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拆遷後位於西安市翠華路以西,天壇路以南,會展路以北,北接陝西師範大學與航天工業部相毗鄰。村宅總面積398畝,2008年共有1012戶,2864人,8個村民小組,是南郊有名的城中村之一附近大學有西北政法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外國語學院。
村落名稱來由
瓦胡同為古村落名,新中國成立後編寫的《長安縣誌》蒐集的隋唐以前長安、萬年兩縣的村莊就有瓦胡同。
明代這裡稱“鴻固鄉”,隸屬鹹寧縣韋曲里。在明天德年間建有磚瓦廠,為和村南杜光寺(南窯)區分,得名“北窯”村,明正德年間,京城朱郡馬來此居住,同來的還有崔姓和于姓達官貴人,在此設立城堡,改名“瓦窯胡同”。王侯大官之宅,大顯王者之氣,人稱“小南京”的王城堡門,高傲翹首,居高臨下,雄踞高崗龍脈之上,蕭牆城池與外隔阻,堡內市景繁榮,酒肆、煙、妓、賭、藝、聲色犬馬,達官貴人、人馬流返,一派歌舞昇平之象,達到鼎盛時期。
清《鹹寧縣誌》記為南兆瓦胡同,《鹹寧長安兩縣續志》記為瓦胡同南北二社,民國年間稱瓦胡同。
名勝古蹟
歷史遺址甚多,仍有許多留在人們的記憶中,村中白家巷的古槐,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之兄白居仁墓,仍封存在村民白思信的院落之中,還有仍留在人們記憶中的藥王洞,王家巷的觀音廟大殿,白家巷的關帝廟及韓家巷的送子觀音菩薩廟和後來改建成“新民國小”(今瓦胡同國小)的太白廟,還有載入國家文物史館的明秦州知府中憲大夫崔公墓志銘,明載威將軍衛指揮劉公墓志銘,唐故右街使七街都巡王府君墓誌並序等。村西有一大土崗,即“天壇”,是唐朝皇帝祭天的地方,現在得到國家的保護重修,供遊人瀏覽參觀,村中白家巷的千年古唐槐至今還枝葉繁茂。
據村中老人講,長安縣“九井十八寨”一帶的土地,在清朝和新中國成立前大都為瓦胡同朱姓的土地,這也是清和民國時被劃分到長安縣的原因之一,新中國成立后土地歸長安縣,本村才被劃分到西安市轄區。而朱姓村民每年祭祖時,在西安市結核病院的二冢處,該“二冢“為朱元璋第七代後裔墓,位於今長延堡街道南窯村西北西安結核病醫院院內,大冢高10米,周長88米,因基建挖掘,墓北面封土破壞,雜草茂盛(參見《雁塔區志》736頁)。
民國時,愛國民主人士宋聯奎的私人花園——宋家花園,就成為各界愛國民主人士為抵抗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活動地。在抗日戰爭期間,成為抗日進步人士經常聚會的地方,周恩來、朱德、林伯渠、李宗仁、朱慶瀾、宋伯魯、伍雲甫等高級人士經常在此聚會、做客、會見各界知名人士。時任中華郵政第三軍郵段總視察林卓午少將,在“陝西省郵政管理局”和“西安郵政管理局”先後遷來宋家花園辦公期間,多次與八路軍辦事處主任林伯渠會晤、商談國事,後在中共的提議下,親赴延安磋商陝、甘寧邊區郵政通郵事宜,並受到毛澤東、朱德、葉劍英等中共高層的親切接見,最後達成國共通郵協定。1945年5月,周恩來赴重慶途經西安,應林卓午少將的邀請,於5月9日向陝西省郵政局職工作《關於抗戰形勢與對策》的時事報告,並書贈林卓午“郵傳萬里,國脈所系”的題詞,對郵政職工的鼓舞很大,後許多村民參加了郵政革命隊伍。
村落地理人文
瓦胡同經歷了1400餘年的歷史滄桑,主要以王、白、韓、陳、李、孫、苟、崔、付、於、朱等姓為主,究其源多為達官仕人、名人才子之後世傳人,如“白氏家譜有白居仁、白居易排位”(參見《雁塔區志》735頁),朱氏家族則為明王朝皇室、宗親之後裔。現西安市結核病院內的“朱氏二冢為朱元璋第七代後裔墓”(參《雁塔區志》736頁)。崔姓據傳為尚書之後,于姓為達官之後,李姓據老人講則是李文忠之後裔……所有這些,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走進瓦胡同如同進了八卦迷魂陣,街巷交錯,七旮旯、八拐彎。村中過去有“七街八寨”之稱,如今七街還在八寨全無,七街曰東街、正街、西街、南街、北街、東南街、西北街,本村“七寨”在新中國成立後發生了變化,現已以街巷為(隊)組,在這裡繁衍生息,它們是王家巷、韓家巷、東街、白家巷、中什字、堡子。
王家巷位於本村西南部,由過去的南街和西街組成,以王姓宗氏為主,兼之付姓和其他姓,故名。現為本村二、八組之所在地,據老人講其祖多為明清時從山西、河南等地遷徙而來,王家巷為本村“北社”之發起者,村民善鑼鼓打擊樂,所擊打的樂譜為陝西罕見的“扎子譜”,1990年3月又成立戲團,被陝西省打擊樂協會吸收為該會會員。
白家巷位於本村東南部,為本村一、七(隊)組所在地,206戶,559人,主要以白姓為主,兼之他姓,故得名,一組為老街巷,至今還有千年古唐槐一棵,枝葉繁茂,居地之姓氏,大部相傳為明清時從山西、河南遷徙而至。據志載,白氏家族之祖為唐大詩人白居易之兄白居仁之後裔,至今白氏家族供有白居易、白居仁之牌位,村民白思信家後院有白居仁墓一座。現在政府從政者多人,有善文藝樂曲之風,是本村“南社”的發祥地。
韓家巷(馬家巷)位於本村北部,故過去叫北街;老街巷(東部),因馬氏宗族為本村街老居戶,故叫馬家巷,西部為韓家巷,近些年韓氏宗族發展迅速,久而久之合稱為韓家巷。1990年在瓦小北部又發展有新民宅,名“新庄子”,皆為瓦四組之所在地。本街巷以韓姓居多,苟、馬、周姓次之,據傳其祖多為明清時從山西、河南、四川、扶風、山東遷徙而來,為本村鼓樂社“北社”之旁枝。
堡子位於本村東北隅,因過去有城池、堡門,雄踞於本村高地之上,故名。為六組所居之地,以於、崔姓為主,其他姓次之。據說本組常姓之祖常維慶為水利專家李儀祉之助手,後給宋聯奎照護“宋家花園”以養天年;還有敢於直面犯上、為民請命的新民國小董事崔維新老先生,有文武全才的崔志斌,還有現代浮雕藝術家王旭飛先生。
東街又稱正街,因位於本村東北部而得名,為本村五組所在地,在20世紀60年代前,常為村古會集市之街道,稱之為正街。以陳姓和孫姓為主,其韓、王、崔等姓次之,據傳其祖多為明清時從山西、河南等地遷徙而來。
中什字,位於村西北中部,故名。為本村三組之所居地,以韓、王、付姓氏為主,據傳其祖明清時從山西、河南等地遷徙而來,在上世紀80年代後和90年代時,在齒輪廠另闢有新農宅。
土地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初,全村有可耕地10000餘畝,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平二調”中,先後有5000餘畝土地無償平調給了兄弟社隊,僅平調給長安縣大兆鄉的土地就達3500餘畝,同時還有3000餘畝土地被國家無償徵用。1957年12月修建兩惠渠引水工裎,次年10月竣工,渠水經瓦胡同向北注入興慶湖內。1965年後渠道被村民平整為耕地。1959年,西安植物園在翠華路徵用廟坡頭、瓦胡同土地建成。1969年,全村動員,全民動手挖防空洞。1974年1月,開展平整土地大會戰。1975年開始籌建村辦綜合場、化工廠、麵粉廠。1976年在村東打靶廠北修成污水庫一個,占地面積18畝,用於灌溉。參加曲江、狄寨洪慶塬的平整土地大會戰。7月26日,陝西電視台到兩原會戰現場拍攝《郊區人民戰原坡》專題片。20世紀70年代國家修建翠華路時,主動出讓土地20餘畝。1981年8月,開始籌建村第一個隊辦企業——冰棍廠,1982年建成。1983年,發展具有高效經濟效益的種植業、養畜業為主的庭院經濟,將植物園南23畝土地以租賃形式出讓給陝西師大樓板廠搞樓板加工。1988年有企業34戶,以木器加工、土建、機械、運輸業見長,年產值達3500萬元。1988年將翠華南路植物園以北的18畝土地,轉租於“西安鄉鎮企業大學”。
1995年,先後開發了瓦胡同國小以西、翠華路東、西兩旁門面店鋪。
1997年,曲江旅遊度假區(後稱曲江管委會)徵用該村土地近500畝,承諾按征地面積的10%給村子留下一塊國有土地,用於發展村第三產業,安置勞力。村兩委會完成了舊村改造的總體規劃,並經市規劃局審批定點。
在改革不斷深入,國家建設和經濟不斷發展的推動下,成為西安市重點城中村之一。村莊建設日新月異,一個破舊落後的舊村莊變成了一個嶄新的、與時俱進的新農村,過去的土路便道變成了平坦寬闊的水泥大道,過去亂搭亂建、散雜零亂的土木民宅變成了有統一規劃的樓房,樓房每戶均達三四層,除村民自用外,全部用於商業開發。
2006年3月,將村145畝生活預留地出租給曲江管委會,村民以自願參股的形式入股,可以享受年3120元的分利待遇,契約期為25年,參股股民2653人,這是西安市首次農村土地經營(流轉)模式。
經濟狀況
至2008年人均年收入達8000餘元,全村有大型機械35台,私家車96輛,房屋出租戶995戶,村民自辦洗浴理髮業6戶,自主經營運輸業22戶,自辦畜養場2個,全村共有旅社服務業54戶,村屬醫療站2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一個,幼稚園2個,菜市場1個,有區屬國小1個,私立學校1個,村組自修水泥路面4條1500餘米。
村落拆遷
2010年提出“瓦胡同村整村拆遷、翠華路打通”,隨後外來人員逐漸搬離,此後在村民中形成一股變異的“離婚”潮,5—6月份達到高峰。“離婚”潮的形成,實際是部分村民在法律法規允許的情況下,為獲得更多的賠償。後終於和曲江管委會達成整村拆遷的基本(統一)意見,6月20日《西安市國土資源局曲江新區分局瓦胡同村拆遷安置公告》徹底結束了瓦胡同村的歷史。2011年8月村民正式轉為“非農業戶”。
鑼鼓打擊樂
瓦胡同的鑼鼓打擊樂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據傳在清乾隆年間,就有朝廟會擊瓦片取樂(俗稱瓦碴片)之習俗。民國時,由老藝人王甲喜、齊志鑫、邵雲伍老先生從河北引進,由白益泰、白益春、白益鵬老藝人創立南社,先後成立了南、北二社,又稱“像伙社”,每逢廟會,天旱拜神取水,都要熱鬧一番,上至七旬老人,下至10多歲的小孩,陣容達百人之多,演奏的曲目有《八仙過海》《百鳥朝鳳》《黃河大陣》《長社》《珍珠倒捲簾》及《瑪瑙鑲》《撈海蚌》《醉八仙》等,所存的樂器歌本為陝西罕見的民間鼓樂“扎子譜”,曾多次在區以上民樂演奏表演大賽中奪魁。曾參加雁塔區政府於1983年農曆正月十五、十六兩日在雁塔廟會期間首次舉辦的雁塔區民間打擊樂表演大會,二三百人組成的表演隊伍。也參加了1987年“雁塔區迎春鑼鼓大賽”,榮獲第一名。1988年瓦胡同古樂社還參加了中國民間打擊樂學會組織的演出,受到義大利、英國賓客的讚譽。2006年3月,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在曲江管委會大力的扶助下,村兩委會大力的支持下,村里又成立了胡同鼓樂團,參與者達500人。參加了由曲江管委會主持舉辦的寒窯古會、芙蓉園周年慶典、會展二期工程奠基典禮等活動,並20多次參加了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各種展銷典禮大型演出活動。
村內文人雅士
深厚的歷史淵源,使瓦胡同村的地傑人靈、人才輩出、“藏龍臥虎”的評價流傳久遠,有民國時任陝西省臨時參議會議長的愛國民主人士宋聯奎先生,有愛國教育家吳雲芳女士,還有敢於直面犯上為民請命的崔維新老先生,有名垂南郊懸壺濟世的白益鵬老先生,有名高藝精的大拳師“快手韓丙章”老先生,有為傳播民間鄉土文化而創立南北二社的王甲喜、邵雲、齊志鑫、白紀伍、白益泰、白益春老藝人,有為黨的事業奮鬥在農村第一線的黨支部書記白益生、韓秉振、龐德平、付坤等老一輩同志,有為創立農村信用合作社得到李先念等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的王善道和陳思寬等。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長江後浪推前浪,瓦胡同更是人才濟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帶領兩委會一班人,為把村民利益放在首位,發展建立和諧家庭促使社會安定,使本村很快良性地融入城市化社會,自主經營企業的村主任韓明躍,有為廣開思路,開拓改革發展商品經濟,提高村民收入的韓俊發、韓恆敏、陳坤乾等人,有為國育人才,為民解難,自籌資金辦學校的韓文毅,還有自學成才的浮雕藝術家王旭飛,以及育種土專家王彤等。
崔振民,男,共產黨員,,長期以來擔任瓦胡同村黨支部書記,此人品性端正,任職期間公私分明,廉潔之極,為了村上面貌的改變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不貪村上一分錢,不管村上男女老少都對他留有非常深刻的印象,此人對待每一個民眾都視為親人,沒有架子,是黨的好乾部人民的貼心人。
陳思友(已故),男,為過去的調解幹部,說話公道,向理不向人,不管你是誰,不怕得罪人,不管你地位身份貴賤,都能夠一碗水端平,在村上村民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常常為化解矛盾努力再努力,愛憎分明,保護弱者受害者,在瓦胡同村村民當中有著良好的口碑,堪稱瓦胡同的包青天。
白益鵬(已故),男,擅長中醫診治,醫術高超,門口經常有遠方慕名而來的病人尋求診治,老人為人樂觀熱情,村民有病隨叫隨到,花錢不多,藥到病除。
王彤(已故),男,為了育種,他一直堅持著,過著清貧的生活,為了選育優良玉米種,幾十年間走南闖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不斷重複著育種枯燥漫長的工作,人們都在忙著賺錢,家家蓋其了幾層高的樓房,而他在忙著育種,因此生活一貧如洗,在當今人們只為了追求物質生活的大環境下,他甘於寂寞,陪伴他只有土地和玉米,他的事跡曾經被新聞媒體關注報導過,他的這種精神給瓦胡同村帶來了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他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情,但是他的精神會使有識之士感動的熱淚盈眶。
水蓮(已故),女,瓦胡同村唯一一個會接生的接生婆,如今村里70歲左右的婦女不少人都知道她,村里不少孩子都是她親手在產婦家接生的,所有孩子都平平安安的出生,老人隨叫隨到,半夜接生乃是平常之事,老人心地善良,於周圍相鄰相處和睦,過去人們生活極為貧困,最好吃的就是一碗白面,而這一碗白面就是她接生一個娃的報酬。
常民安(已故),男,瓦胡同村的中醫大夫,酷愛中醫,為人友善,看病不計報酬,服務於周圍鄉黨,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拆遷和現狀
拆遷之前村民原以農業生產為主,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家庭多有國家在外工作的人員。
拆遷之前田野野生動物有刺蝟,野雞,野兔,蛇類,黃鼠狼等等,改革開發以後以房屋出租為業。土地逐步被國家和有些單位占用和徵用,耕地逐漸減少,例如曲江賓館和曲江惠賓苑賓館,華僑城·天鵝堡,以及紫薇永和坊,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
2010年拆遷後到2017年5月開始分房回遷,村民在外過度8年之久,新建小區建有安置樓19棟,西區有安置樓15棟,東區有安置樓4棟。西區內設有社區醫院和天壇幼稚園和酒店和瓦胡同村綜合市場。
地圖信息
地址:城南雁南三路西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