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窯坑村

瓦窯坑村,位於龍城街道中北部,距街道辦事處6.2乾米。相鄰自然村有協平村、玉湖村。始建於清代,張姓先祖從今廣東五華遷至此地而形成。因祖先希望後人像陶一樣多姿多彩,而取名瓦窯坑;曾用名瓦陶坑,別名瓦陶軒。該村地處丘陵地帶,東北面有紅花嶺山,海拔約300米。現村於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在老屋旁邊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瓦窯坑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五聯社區
  • 地理位置:龍城街道中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龍崗公社;1983年7月,屬龍崗區;1986年10月,屬龍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2004年,屬龍崗區龍城街道五聯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張姓和巫姓。第一大姓為張姓,先祖於明永樂年間從福建上杭遷至今廣東五華,後遷至此地。第二大姓為巫姓,南宋從福建遷至廣東興寧,清代遷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502人,其中男性253人,女性249人;80歲以上10人,最年長者100歲(女);實際在村人口498人。非戶籍外來人口8815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4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0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泰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改革開放前該村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紅薯、玉米、花生等。1990年,村中建第一棟廠房,引進第一批“三來一補”企業,集體經濟逐步發展起來。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米餅、煎堆、油角、糖環、蘿蔔糕,清明節的茶果、油果等。協平路經過該村。1970年通電,20世紀80年代初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85年通電話,1992年通自來水,2003年通網際網路。村中有陽光幼稚園,2015年在園幼兒168人、教職工31人。1999年,村集體出資建瓦窯坑公園,公園內有文化廣場、籃球場等。
村中有《瓦陶坑張氏族譜》,張玉先主持,該村與協平村一起共同纂修,完成於2008年,記載張氏世系源流。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4座。代表性民居有瓦窯坑村民居、雲德碉樓院和瓦陶坑碉樓院。此3座建築均為龍崗區不可移動文物。瓦窯坑村民居建於清代,面闊25米,進深38米,由三排房屋和碉樓組成,土木結構。第一排和第二排房屋為五開間,斗廊齊頭三間兩廊帶天井,檐壁飾山水、花鳥、人物壁畫,脊飾博古。碉樓位於二排左側,高2層,平面呈方形,四面開窗和射擊孔。整體保存基本完好,仍有人居生。雲德碉樓院始建於民國時期,坐西朝東,面闊42米,進深約10米,由兩座碉樓帶兩排屋組成一座碉樓位於東南角,高4層,平面呈正方形,頂飾藍帶,四面開有小窗和豎條形射擊孔,頂層“雲德”兩字;旁邊民居四開間,三間兩廊布局,腰檐飾人物、鳥獸灰塑,封檐板飾人物山水和美木雕,脊飾博古。另一座碉樓位於東北角,高4層,頂飾藍紅相間帶,東面有錦鯉吐珠排水口;旁邊民居兩開間,齊頭三間兩癮布局,穩壁飾花鳥,人物壁畫,脊飾博古。東南角有一古並,已棄用。整體保存完好。瓦陶坑碉樓院,始建於民國時期,樓高4層,平面呈方形,四面開窗和射擊孔,帶窗罩;旁邊民居三開間,斗廊齊頭,三間兩鹿布局。村內有張氏宗祠,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重修於2008年,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祠堂中有匾額“世德同居”,書於清代;外牆為青色小瓷磚,頂為青色瓦片。每年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村民前往祠堂、祖先墓地祭祖。
代表性人物:巫喜輝(1918-1948),又名巫嘉輝,烈士。1943年12月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司令部直屬獨立第三中隊(代號飛鷹隊),先後參加了嚇公潭、鳳凰山、三峰反掃蕩等幾十次戰鬥。1948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6月下旬,在大洲作戰時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