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邊緣,長江南岸,與三國古城荊州一橋相連,是江漢平原與洞庭湖平原的連線板塊,素有“七省孔道”之稱。全縣國土面積2258平方公里,總人口106萬人,轄16個鄉鎮。公安置縣於漢高祖5年,時名孱陵縣,漢建安14年,三國劉備立營油江口,取左公劉備安營紮寨之意,改孱陵為公安,公安縣由此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安縣人民政府
- 辦公地址: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青年路42號
- 性質:國家工作政府機構
交通位置,經濟概況,發展優勢,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優勢,基礎配套優勢,政府領導,縣 長,副縣長,內設機構,行政管轄,
交通位置
駐地位置: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青年路42號。
公安縣人民政府
經濟概況
公安縣發展基礎較好。公安是內陸地區為數不多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的縣市之一,湖北車橋是中國最早上市的車橋企業,凱樂科技被樹為“中國塑膠行業的一面旗幟”。隨著湖北車橋、凱樂科技兩家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縱橫捭闔,帶動了一批骨幹企業的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以輕紡食品、裝備製造、塑膠新材、生物醫藥、能源化工、現代物流等六大產業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其中塑膠新材、車橋汽配已實現集群發展,躋身湖北省60個重點產業集群。現有規模工業企業126家,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53家,納稅過千萬元工業企業7家,過億元2家;擁有1箇中國馳名商標,23個湖北省著名商標。凱樂塑管、荊雄棉紗、恆信襯套、雙港畜禽、移栽靈、三袁蛋品、黃山頭楚藏白酒等100多種名優產品暢銷國內國際市場。
公安縣投資環境寬鬆。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深入實施工業興縣和招商引資發展戰略,積極倡導“企業家老大”的思想,大力最佳化投資環境,不斷提升行政服務水平,著力打造環境競爭的新優勢,為公安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注入了新的活力、被人民日報社、人民網評為“十二五”首批最佳投資價值(環境)縣。近年來英國坦薩公司、巴克頓公司、義大利弗拉瑪公司、香港漢興集團相繼落戶公安,上海復星醫藥集團和湖北金龍泉集團等國內知名企業與縣內企業成功聯姻。公安縣先後引進招商引資規模企業80多家落戶公安。
公安商貿繁榮,市場活躍。公安縣城依傍長江而建,縣城常住人口20萬人,城區星級酒店、餐飲娛樂、商業物流、衛生教育等服務業一應俱全。公安旺盛的消費市場,吸引了一般只在地市級城市布點的肯德基連鎖店進駐我縣。公安金融服務完善,融資渠道暢通,除擁有7個國有商業和政策性金融機構外,還有湖北銀行、中銀富登銀行、花旗銀行貸款公司及3家小額貸款公司已落戶我縣,2006年起,我縣連續被評為全省金融信用縣市,是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發展優勢
區位優勢
公安縣地處“兩湖”平原、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結合部,處於長江經濟帶荊州段中心位置,具有“承東啟西、縱貫南北、得中獨厚”的區域優勢。公安是“北煤南運”鐵路通道與長江幹流的重要交匯點,公安及周邊300公里正是中國版圖中部的中部,300公里市場半徑內有湘鄂兩省17個地市州,100多個縣市區,人口8000多萬,市場空間廣闊,商貿流通活躍。鄰近區域有荊州兩湖綠谷等多個大型商貿市場,帶動了公安縣製造業和相關物流業的發展。隨著湖北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和荊州“壯腰工程”的加快實施,公安成為長江經濟帶工業協作區和現代物流區的戰略地位將日益顯現。
交通優勢
交通水陸交通運輸網路十分完善,現有“三條國道、四條高速、兩條鐵路、兩個港口”可為公安所用,物資進出十分便利。三條國道:分別為南北向的207國道和東西向的318、351國道,荊州長江公鐵兩用大橋建成後,207國道將改線與青吉工業園擦肩而過。四條高速:即南北向的二廣高速公路、沙公高速公路,東西向的滬渝高速公路、岳宜高速江南段公路。兩條鐵路:即已通車的滬蓉高鐵和正在建設的蒙華鐵路荊岳段,荊岳鐵路在我縣設公安、藕池兩站,公安站緊靠青吉工業園。公安經鐵路北上可過荊州至襄陽樞紐,南下直達岳陽中轉,與京廣線和焦柳線實現直通。兩個港口:即國家一類通商口岸荊州鹽卡港和一期工程已經完工的公安深水港,其中鹽卡港距公安30公里,公安深水港為青吉工業園配套港口。公安距武漢天河機場、宜昌三峽機場分別為2個半小時、1個半小時車程。完善的水運、公路、鐵路交通網路,已經使公安成為連線中西部地區的物流集散地和中轉走廊之一。
資源優勢
公安縣是國家級糧、棉、油生產基地,全省生豬、水產大縣。周邊的“兩湖”平原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基地。全縣糧食常年總產55萬噸以上,皮棉4萬噸,油菜10萬噸,糧棉油、水產、畜牧生產規模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公安是百湖之縣,河湖水系發達,長江岸線120公里,淡水資源豐富,港口岸線條件優越。公安縣是百萬人口大縣,常年外出務工人員20萬人,勞動力資源充足。與公安一橋之隔的荊州是華中地區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可培訓多學科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公安就近吸納人才具備優良的條件。公安縣是川煤東運的集散地,“北煤南運”的中轉站,也是三峽電站通往蘇浙滬地區的電力走廊,周邊荊門石化、武漢石化等企業可提供油氣資源及加工原料,能源供應充足可靠。
基礎配套優勢
公安通訊設施完備,通訊傳輸質量高、速度快,網路實現無縫隙覆蓋。公安物流體系初步健全,擁有物流企業、快遞公司站點43家,擁有各種貨運車輛5130輛,年貨運能力在12337萬噸公里。擁有貨運船舶94艘,載重量69000噸。倉儲面積52000平方米;港區14個,碼頭25座,年貨物吞吐量120萬噸。新規劃的公安港區年吞吐量1000萬噸,具有散貨、件雜、危化品和外貿貨櫃裝卸及中轉、倉儲、聯運等多種功能。主要物流企業有通運物流、公安榮益物流、惠眾物流、楚豐水產品冷鏈物流、長江醫藥物流等物流企業,可以承接全國各地整車、零擔貨車、專線直達、往返運輸、中轉運輸、倉儲分裝等第三方物流增值延伸服務,提供儲存、分銷、配送、信息服務等服務體系。公安擁有配套齊全的投資平台,公安經濟開發區是省政府1991年首批確定的9個省級開發區之一。作為全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試點縣市,開發區建設項目的供地瓶頸在全省率先得以解決。開發區規劃面積37平方公里,轄孱陵、青吉兩個工業園。3平方公里的孱陵工業園已實現項目滿園,正在開發建設的青吉工業園,已建成10平方公里,入園企業40多家。作為縣城新區開發定位的青吉工業園,不僅具備與中心城區近,入園企業可享受中型城市服務配套的優越條件,而且園區緊鄰公安火車站、公安深水港,物流交通十分便捷。
政府領導
縣 長
劉春霞,女,漢族,湖北潛江人,1975年11月出生,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管理學碩士學位,主持縣政府全面工作。
副縣長
內設機構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公安局、縣醫療保障局、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城市管理執法局、縣應急管理局、縣統計局、 縣衛生健康局、縣文化和旅遊局、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和湖泊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財政局、縣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縣司法局、縣民政局、縣教育局、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
行政管轄
1994年10月,公安縣屬新設立的荊沙市領導。1996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公安縣屬新建立的荊州市管轄。
1999年11月,鄉鎮行政區劃再次調整,鄭公渡鎮併入章莊鋪鎮,申津渡鎮併入獅子口鎮。
2001年9月,全縣轄區再次發生調整,為16個鄉(鎮),名稱:埠河鎮、斗湖堤鎮、夾竹園鎮、閘口鎮、楊家廠鎮、麻豪口鎮、藕池鎮、黃山頭鎮、甘家廠鄉、孟家溪鎮、章田寺鄉、南平鎮、章莊鋪鎮、獅子口鎮、斑竹壋鎮、毛家港鎮。
2014年末,公安縣轄斗湖堤、埠河、夾竹園、閘口、楊家廠、麻豪口、藕池、黃山頭、孟家溪、南平、章莊鋪、獅子口、斑竹壋、毛家港14個鎮和甘家廠、章田寺2個鄉;領導59個居民委員會、32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337個村民小組。
截止2018年6月,全縣16個鄉鎮原有行政村321個,社區59個,經過對涉及的146個行政村(社區)區划進行調整,總計減少行政村62個、社區3個(不包含調整實行村社合一、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社區7個),加上毛家港鎮新增設、成立玉湖社區,調整後全縣總計設立有行政村259個、社區57個(其中實行村社合一、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社區9個),其中因行政區劃調整更換村名38個、社區名2個。因種種原因楊家廠鎮、夾竹園鎮、毛家港鎮等8個鄉鎮仍保留有2100人以下村20個,因實行村社合一、村社合併和社社合併,全縣基本無2000人以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