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性紅斑是一種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組織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多見於中青年女性。一般認為該病與多種因素有關。結節性紅斑常見於小腿伸側,臨床表現為紅色或紫紅色疼痛性炎性結節,青年女性多見,病程有局限性,易於復發。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多發群體:中青年女性
- 常見發病部位:小腿伸側
- 常見病因:與感染、藥物、雌激素以及其他疾病有關
- 常見症狀:紅色或紫紅色疼痛性炎性結節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該病病因複雜,一般認為與感染、藥物、雌激素以及其他疾病有關。
1.鏈球菌感染
2.結核菌感染
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該病與結核感染有密切關係。國內統計同時合併結核菌感染,或有陳舊性結核病灶,或結素試驗陽性者,占60%以上,認為該病是機體對結核菌或其毒素的過敏現象。
3.藥物
某些藥物尤其是溴劑、磺胺藥以及口服避孕藥,是該病最常見的致病原因。
4.遲發性變態反應
該病是一種由許多原因引起的皮膚變態反應,真正的發病機制還不清楚。有人認為該病是一種血管對微生物或其他抗原的遲發性變態反應。
5.其他疾病
臨床表現
結節性紅斑常見於小腿伸側,臨床表現為紅色或紫紅色疼痛性炎性結節,青年女性多見,病程有局限性,易於復發。發病前有感染史或服藥史,皮損突然發生,為雙側對稱的皮下結節,自蠶豆至核桃大不等,數目達10個或更多,自覺疼痛或壓痛,中等硬度。早期皮色淡紅,表面光滑,輕微隆起,幾天后,皮色轉暗紅或青紅,表面變平。3~4周后結節逐漸消退,留暫時色素沉著,結節始終不發生潰瘍。皮損好發於脛前,也可見於大腿、上臂伸側及頸部,少見於面部。
慢性結節性紅斑不同於急性結節性紅斑的特徵,其常發生在老年婦女,皮損為單側,若為雙側,則不對稱,除關節痛外,不伴有其他全身症狀。結節不痛,且比急性結節性紅斑軟。
檢查
1.血常規檢查
2.免疫學檢查
在伴有結核時,結核菌素試驗可陽性。
3.X線檢查
原發病為肺結核時,常可發現肺門淋巴結腫大。文獻報導發生在16~30歲的青年女性,有結節性紅斑,X線顯示有雙肺門淋巴結腫大者,稱為Buner綜合徵,並認為該類患者肺門淋巴結腫大,實際上是全身性結節性紅斑的一種表現。
4.病理檢查
主要病理改變發生於皮下脂肪小葉間隔。在早期急性炎症反應階段,主要為中性粒細胞浸潤,伴有少量淋巴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少量紅細胞外滲。隨著病情發展,中性粒細胞很快消失,而代之以淋巴細胞、漿細胞和組織細胞浸潤。在脂肪小葉間隔中,可出現巨細胞和肉芽腫改變。血管和脂肪小葉損傷不明顯。
診斷
根據典型的皮膚損害,好發於小腿脛前,有壓痛,不破潰,發病前有感染史,服用藥物史(磺胺類、避孕藥、溴及碘劑等),結合皮膚組織病理學檢查表現為皮下脂肪小葉間隔性脂膜炎即可確診。
鑑別診斷
1.硬紅斑
多發生於小腿屈側,常單發或為數個,皮損較結節性紅斑為大,病程長,可自發性破潰,形成潰瘍,癒合後留有不同程度萎縮。
2.回歸發熱性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
回歸發熱性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為結節性紅斑皮損,主要位於胸、腹、股和臀部,成團出現,消失後留有局部萎縮和碟形凹陷,每次發作均有發熱,病理改變為皮下脂肪小葉炎。
3.亞急性結節性遊走性脂膜炎
亞急性結節性遊走性脂膜炎出現在小腿的結節性紅斑樣皮疹,通常病程早期可發生在單側,無痛,呈離心性擴大,邊緣鮮紅,中央變白,可逐漸變平而形成斑塊,大小為10~20厘米,持續時間兩個月到兩年不等,表現有色素沉著,也稱遊走性結節性紅斑。
治療
1.全身治療
(1)尋找病因 予以相應治療。急性期可臥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寒及強勞動。有明顯感染灶者,可配合抗生素。
(2)疼痛較著者 可口服止痛藥和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吲哚美辛(消炎痛)及布洛芬等。有明顯感染者,給抗生素。嚴重者,給予皮質類固醇激素,如潑尼松(強地松),或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得寶松)肌注,3周1次,可迅速控制病情。另外,可用10%碘化鉀合劑,每天3次,服2~4周。該法安全有效,但應注意長期套用可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病情頑固者,可套用羥氯喹、氨苯碸,也可服中藥雷公藤片或昆明山海素片。全身治療也可用紫外線、蠟療,透熱或音頻電療。
2.局部治療
局部治療原則為消炎、止痛。外用魚硼軟膏,10%樟腦軟膏敷包紮或75%酒精局部濕敷,另外外塗皮質激素軟膏,有止痛作用。也可皮損內注射去炎松混懸液約0.3毫升加2%普魯卡因溶液中注射,對結節持續劇烈疼痛者有明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