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縣誌

甘南縣誌

《甘南縣誌》是甘南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南縣誌
  • 作者:甘南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出版時間:1992年11月
  • ISBN:7-80535-188-X
  • 編纂人員:何文光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甘南縣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甘南縣誌
甘南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甘南縣誌》編纂人員
《甘南縣誌》審定人員
序言
凡例
彩圖專輯
甘南鎮平面略圖
縣委辦公樓
縣政府辦公樓
1.谷穗
2.音河水庫遊覽區一角
3.音河水庫大壩
4.甘南第一糧庫糧倉
5.查哈陽灌渠
6.飛機滅蟲
7.改良蘋果
酒廠的優質產品
部憂產品——L195柴油機
1.冬網捕撈
2.興十四村鹿場
3.下箔網
4.林畜兩旺
音河公路橋
文明大街
公路客運站
實驗國小
縣人民醫院門診樓
電視調頻塔
職工籃球賽
宮象昕書
趙震寰書
崔文華書
小學生韓宏書
王彥豐書
《雷地上三匹馬》劉樹倫
沈潔清書
《我們包下》王潤生
《月是故鄉明》宮象昕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建置
第一章地理位置
第一節位置面積
第二節境域變遷
第二章歷史沿革
第一節建置前歸屬
第二節建置後沿革
第三章行政區劃
第一節清朝末年行政區劃
第二節民國初年行政區劃
第三節日偽時期行政區劃
第四節1946年後行政區劃
第四章人口民族
第一節人口數量
第二節人口構成
第三節人口控制
第四節民族種類
第五節民族分布
第五章城鄉外駐單位
第一節縣城
第二節鄉鎮
第三節外駐單位
第六章地名
第一節地名考略
第二節地名簡介
第三節地名對照
第二篇自然地理
第一章地質地貌
第一節地質
第二節地貌
第二章土壤植被
第一節土壤
第二節植被
第三章水文
第一節河流
第二節地表水
第三節地下水
第四章氣候
第一節氣溫地溫
第二節日照
第三節降水蒸發
第四節霜期
第五節風向風速
第六節物候
第五章自然資源
第一節生物資源
第二節礦物資源
第三節土產資源
第六章自然災害
第一節旱災
第二節洪澇災
第三節低溫早霜
第四節風災水蝕
第五節雹災
第六節蟲災
第三篇農業
第一章生產關係
第一節土地開發
第二節經營形式
第三節土地管理
第四節經營管理
第二章種植業
第一節農作物
第二節耕作制度
第三節栽培技術
第四節植物保護
第五節種子
第六節肥料
第三章農業機具
第一節農具
第二節農業機械
第三節機械化程度
第四節農機隊伍
第四章畜牧業
第一節畜禽飼養
第二節繁育改良
第三節疫病防治
第四節畜牧業隊伍
第五節草原管理
第五章林業
第一節林木種類
第二節苗木生產
第三節植樹造林
第四節林業管理
第五節林場苗圃
第六章水利
第一節工程建設
第二節水土保持
第三節水利機具
第四節水利隊伍
第七章漁業
第一節魚類資源
第二節人工養殖
第三節自然捕撈
第四節漁政管理
第五節音河漁場
第八章副業
第一節經營項目
第二節副業生產
第九章農業氣象
第一節觀測預報
第二節氣候區劃
第四篇工業
第一章經濟成分
第一節個體工業
第二節私營工業
第三節集體工業
第四節國營工業
第二章行業
第一節機電工業
第二節食品工業
第三節輕化工業
第四節建材工業
第五節電力工業
第三章工業管理
第一節管理體制
第二節企業管理
第五篇交通郵電
第一章交通運輸
第一節公路
第二節水路
第三節客貨運輸
第四節交通管理
第二章郵電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郵政
第三節電信
第四節郵電管理
第六篇商業
第一章商業
第一節經濟成分
第二節商品採購
第三節商品銷售
第四節經濟效益
第二章物資
第一節物資採購
第二節物資供應
第三節物資交流
第三章糧油
第一節糧油徵購
第二節糧油銷售
第三節倉儲
第四節調運
第四章對外貿易
第一節收購
第二節出口
第七篇財稅金融
第一章財政
第一節財政體制
第二節財政收入
第三節財政支出
第四節財務管理
第五節財政監察
第二章稅務
第一節清末的賦稅
第二節民初的賦稅
第三節偽滿的賦稅
第四節新中國的稅務
第三章金融
第一節金融機構
第二節貨幣
第三節金融業務
第八篇經濟綜合管理
第一章計畫管理
第一節計畫編制
第二節計畫實施
第一節市場管理
第二節企業登記
第三節商標管理
第四節契約管理
第三章物價管理
第一節管理許可權
第二節管理措施
第三節物價變動
第四章標準計量管理
第一節計量管理
第二節標準化管理
第五章審計統計管理
第一節審計檢查
第二節統計監督
第九篇城鄉建設
第一章城鎮建設
第一節建設規劃
第二節基建投資
第三節公用建築
第四節民用建築
第五節市政建沒
第六節城鎮綠化
第七節用地管理
第八節房產管理
第九節衛生管理
第二章農村建設
第一節建設規劃
第二節房屋建築
第三節道路建設
第四節給水建設
第五節村屯綠化
第三章建築隊伍
第一節建築公司
第二節工程隊
第三節設計室
第四章環境保護
第一節廢水治理
第二節煙塵治理
第三節其它治理
第十篇黨派群團
第一章共產黨地方組織
第一節地下黨活動
第二節中共甘南縣委
第三節重要會議
第四節黨員狀況
第五節組織工作
第六節宣傳工作
第七節紀律檢查
第八節統戰工作
第九節信訪工作
第二章國民黨縣黨部
第一節組織機構
第二節主要活動
第三章群團組織
第一節工人團體
第二節農民團體
第三節婦女團體
第四節青少年團體
第五節工商團體
第六節科技文化團體
第八節抗美援朝分會
第九節民主大同盟
第十一篇政權政協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組織建立
第二節歷屆會議
第三節基層選舉
第二章地方行政
第一節清末荒務局
第二節民初設治局
第三節偽滿縣公署
第四節縣人民政府
第三章人民政協
第一節組織建立
第二節重要會議
第三節主要活動
第十二篇公安司法
第一章公安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政治保衛
第三節治安管理
第二章檢察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人民檢察
第三章審判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審判工作
第四章司法行政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法制教育
第三節民事調解
第四節律師事務
第五節公證業務
附:建國後重大刑事案件
第十三篇民政勞動人事
第一章民政
第一節擁軍優屬
第二節社會救濟
第三節婚姻登記
第四節移民安置
第五節收容遣送
第六節僑務
第二章勞動
第一節勞動就業
第二節勞動工資
第三節保險福利
第四節勞動保護
第五節職工精減下放
第六節青年上山下鄉
第三章人事
第一節幹部任免
第二節人員編制
第三節幹部培訓
第四節幹部待遇
第五節幹部獎懲
第十四篇軍事
第一章兵役
第一節募兵
第二節自願兵
第三節義務兵
第二章武裝
第一節駐軍
第二節地方武裝
第三章兵事
第一節匪患
第二節日偽軍罪行
第三節軍民抗日活動
第四節剿匪鬥爭
第四章戰備
第一節戰備工程
第二節人民防空
第三節人口疏散
第十五篇教育科技
第一章各類教育
第一節私塾教育
第二節學前教育
第三節國小教育
第四節中學教育
第五節專業教育
第六節少數民族教育
第七節業餘教育
第八節特種教育
第二章教師
第一節教師隊伍
第二節教師進修
第三章教育管理
第一節考試制度
第二節教育經費
第三節教育行政
第四章科技
第一節科技組織
第二節科技活動
第三節科技成果
第四節地震監測
第十六篇文衛體育
第一章文化
第一節文化設施
第二節文藝創作
第三節新聞廣播
第四節文物古蹟
第五節風景名勝
第二章衛生
第一節醫術
第二節醫療
第三節醫藥
第四節衛生防疫
第五節婦幼保健
第六節地方病防治
第七節傳染病防治
第九節節育措施
第三章體育
第一節學校體育
第二節民眾體育
第三節體育設施
第四節體育訓練
第五節體育競賽
第六節人才輸送
第七節裁判員、教練員
第十七篇社會習俗
第一章宗教
第一節佛教
第二節道教
第三節天主教
第四節基督教
第五節伊斯蘭教
第二章幫會道門
第一節幫會團體
第二節會道門
第三章風俗習慣
第一節衣食住行
第二節婚喪喜慶
第三節傳統節令
第四章社會新風
第一節剷除陋習
第二節殯葬改革
第三節喜事新辦
第四節幫窮扶貧
第五節捨己為人
第六節尊老愛幼
第五章方言諺語歌后語
第一節方言
第二節諺語
第三節歇後語
第六章歌謠民間傳說
第一節歌謠
第二節民間傳說
第七章人民生活
第一節農民生活
第二節職工生活
第三節消費水平
第十八篇人物
第一章人物傳
蘇都里·安德
何棫樸
唐景明
馮基平
馮肖山
張適齋
宮洗塵
洪淼
郭成章
王鳳池
呂和
宋德亞
李貴
張玉書
李連芳
王貞亨
孫鴻超
佟香圃
肖春
劉耕野
高雲鵬
劉景山
張文祥
董萬春
高志恆
劉興東
董遇春
賈時祥
第二章革命烈士英名錄
第三章當代模範人物表
第四章中級科技人員名錄
附錄
一:重大事件
二:重大事故
三:日本侵略者罪行記述
四:文征
五:重要歷史文獻輯存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