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龍學派

瓦龍學派 (Wallonian school)20世紀30、40年代法國以瓦龍為代表的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心理學流派。主要成員有瓦龍及其弟子波利采爾、扎佐、塞夫和奧列隆,以及醫學領域的精神分析學家維德勞契、神經精神醫學家柏爾葛和心理生理學家派雷爾等。力圖以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解決心理學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其形成深受法國病理學和生理學的影響,與格塞爾、皮亞傑的兒童心理學有密切關係。

瓦龍運用心理生物學的觀點肯定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在心理學上的積極意義;強調意識的形成以神經系統的成熟為物質基礎,是個體性與社會性相結合的產物,無意識是經驗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認為意識與實踐活動密切相關,應結合生理和社會兩方面因素來分析人的行動;智力是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相統一的結果,在言語的參與下形成和發展;在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上,認為人是以生物學為基礎的社會存在,在彼此的交往中建立聯繫;情緒產生於生理事實與社會作用的相互影響之中。瓦龍還特彆強調研究兒童的個體性與社會性,提出社會一個人發展學說,認為應從包括心理現象在內的生命體與周圍環境的相互關係中去尋找兒童心理、意識、人格發展的動力。受瓦龍思想的影響,波利采爾提倡建立以自我和人格為研究對象的具體心理學,認為不能撇開人的生活狀況而在實驗室里對人進行孤立的研究。扎佐借用格塞爾的觀察技術和瓦龍的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研究心理缺陷、雙生子和逆轉圖像等問題,認為即使是遺傳因素和環境都相同的雙生子,也存在很大的個別差異。該學派的主要著作有瓦龍的《兒童個性的起源》(1934)、《兒童心理發展》(1941)、《從行動到思想》(1942)、《兒童思想的起源》(1946)等,被譯成多國文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