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翠區志

環翠區志

《環翠區志》是200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威海市環翠區地方史志纂委員會編,林金嶺編羅雪萍孫遠志副主編。

基本介紹

  • 書名:環翠區志
  • 作者:威海市環翠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林金嶺  主編  羅雪萍  孫遠志  副主編
  • ISBN:978-7-101-05755-3
  • 頁數:848頁
  • 定價:500元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07年12月
  • 字數:1462千字
  • 數量: 5000冊  
主要內容,內容介紹,地理位置,歷史條件,資源優勢,發展目標,

主要內容

該志為《威海市志(1398~1982)》的續志,以2002年環翠區行政區域為記事範圍,上限1983年,下限2002年,對某些事物為反映其發生、發展的全過程,斷限適當上溯或下延。
環翠區志環翠樓環翠區志環翠樓
1987年6月15日,國務院以國函【1987】105號《國務院關於山東省威海市升為地級市的批覆》批准,威海市升格為地級市,以境內名勝環翠樓之義將原縣級威海市的行政區域設為環翠區。

內容介紹

地理位置

環翠區是地級威海市的中心區,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地跨北緯37°15’~37°34’,東經121°51’~122°24’。東、西、北三面瀕臨黃海,向北隔海與遼東半島的大連市遙相對應,向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東南與榮成市相接,西南與文登市為鄰, 西與煙臺市接壤。南北長28公里,東西寬29公里,總面積731平方公里。至2002年,轄9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287個行政村、53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55.15萬人。
境內地處膠東低山丘陵區。地勢中部和東南部高,西部和西北部低,低山丘陵與平原低地相間分布。氣候溫和,降水較為充沛,但土地較為貧瘠,土壤養分含量較低。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等,主要水果有蘋果、梨、葡萄、桃等。海岸線綿延曲折, 長達156公里。沿海岬灣交錯,有大小島嶼20個。沿岸淺海灘涂面積廣闊,水產資源富饒,適合水產業,特別是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北部海水水質優良,灘涂平緩,上層覆蓋著厚厚的細砂層,是優良的天然海水浴場。素有“東隅屏障”之稱的劉公島橫臥於威海灣口,形成優良的天然港口,是馳名中外的軍港重地和遊覽勝地。

歷史條件

城市建設始自1403年(明永樂元年),1958年後,威海市初步形成輕工業城市;1979年後,城市建設立足本地的自然條件和區位優勢,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生態化海濱城市為目標, 開始了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進程,先後5次編制和修訂城市規劃。至2002年,建成區面積增至50.75平方公里,形成區域布局合理、環境質量優良、景致優美、市政基礎設施基本完備的新型現代化城市;城市中心區先後被評為全國第一個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綠化造林十佳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首批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並於1996年和2000年兩次被聯合國評為全球100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城市之一。
環翠區人傑地靈,改革開放後,特別是1987年成立地級威海市後,環翠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都取得前所未有的發展和進步。
境內國民經濟1982~2002年大致經歷三個發展階段:1982~1986年是平穩發展時期, 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8.5%(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1987~1994年為快速發展時期, 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6.2%;1995~2002年是穩健發展時期, 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2%。1982年威海市國內生產總值2.11億元(當年價,下同),1986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5.36億元, 1994年環翠區國內生產總值36.77億元。2002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93.26億元,比1982年增加91.15億元,增長43.2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27億元,比1982年增加11.65億元, 增長18倍多;第二產業增加值47.4億元,比1982年增加46.13億元,增長36倍多;第三產業增加值33.59億元,比1982年增加33.37億元,增長11倍多。
1982年後,農業在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積極引導農民由種糧為主向多種經營轉變,由經驗種田向科學種田轉變,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產值效益不斷提高。1983年農業總產值為9260萬元,種植業、林業、牧業、副業、 漁業分別占57.34%、1.47%、11.59%、6.1 8%、23.42%;1989年農業總產值為23343萬元,種植業、林業、牧業、副業、漁業分別占28.73%、3.23%、13.22%、 9.18%、45.64%。1990年環翠區政府適時提出把工作重點放到工業、水產、水果三個產業上,形成“一工兩水”的產業結構,加快農業發展的步伐。漁業在穩定海洋捕撈的同時,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養殖品種由以海帶為主,逐步向經濟效益高的蝦、蟹、貝、魚、海參等海珍品發展;水果業適時加大桃、葡萄,草莓、櫻桃等品種的種植,並大力推廣無公害種植。積極鼓勵農民進行蔬菜種植。至2002年,全區糧食總產77403噸,花生總產19081噸,水果總產59521噸,水產品總產442050噸;農業總產值20.93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70.51億元,分別是1983年的22.6倍和115.9倍。
境內工業在70年代,得到較大發展,1982年, 有工業企業150家, 固定資產原值20592萬元, 職工總數31046人,總產值35295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7.7%。80年代後,市區工業飛速發展,鎮辦工業異軍突起。1987年全區工業總產值完成115214萬元, 其中鎮以上企業完成102936萬元,區屬及以下企業完成53342萬元;實現利稅總額17317萬元,利潤總額10718萬元。1987年後,由於受行政區劃變動規模較大等因素的影響,環翠區工業在一段時間內陷入底子薄、發展受限的局面。1990年,區委、區政府及時確立“一工兩水”的工作重點。此後,隨著工業體制改革和一系列激勵工業發展優惠政策的出台,工業發展環境得到最佳化,外地投資和港、澳、台商及外商投資企業逐漸增多,投資規模逐漸增大,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適銷對路的產品大幅度增長,至2002年,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43.51億元,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35.6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3.5億元,實現利潤總額9.04億元。

資源優勢

威海歷史悠久,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1987年後,旅遊業逐步興起。先後舉辦“中國(威海)旅遊年”和“華夏(威海)城鄉游”活動,促進境內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旅遊觀光的遊客大量來自國內及韓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國家。至2002年,已成為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海濱旅遊熱點城市,旅遊業已成為境內經濟發展具有活力的行業之一。
威海環翠志威海環翠志
國內貿易自改革開放後,特別是1987年後,逐步形成國有、集體、個體私營、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多種經營方式相結合,多種流通渠道互為補充、競相發展的商品流通格局。 1988年環翠區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38億元,200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53億元,增長11倍。
設區後,始終堅持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引進,以引進促發展,通過制定各種招商引資獎勵政策,大力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商投資者給予全方位的法律保障,設立行政審批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同時,積極參與國內外經貿活動,以招商引資推動對外貿易的開展,以對外貿易促進招商引資工作的深入,全區對外貿易持續穩定發展。2002年, 全區共批准利用外資項目1626項,批准利用外資額11463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452.6萬美元,外貿進出口總值4.02億美元,與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建立長期的經貿往來關係。
80年代起,環翠區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穩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斷改善。2002年城市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別為9390.24元和4790元,城市居民比1982年和1988年分別提高8923.99元和8172.75元,農村居民比1983年提高4222.6元。 收人的增加帶動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條件的改善,1987年, 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分別為955.13元和678.7元, 2002年分別達到6714.72元和3011.0元, 電視機、電冰櫃、洗衣機、空調等高檔消費品得到較大程度普及,部分居民擁有“私家車”;2002年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達到18.14平方米和24.0平方米。

發展目標

堅持以科技進步帶動經濟發展。1983~2002年,境內先後取得各種科技成果527項,專利申請495項; 其中獲科技成果獎國家級10項、省級31項、市級84項。1993年被授予“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區) ”稱號。至2002年底,環翠區共有各種科研機構9個、高新技術企業1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家、登記註冊的學術團體7個。
在加強經濟建設的同時,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長足發展。80年代後,不斷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實施基層安全文明創建活動,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社會治安狀況日益最佳化,成為全國刑事案件發案率最低、社會治安狀況最好的城市之一,連續多年獲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區稱號。
環翠區人民將繼續發揚傳統、再接再厲、拼搶機遇、開拓進取,努力創建經濟發展更具活力、公民素質更加提高、社會環境更趨和諧、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燦爛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