瓔珞紋是指的陶瓷器裝飾紋樣之一,將瓔珞形象用於塑像或其他器物為裝飾紋樣,稱瓔珞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瓔珞紋
- 出處:陶瓷器裝飾紋樣之一
- 時期:明代
- 流行時間:明嘉靖
簡介,發展歷史,
簡介
瓔珞紋是指的陶瓷器裝飾紋樣之一。瓔珞原是用絲線將珠石編串成多層次的裝飾物品,《晉書·林邑國傳》載:“其王服天冠,被瓔珞。”將瓔珞形象用於塑像或其他器物為裝飾紋樣,稱瓔珞紋。
瓔珞紋始見於元代瓷塑宗教人物像上、多為景德鎮窯與龍泉窯的瓷塑觀音、菩薩。表現方法為模印或貼塑,以首都博物館藏元代青白釉觀音坐像最為精絕。坐姿觀音微閉雙目,端莊慈祥,自髮髻而下全身紛披瓔珞,神采奕奕。入明以後,瓔格脫離人物獨立使用,往住成為佛教或道教的象徵,明代中期風行,多見於琺華器、青花器和五彩器、琺華器採用立粉畫法,青花器與五彩器則採用筆繪手法。首都博物館藏明成化琺華八仙紋罐,在罐的肩部飾一周瓔珞紋,與腹部八仙過海紋相呼應,宗教意味濃厚。也有作為一般流行紋樣套用的,如明中期琺華花鳥瓔珞紋罐,瓔珞紋的出現僅是一種裝飾,元宗教含義。
瓔珞紋或用瓷泥小圓珠直接貼上在瓷坯上組成瓔珞圖案,或用瓷泥細條貼上後刻劃橫段而成,立體感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明代開始改用筆繪瓔珞紋,明嘉靖時最為流行。
發展歷史
瓔珞紋是明清瓷器裝飾紋樣之一,但在明代瓷器裝飾上並不普及,明宣德時官窯器有青花罐飾瓔珞紋,明景泰、弘治兩朝瓔珞紋多畫在民窯碗上。明嘉靖時期以瓔珞紋裝飾的琢器較多。並配以雜寶、花卉、變形蓮瓣等,較明早、中期有明顯的宗教色彩。入清之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均有以瓔珞為題材的器物,但圓器少見,而且紋飾結構新穎別致。裝飾層次較多,在明代基礎上,又增添了以瓔珞為主題的其它裝飾紋樣,如蕉葉、回紋、如意雲頭、壽字等。康熙時期瓔珞紋的官窯器多裝飾於名貴器型如:葫蘆瓶、藏草壺等,而且色彩在青花基礎上又有了鬥彩、五彩、青花五彩加金等,更顯其官窯華貴氣勢,清中期以後瓔珞紋裝飾器物漸少。
瓔珞紋從最初在元代坐像上的裝飾,歷經了明代、清早期、官窯器的多紋飾組合,即豐富了器物本身的裝飾內容,又體現了象徵佛、道、二教的文化。
康熙朝民窯瓔珞紋碗常見,同樣是瓔珞紋裝飾,其表現內容也不是絕對相同,因為瓔珞不是圖案式紋樣。琢器上(立件)的結構內容就較繁縟,輔助紋飾就多,圓器上就比較單一,尤其是民窯。瓔珞紋不論怎樣演變,只要有串珠即便是畫的似是而非,也可稱瓔珞紋,儘管此碗與民窯精品和官窯器相比差距較大,但它是真實的,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的民窯工藝水準,也有粗、精之分,與官窯相比差距更是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