天。年平均降雨量1142.9毫米,最大三日降雨量近280毫米,最大連續降雨量506毫米,氣候變化量呈單峰型升降,1~7月逐漸上升,8~12月逐漸下降。
水文
甘家廠鄉流域面積97.89平方千米,水資源總量1300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3095立方米。
自然災害
甘家廠鄉主要自然災害為洪澇。
人口
2011年末,甘家廠鄉轄區總人口4.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48萬人,城鎮化率11.5%。另有流動人口9843人。總人口中,男性21415人,占51%;女性20575人,占4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1785人,占99.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30人。
截至2017年末,甘家廠鄉常住人口30053人。
截至2019年末,甘家廠鄉戶籍人口4188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甘家廠鄉財政總收入327萬元,國稅313800元,地稅569839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6532元。
截至2019年末,甘家廠鄉有工業企業16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農業
2011年,甘家廠鄉糧食播種面積10.5萬,總產4.6萬噸;油料作物總產量0.45萬噸;生豬出欄3.3萬頭;其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2500畝,總產量0.65萬噸。
工業
2011年,甘家廠鄉工業總產值35163萬元。工業企業15家,其中縣級規模企業3家,職工850人。
商業
2011年末,甘家廠鄉有商業網點4個,個體工商戶256個。全鄉有大型酒店3家,大型超市2家。
2011年,甘家廠鄉商品銷售總額3980萬元。
金融業
2011年末,甘家廠鄉金融網點有3個,各類存款餘額29910元,各項貸款餘額18250元;郵政儲蓄餘額8600萬元。
郵電業
2011年,甘家廠鄉郵電業務總量310萬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60萬元,電信業務總量150萬元。
交通運輸
甘家廠鄉建有甘家廠貨運碼頭;省道17千米,縣道5千米,鄉道68千米,通過公路22千米,可通60%的自然村,村組公路硬化里程103千米,硬化率達67%。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甘家廠鄉有農家書屋16個。傳統體育項目有舞龍、舞獅等;主要活動場所有全面健身運動場等。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甘家廠鄉有國中1所,國小4所,教學點4處,幼稚園7所,專任教師174人,在校生2640人,其中國中在校生774人、國小在校生1866人,在園幼兒58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比例、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達100%,國中升學率9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甘家廠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5個,其中中心衛生院1個。專業衛生人員101人,全年參加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35224人,參合率94.77%。
社會保障
2011年,甘家廠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54戶,人數2520人,支出158743元。五保老人166人,其中集中供養的116人,分散供養50人,年人均補助生活費487元。
基礎設施
2011年,甘家廠鄉有固定電話用戶1890戶,行動電話用戶28500戶;寬頻接入用戶1800戶。
歷史文化
相傳清朝初期,此地名為西來鋪子,後商鋪逐漸增多,又大多數商鋪的老闆姓甘,甘家廠因此得名。
甘家廠鄉傳統藝術形式有玩獅子、龍燈、劃彩龍船、玩地花鼓、打三棒鼓、拍道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