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珍魚

瓦氏珍魚

瓦氏珍魚(學名: Rouleina watasei),為黑頭魚科、珍魚屬,體長為體高5.1~5.4倍,為頭長4.3~5倍,為背鰭基長5.2~6.3倍,為臀鰭基長5.9~7.2倍。頭長為吻長5.1~6倍,為眼徑3.8~4.8倍,為眼間隔5.7~6.4倍,為上頜長2.3~2.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2~2.7倍。 體柔軟,延長,側扁。頭中大,前部圓弧形。產於日本三崎外海沼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瓦氏珍魚
  • 拉丁學名: Rouleina watasei
  • :動物界
  • :脊椎動物門 
  • : 硬骨魚綱 
  • :鮭形目
  • :黑頭魚科
  • :珍魚屬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背鰭19~21;臀鰭17~19;胸鰭7;腹鰭6。鰓蓋條骨6。鰓耙8~9+1+18~19。脊椎骨51~54。 體長為體高5.1~5.4倍,為頭長4.3~5倍,為背鰭基長5.2~6.3倍,為臀鰭基長5.9~7.2倍。頭長為吻長5.1~6倍,為眼徑3.8~4.8倍,為眼間隔5.7~6.4倍,為上頜長2.3~2.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2~2.7倍。 體柔軟,延長,側扁。頭中大,前部圓弧形。吻短,圓突,吻長短於眼徑。眼大,上側位。眶下骨大,不覆蓋於上頜骨上部。眼間隔稍隆起,小於眼徑。鼻孔2個,在眼前方。口中大。前位,上頜後端伸達眼中部或後緣下方。上頜緣由前頜骨和上頜骨組成。輔上頜骨2塊。上下頜幾等長;下頜前下端具一尖形縫合小突起、端部常突出於上頜前端。前頜骨和下頜各;具l行內彎細牙,上頜,骨頜緣部分無牙,犁骨和齶骨均無牙。口腔上壁多皮褶,有稀疏小棘 狀突起。鰓孔寬大,向前伸達眼前緣下方。左右鰓蓋膜相連,與峽部分離。鰓耙發達,尖長,扁薄,柔軟,上具細齒。假鰓發達,9~11個。 體裸露無鱗,被以多皺皮膜多散具許多顆粒狀小發光器。頭部無鱗,被有薄而透明的皮膜,其上散具許多小突起。頭部感覺器較發達、位於眼下、眼後、鰓蓋部和頭背部。側線完全,上具鏈狀變形小圓鱗。 背鰭和臀鰭的基部較長,幾相對,均位於體的中部後方。臀鰭起點約在背鰭第四、五鰭條下方。胸鰭下側位,短小。腹鰭後位,約在體的中部稍後方,後端伸達腹鰭基與臀鰭起點間距的一半處,不達肛門。尾鰭較寬大,叉形。 頭、體黑褐色,鰓蓋部紫褐色。各鰭黑褐色,鰭端灰褐色。

生活習性

深海區的; 海洋; 深度上下限 500 – 1300 m。

地理分布

分布於日本相模灣,東海沖繩海槽和菲律賓巴拉望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