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吉家莊鄉瓮城口村位於馬頭山腳下,鰲鎮線橫穿境內,東有大淶公路,交通便利,位於縣城西南40公里處。全村共202戶,水澆地面積1815畝,全村種植玉米、綠豆、大蔥、西瓜為主。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15萬元,人均純收入約為2973元。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瓮城口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西北
- 地理位置:山西省
- 電話區號:0352
- 郵政編碼:037303
- 人口數量:587 人
- 方言:晉語
- 耕地面積:3768畝
歷史文化,著名人物與詩詞,旅遊文化,地圖信息,
歷史文化
瓮城,古代是城市抵禦外來侵略的防禦設施之一,是在主城門外正面或其側面加築的小城,高度與大城相同,其形或圓或方,圓者似瓮,故稱瓮城。瓮城口,自然為進入瓮城再直達主城之咽喉。而在中國或者其他什麼國家,以瓮城口這個特殊的地理方位名稱來命名的村子恐怕只有一個,這便是雲州區吉家莊鄉瓮城口村。
瓮城口村,對於外域人來說,乍聽起來便會生出諸多想像:殘陽斜柳,歲月氤氳,古道西風獵獵,馬驛銅鈴陣陣;拾級而望,天亦蒼茫,地亦渾厚,一座古城滄桑勁拔巍然屹立。望文生意,萬千事物總會多出許多美好的場景,亦多了令人心馳神往的衝動。那么,瓮城口村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一座古城?早年,曾聽村里年長者講,說很久以前在村子的“西塬”曾經有座古城,瓮城口村亦因毗鄰此城而得名。
查閱史料,有關雲州區瓮城口村的記述寥寥。據《大明會典》載:“大同府南七十里有瓮城口驛”。清朝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中載:“雲中驛(在大同府治東),又東南七十里有瓮城口驛,俱洪武中置。”後《山西通志》亦載:“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設瓮城口驛,後移至大同府西。”
驛,又稱驛站、驛城,其規模大小不一。明朝驛站又分水馬驛,水驛置船,馬驛設專用馬匹,馬匹配有小牌,註明上中下等級,馬脖上配有銅鈴,遇緊急公務方可懸上。瓮城口驛地處內陸山區,自然屬於馬驛,是明初大同府通往渾源廣靈等地的必經要道。驛站最早是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簡而言之,其為當時統治王朝便於聯絡的主要交通樞紐。而明朝驛站與其說是交通樞紐,不如說為軍事用途更為準確。明朝自朱元璋即位開啟大明元年(即洪武元年),其軍事上全面實行衛所制,自京師達於郡縣皆設衛、所,分屬於各地(省)都指揮司,都指揮司下轄若干衛,衛下再轄千戶所和百戶所,衛與所均置駐軍機構。洪武時期,明朝的軍隊來源主要是籍選,亦稱垛集軍,是由衛所下轄居民戶籍中抽丁而來。據明末清初顧炎武著《天下郡國利病書》載,洪武元年山西都指揮司下設有大同府,大同府又設前衛、後衛、左衛等二十六衛,每個衛又由若干的千戶所和百戶所組成,所中置堡,便於軍事瞭望及攻守作戰,其中瓮城口村等五十五座堡寨俱屬大同府前衛。
由上述推斷,瓮城口村作為明初除大同府外周邊唯一的一個驛站,可以說當時應該有座“城”。作為驛站,其一地理位置應該具備特殊的交通環境和防守功能,一般四面圍以城牆、扼守交通要衝、具有防衛意義的軍事據點;其二是人口聚集,為商賈貿易之所也。《大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五十六章載有這樣一段文字:“升賞大同瓮城口等地方獲功被傷官軍二十九人有差仍賞太監梁玉總兵關張安各銀五兩紵絲一表里”。明朝武宗毅皇帝為大明第十位皇帝,名叫朱厚照,公元1506年即位。由此可見,明朝的瓮城口驛站不僅有城,該城存在至少有兩百餘年的歷史,還設有大量駐軍,而且一定是往來人眾,熱鬧非凡。從史料上分析,瓮城口驛後來移至雲州區署西,且其一直為大同府所轄,其軍事地位僅為大同府前衛下轄一個所,故推斷瓮城口驛站在明朝縱然有一座古城,亦為小城,或者可以說類似於現在比較大的一個鎮,按明朝的軍事管理體制來看,極有可能為一個千戶所。瓮城口驛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撤銷。
瓮城口驛站退出歷史舞台後,一部分原有的居民極有可能隨之搬遷而去,瓮城口隨之亦趨於冷落,但是其作為險要的地理環境及貫穿南北的交通樞紐,後至清朝及民國其軍事地位仍然十分重要。1937年9月13日,日寇攻陷大同城,為了防止日軍南下,閻錫山急令第34軍楊澄源所部第196旅和第203旅移師桑乾河南岸,經大王村、後口至瓮城口間設兵布防,後又令第19軍王靖國所部在瓮城口至應縣間布防。由於平型關戰事吃緊,閻錫山又令第196旅和203旅酌留兩個營警戒後口至瓮城口之間的防線,其餘主力部隊移師狼峪口至水峪口間布防。9月16日午夜,日軍突破國民黨軍事防線,經由瓮城口峪直趨逼向渾源,次日八時,渾源縣城淪陷。至此,日軍抓捕壯丁在瓮城口峪原來路基的基礎上再重建了一條公路。直至抗日戰爭勝利,瓮城口峪這條公路被廢棄,該路後被山洪沖刷殆盡,建國後大同往渾源淶源方向的公路改線,命名大淶線。瓮城口村從此便被封閉於大山之中,再少有人問津。
世事滄桑巨變,如今的瓮城口村很難再尋覓到明朝驛站的輝煌痕跡。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村中尚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巨大土堡,高約數丈,巍然如山立於村邊溝壑上,上置百餘人亦顯寥落,後“農業學大寨”時期用於建設及生產隊墊牛羊圈土堡開始被毀,再後來村民取土而用,偌大土堡漸漸被蠶食成一個小土丘。同時期村中保存下來的還有一座大院,內有典型的明代廟宇和戲台。廟宇與戲台均修建於高高的石階上,廟宇坐北向南,戲台坐南而面北,彼此對望相隔數十米。其建築材料均使用磚砌,門窗牆框及牆壁貼面磚使用刨子加工而成的裝飾工藝“磚細”。廟宇主殿古樸雄渾嚴謹穩重,門窗均使用當時頗為興盛的木雕工藝。只可惜由於缺少修繕保護,當年的老戲台早已不復存在,而廟宇隨著瓮城口村的整體遷移亦將毀滅。
著名人物與詩詞
明朝文學家袁中道著有《珂雪齋集》共二十四卷,內錄其生平所著詩歌、散文遊記及信札等,其文幽深奇崛、清新活潑、語言優美。《雪珂齋集》卷二中便收錄有《游恆山宿瓮城驛》一詩。
袁中道,公元1570年出生,湖北荊州公安縣人,字小修,亦作少修,16歲中秀才,46歲中進士,授徽州府教授,國子監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袁氏家族可謂中國歷史上大有名氣的“一門三傑”,其兩位兄長袁宗道、袁宏道亦是滿腹經綸,文采卓著。袁中道得意於兩位兄長的薰陶,少即能賦,其文長愈豪邁。時值以王世貞、李攀龍為代表的擬古文風日盛,袁氏三兄弟則認為文學應是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反對復古擬古,“天下無百年不變之文章”;更是提倡真率,抒寫性靈,故此被當時人並稱“三袁”,又時稱“公安派”。明朝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袁中道受兩位兄長邀約來到京城,交遊更廣,詩文益進,後得兩位兄長之好友李贄賞識,更是如日中天。李贄為福建泉州人,明朝官員,著名的思想家,大文學家,國子監博士。時任大同巡撫為梅國楨,湖北麻城人,此人善騎射,亦長於修文,喜結奇雄賢才。梅國楨甚喜李贄文采,素來相交甚歡,李贄向梅國楨推薦袁中道。梅國楨便慕名數次函邀袁中道來大同府做客,袁中道回信戲謔道:“明公廄馬萬匹,不以一匹騎逆予,而欲坐召國士,胡倨也!”梅國楨見信後自感慚愧,遂遣專人備馬前去迎接。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袁中道應邀前往大同府,梅國楨待其為上賓,陪同打獵遊覽塞上,袁中道每作一詩,梅國楨便贊曰:“真才子也!”袁中道平素甚喜遊歷於各地山水間,此次來大同府,其主要目的為遊覽北嶽恆山,臨行前先遊歷大同府北陽和坡,並賦詩一首《游陽和坡》,之後便沿官道一路向南往恆山而去,途經瓮城驛站,已是日薄西山人困馬乏,見瓮城驛位於群山峻岭之下,往來人眾好不熱鬧,欣然住了下來,便留下來一首絕唱千古之《游恆山宿瓮城驛》:
莫向并州憶舊歡,
客身今夕過桑乾。
青松凜凜千年駁,
白火熒熒四壁寒。
南北窮交情乍好,
東西野語夜初闌。
斯游若待完婚嫁,
老死名山未許看。
這首詩寫的是袁中道夜宿瓮城口驛站時之見聞與感受,可謂情感噴發熱情奔放。詩中的第一句提及袁中道曾經遊歷并州(今太原)之心情。袁中道曾與文學家、戲劇家龍膺及大文豪李贄均往并州遊覽,並將其當時愉悅之情記述下來。詩歌的第二句承接上一句,既點明了此次出遊之位置,即瓮城驛站位於桑乾河之南,又說明了這次出遊時的心情亦是愉悅。第三句與第四句既記述了瓮城驛站當時的自然環境與氣候特徵,又為下文詩句的亢奮情緒作反襯鋪墊。從袁中道應約來大同府背景材料看,大同巡撫梅國楨陪其打獵,說明當時袁中道來大同之季節該是秋季,因為古代官獵多於秋季,再結合本詩中對瓮城口驛站環境之描述,袁中道夜宿瓮城口驛站該是暮秋。有關雁門關外暮秋之氣候特徵,民間素有諺語:“早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民間諺語之描述亦可佐合袁中道詩歌中所描述之意境。第五句與第六句描述袁中道不畏塞外暮秋嚴寒,徹夜與人傾心交談之情景。詩中“窮交”一詞,突出表現了袁中道為人之質樸善交,且不論高低貴賤;而“野語”一詞指的是方言俚語,說明當時的瓮城口驛站入住的人眾來自於華夏不同的地方。詩歌的最後兩句則是表達袁中道心懷萬千錦繡山河,亦表達出其嚮往未來志在千里的美好憧憬。
袁中道《游恆山宿瓮城驛》,可以說是古代留存下來能夠佐證明朝大同府瓮城口驛站最直接最全面最有價值的史料,雖區區五十六字,然有關明朝瓮城口驛站的狀況則盡收眼底。從詩文中不難看出,當時的瓮城口驛站千年青松林立,生態環境極佳;雖然時值暮秋,塞北屋中“白火熒熒”,然仍感四壁寒徹,但這些絲毫影響不了袁中道此番遊歷的盎然興致,反而信步出門游於外;詩中以“南北窮交”及“東西野語”兩句,突出表現當時瓮城口驛站該是客堂林立人流眾多,大有匯聚“五湖四海”賓客之氣概,以致袁中道往來交談甚歡,直至夜色闌珊仍不能入眠。也許是瓮城口驛站給予了袁中道極好的心情,故其在未登臨恆山之前,便發出了詩文尾兩句之豪邁感慨。
瓮城口驛站建於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袁中道夜宿瓮城口驛站為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此期間已跨越二百餘年。作為驛站,能前後跨越幾百年的歷史,足見其軍事地位之重要及歷史底蘊之深厚。由此亦可推斷,瓮城口驛站在明朝時大約該有一座古城,抑或是一座規模較大的鎮。
旅遊文化
該村空氣清新,環境優美。位於馬頭山的宏偉寺廟建築群更為本村一大特色,相傳寺廟初為一孝子在戰爭期間為保護母親得以菩薩夢中指點所取的安身之地,後得以菩薩保佑其母毫髮無損。戰後,該孝子在原地建一小廟為感謝菩薩搭救其母之恩。其後,經由一三和尚依靠延鄉奔走化緣發展成如今宏偉寺廟群,村名為和尚矢志不渝的精神所感動時常慷慨解囊奔走相助。山上清涼優雅實為一絕佳避暑山莊,每年4月初8,來自各地的友人都會虔誠的來此地祈福,山上清泉甘甜可口,來此地的人們也不忘品嘗聖水以求來年和順。迄今為止,馬頭山的佛寺更成為該村一大旅遊景點。
該村村名樸實,山上栽種的果樹口感甚好,尤其是葡萄肉多味美,常有人在跪拜過菩薩後順道入園採摘購買。此外,該村最具特色的要屬綿羊肉和黍子了,從本村出去的人們常常趁祭祖之時再帶些綿羊肉和黍子了,要知道,黃糕燉肉是大同人民的最愛了!村民早上吃的稠粥也是一大可口食物,如果再配上個調山藥絲,真的是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哪的幾回“嘗”啊,來本村的遊客都讚不絕口!另外,本村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得天獨到的地理位置與氣候使得本村種植的西瓜也是絕對甘甜的。如果你能有幸嘗上一口,保你點讚到手軟!
本村的村名儘管過著樸實的生活,但是卻非常注重教育的力量,即便自己過的再苦再累也一定要讓孩子們讀書,在此之前,本村已有兩位學生考上了清華大學,除此之外,其他的重本,普通本科更是不計其數。本村近年來得以政府的支持換上了平坦的水泥路,邁出了修路致富的第一步,該村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保留了大量的歷史遺蹟,例如四通八達的地道,大革命初期的舊磚廠,廢棄的魚塘等,都是該村曾經拼搏繁榮的見證。目前,村名們都已遷到距離不遠的新村。
地圖信息
地址:大同市雲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