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楠

瓊楠

瓊楠(學名:Beitschmiedia intermedia Allen),是樟科瓊楠屬植物,喬木,高9-20餘米,胸徑60-100厘米;樹皮灰色至灰褐色,全株無毛。頂芽多為卵圓形,無毛。葉對生或近對生,革質,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先端鈍或為短漸尖,尖頭鈍。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長1.5-2厘米,少花;花綠白色;花梗長2-3毫米。果長圓形或近橄欖形,成熟時黑色或黑褐色,有細微小瘤;果梗長約1厘米,粗3-7毫米。花期8-11月,果期10月至次年5月。

分布於中國海南、廣西;越南也有分布。常散生長於海拔400-1300米的山谷和山腰的緩坡上或在水邊和溪旁。

該種為材用樹種,木材結構細緻均勻,適作梁、柱、桁板和較好的家具及農具用材。葉可入藥,苦,寒。解毒,活血。治咽痛,瘡瘍,跌損。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栽植,撫育,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9-20餘米,胸徑60-100厘米;樹皮灰色至灰褐色,全株無毛。頂芽多為卵圓形,無毛。葉對生或近對生,革質,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6.5-8.5(-11)厘米,寬2.5-4.5厘米,先端鈍或為短漸尖,尖頭鈍,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微沿葉柄下延,中脈上面或至少在中下部微下陷,側脈每邊通常6條,稀8條,與網脈均在兩面凸起,但網脈下面較上面的密,上面亮綠色,背面淺綠色,乾後上面灰綠色,下面紫褐色;葉柄細瘦,長1-2厘米。
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長1.5-2厘米,少花;花綠白色;花梗長2-3毫米;花被裂片橢圓形,長約2毫米,有密集而顯著的線狀斑點。果長圓形或近橄欖形,長3-4.5(6)厘米,直徑1.5-2.5(3)厘米,成熟時黑色或黑褐色,有細微小瘤;果梗長約1厘米,粗3-7毫米,兩端不膨大。花期8-11月,果期10月至次年5月。

產地生境

常散生長於海拔400-1300米的山谷和山腰的緩坡上或在水邊和溪旁。為熱帶、南亞熱帶常綠季雨林和山地雨林的主要樹種。年平均氣溫在19-23℃,1月份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2000-2500毫米,土壤多為山地黃壤,多在土層深厚、腐殖質豐富的疏鬆矽壤土,在靜風潮濕的良好立地上生長良好。伴生樹種毛荔枝、大花五板果、梨潤楠、土沉香、海南柿、海南菜豆樹等。
分布於中國海南、廣西;越南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採用種子繁育,花期8-11月,果翌年8-9月成熟,熟時黑色或黑褐色,有細小瘤點,果梗長1厘米,粗3-7毫米,陰乾果實200粒/千克,果實去梗即可播種,隨采隨播,發芽率可達95%。
惟發芽不甚一致,在撫育管理上比較不便。待苗高有3-4厘米時揭去蓋草,這時雨量較多,如圃地日照不長可不必架設蔭棚,在一般管理下,一年苗高有40厘米左右便可出山造林。

栽培技術

栽植

造林地可選擇在海拔適中的山間緩坡採伐跡地上。從海拔300-1000米的中海拔地區均可造林。採用1年生的苗木,高約40-50厘米於雨季上山造林,株行距3米×3米或3米×4米,幼林可適當密植至2米×3米,穴植。

撫育

幼林鬱閉前每年進行2-3次撫育,清除林地內的灌木雜草,並在植株周圍鬆土,隨著幼林鬱閉度的增加,可適當進行疏伐至株行距3米×4米或4米×4米,以促進林木的生長。

主要價值

經濟:木材紋理通直,結構細緻均勻,材質稍軟而輕,加工容易,縱切面滑;乾燥後稍有開裂,但不變形,含油或粘液少,不耐腐,縱切面材色一致,創光後有明亮的光澤,適於作梁、柱、桁、桷、天花板、門、窗以至一般較好的家具及農具等用材。
藥用:葉可入藥,苦,寒。解毒,活血。治咽痛,瘡瘍,跌損。煎服,9-15克;或煎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