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慶之戰,北宋與西夏之戰。
基本介紹
- 名稱:環慶之戰
- 發生時間:1070年5月 至 1070年8月
- 參戰方:北宋與西夏
- 結果:西夏退兵,宋將郭慶等人戰死
- 主要指揮官:李信(北宋)
環慶之戰,北宋與西夏之戰。
環慶之戰,北宋與西夏之戰。宋熙寧三年(1070)五月,西夏兵建成鬧訛堡。北宋慶州知州李復圭集合蕃、漢兵3000人,由裨將李信統領進攻西夏,大敗而還。八月,西夏軍進攻北宋環慶路(今甘肅慶陽)、大順城等地,9天后退軍。宋將郭...
劉法敗死,喪師l0萬。四月,童貫以鄜延、環慶兵大破夏兵,平其三城,盡取橫山地區。西夏失去屏障。夏崇宗被迫表示臣服,宋詔令罷兵。戰爭評析 夏蕃聯軍兵力據絕對優勢,因缺乏統一部署和指揮,兵力分散,四面出擊,不能相顧,導致大敗。宋軍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快速出擊,獲得以少勝多的重大勝利。
,王超領兵出夏州(今靖邊北),張守恩領兵出麟州(今神木北),5路分進,直抵平夏,以烏白池(今寧夏鹽池)為主攻目標。李繼隆以環慶路遠,擅自繞過靈武從青岡峽進軍。後與丁罕合兵而進,行10餘日不見敵,領兵而還。張守恩遇敵,不戰而逃。只有范廷召與王超進至烏白池,與敵大小數十戰,互有勝負。
臧底河之戰,北宋與西夏之戰。宋政和五年(1115)九月,宋將王厚、劉仲武聯合涇原(今甘肅平涼)、鄜延(今陝西延安)、環慶(今甘肅慶陽)、秦風(今天水)諸路軍進攻西夏臧底河城(今陝西志丹北),被西夏軍打敗,死傷甚眾。次年春,宋將种師道率兵10萬攻戰臧底河城。臧底河之戰,北宋與西夏之戰。宋政和五年(1115...
1071年,樞密院曾頒下《陝西四路防秋法》,雖然在很多處都反映出彈性防禦的特徵,可是對於環慶路環州方向的作戰指引仍然比較保守,說「賊若寇環州,即移業樂之兵截山徑路趨馬嶺,更相度時勢進兵入木波,與環州相望,據諸寨中,又可扼奔沖慶州大路,其沿邊城寨只留守兵,不責以戰,自余軍馬並屯慶州,以固...
十月初,狄青被命為宣徽南院使,荊湖南北路宣撫使,率鄜延、環慶;涇原路蕃落、廣銳軍1.5萬步騎啟行。次年正月初,進抵賓州(今廣西賓陽),與孫沔、余靖等會師,合軍3.1萬。時嶺南諸軍兵疲意沮,紀律鬆弛,有令不行。戰役過程 狄青未至前,傳令諸軍占據要地,勿擅自出戰。陳署恐狄青獨得戰功,違令率...
和永樂城之戰一樣,西夏軍把反擊矛頭對準最要害的平夏城。1098年夏,樞密院收到環慶路關於党項人大舉動員的報吿。在徹夜的討論中,曾布衷吿章惇下令前線戒備。這份報吿證實了之前一名降宋西夏官員的口供,聲言西夏不會集中“實袞都宗托卜德”,意謂包圍及攻擊城寨。相反,這名降官透露西夏會滲透和剽掠近郊地區...
韋州之戰是明成化八年(1472)六日發生的戰役。韋州之戰,明將馬文升大敗韃靼兵之役。韃靼釋嘉策凌等入居河套後,頻繁出擊明軍邊營。明成化八年(1472)六日,韃靼攻入平涼、鞏昌、臨洮。七月,攻入慶陽。後又深入環慶、固原。九月,陝西巡撫馬文升為挫敵攻勢,駐兵韋州(寧夏吳忠東南),同時在諸堡設伏,先破韃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