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螺

瓜螺

瓜螺,中藥名。為渦螺科動物瓜螺Cymbium melo (Solander)的肉。我國分布於東海、南海。具有清火明目之功效。用於眩暈,目昏。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瓜螺
  • 別稱:油螺、紅塔螺、紅螺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腹足綱
  • :狹舌目
  • :渦螺科
  • :瓜螺屬
  • :瓜螺
  • 分布區域:東海、南海
  • 採集時間:4月、5月間
  • 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肉。

性味

味鹹,性平。

歸經

歸肺、胃經。

功效

清火明目。

主治

用於眩暈,目昏。

相關配伍

治頭暈:(瓜螺)肉適量。煎服。(《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採集加工

4月、5月間用拖網采捕,去殼取肉,鮮用。

形態特性

瓜螺,貝殼卵形或近球形,質尚堅,一般高160-257mm,寬112-178mm,螺旋部極小,幾乎被體螺層包被,僅露出略呈乳頭狀的殼頂,有時且低於體螺層,體螺層則極度膨大。殼表被有黃褐色或污褐色殼皮,殼皮脫落後露出杏黃色的殼面。幼體時常具明顯的橫列紅褐色大型斑塊,成體常消失不顯。殼面較光滑,生長線細密。殼口大,卵圓形,內為光亮的橘黃色,外唇弧形,薄,易破損;內唇稍厚,扭曲,緊貼於體螺層上。下部具4條明顯的皺褶。前溝短而寬,凹入,形成一大缺刻。無厴。足肥大,有花紋。

生長環境

生活於較深的淺海泥沙質海底。肉食性,雌雄異體,產卵期4-5月,角質卵囊黃褐色,長卵圓形,每囊一卵,一螺所產的卵囊都粘在一起,構成一個粗大的柱狀卵群,高約230mm,徑約110mm,俗稱“紅螺塔”。卵孵化後,幼螺破囊而出。肉肥味美,可供食用。我國分布於東海、南海。

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海洋生物》:“用於頭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