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湯《飲膳正要》

瓠子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飲膳正要》卷一。具有利水道的功效。主治消渴。臨床常用於糖尿病,慢性腎炎及腎病綜合徵者。

基本介紹

  • 名稱:瓠子湯《飲膳正要》
  • 別名:消渴瓠子湯
  • 出處:《飲膳正要》卷一
  • 組成:羊肉一腳子、草果
  • 功用:利水道
  • 主治:消渴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使用注意,附註,文獻摘要,各家論述,注意事項,

組成

羊肉一腳子(卸成事件),草果五個。

用法用量

上件同熬成湯,濾淨,用瓠子六個,去瓤皮,切掠,熟羊肉切片,生薑汁半合,白面二兩,作面絲同炒,蔥、鹽、醋調和。

功用

利水道。

主治

消渴。

方義

本方證陰虛燥熱,日久傷脾,脾氣虧虛,失於運化,水濕內生,津液不布。羊肉甘溫,能補虛勞,益中氣,溫中開胃健脾;水濕為陰邪,得陽則化,草果辛溫,芳香化濕,健脾消積;瓠子甘寒,功似冬瓜,清熱止渴,利水除煩,止消渴,並可制約羊肉、草果溫熱之性;生薑和胃利水;面安中強身。全方相合,健脾化濕,益氣止渴,且無溫燥傷陰、寒涼傷胃之弊。

運用

臨床常用於糖尿病,慢性腎炎及腎病綜合徵者。

使用注意

感冒發熱者忌用。

附註

?瓠子苦甘寒,功專利水消腫。故此湯不僅可用於“蓄水”之消渴、小便不利病,還可用於水氣泛溢之面目四肢浮腫病。(《每日學一菜 家庭營養滋補美味菜譜365》)
瓠子消渴除煩,清熱解毒,利水道,是本湯主料,配以羊肉、草果以強滋補之功。(《湯飲本草經 中國湯飲養療速查手冊》)

文獻摘要

《常見病自療指南》:“瓠子湯:羊肉500克,草果5枚,瓠子(去瓤皮)6個,白面100克,生薑、蔥、鹽、醋各適量。止消渴利尿。妊娠水腫,以及因水飲停蓄、津液不能上潤而引起的口渴、小便不利症。先煮羊肉、草果熬成湯濾淨;另將瓠子去瓤及切片與熟羊肉合拌;再將面做成麵條,用肉湯煮熟後,放入姜、蔥、鹽、與瓠子、熟肉合調食之。”
《每日學一菜 家庭營養滋補美味菜譜365》:“止消渴利尿。凡屬因水飲停蓄,津液不能上潤而引起的口渴,小便不利症,而中氣又偏虛者,即可輔食瓠子湯。”
《飲膳正要譯註》:“瓠子湯性味寒,能治療消渴,利水道。”
《山家清供》:“輿麩薄批各和以料,煎麩以油,煎瓠以脂,乃熬蔥油入酒,共炒熟。不惟如肉,其味亦難辨者。”
《皇家飲食調養指南》:“瓠子湯中瓠子是一種性寒的蔬菜,主要功效是消除乾渴,有利於人體內液體循環系統通暢。”
《慢性腎炎患者的家庭養護》:“瓠子湯具有益氣健脾,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於慢性腎炎及腎病綜合徵,面目四肢水腫,神疲乏力,面色萎黃等症。”
《中國歷代名食薈賞》:“瓠子湯具有益氣養血,清熱利水的功效。瓠子其性甘寒而略苦,功專清熱止渴,利水消腫。配羊肉、白面補益氣血,草果健脾化濕,蔥、姜等理氣調味。此湯最宜於體虛而患消渴病(糖尿病)者。本湯味道鮮美,寒涼適中,肉嫩菜香。”

各家論述

關東亞:本方主用羊肉溫中暖腎,草果辛香濃烈,燥濕散寒,瓠子潤肺,三者共為君藥,使上中下三焦之水得以氣化輸布。臣以白面除煩止渴,收汗利溲,以姜、蔥、鹽、醋調之易食味香。(《常見病自療指南常見病中醫治療手冊》)

注意事項

①蘇恭說:壺瓠,甘,冷,多食令人吐利。
②扁鵲說:壺瓠,患腳氣虛脹冷氣者食之,永不除也。
③《食鑒本草》說:瓠瓜,滑腸冷氣,人食之反甚。葫蘆瓠有小毒,多食令人吐,煩悶。苦者不宜食。
④溫信子說:瓠子,脾胃虛寒症慎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