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評價教程

環境評價教程

《環境評價教程》是2010年9月1日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新陽。該書以環境要素為主線,系統地介紹了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和環境質量影響評價的理論、方法和套用,介紹了環境評估的程式和評估要點。

基本介紹

  • 書名:環境評價教程
  • 作者:徐新陽
  • ISBN:9787122081384
  • 定價:¥32.00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9-1
  • 開本:16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十二章,第1章為環境評價概述,介紹了環境評價的基本概念;第2章為環境評價信息及其獲取,介紹了環境評價所需的信息資料及其獲取途徑;第3、4、5、6、7章以環境要素為主線,分別介紹了大氣、水、土壤、噪聲和生態環境評價的方法、內容;第8章為環境影響評價,著重介紹了建設項目、區域開發和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相關內容;第9、10章分別介紹了環境風險評價和清潔生產評價的相關知識;第11章介紹了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寫與實例;第12章簡要介紹了環境技術評估的程式和評估要點。本書附錄收集了與環境評估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節選。
本書以環境要素為主線,系統地介紹了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和環境質量影響評價的理論、方法和套用,介紹了環境評估的程式和評估要點。
本書為高等學校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管理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參考書,也可供從事環境評價、環境評估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從事環境保護管理的幹部參考。

目錄

1環境評價概述1
11 環境與環境質量1
111 環境及其功能1
112 環境質量3
12 環境評價4
121 環境評價的概念和意義4
122 環境評價的分類5
123 環境評價的發展5
13 環境評價的方法和程式7
131 環境評價的方法7
132 環境評價的程式9
14 環境評價的標準10
141 環境質量標準10
142 污染物排放標準10
143 環境保護基礎標準10
144 環境保護方法標準11
15 環境目標值和環境容量11
151 環境目標值11
152 環境容量11
16 中國環境評價制度的特點12
思考題12
2環境評價信息及其獲取14
21 污染源調查14
211 污染源調查的作用14
212 污染源調查的方法14
213 污染源調查的內容15
214 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17
215 污染源評價19
22 環境特徵調查20
221 環境背景調查20
222 環境現狀調查21
23 環境質量監測24
231 環境質量監測的目的24
232 環境質量監測方案24
233 大氣環境質量監測25
234 地面水環境質量監測25
235 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27
236 土壤環境質量監測27
24 定性信息的獲取28
241 專家諮詢法的特點28
242 專家諮詢法的實施28
25 環境模擬實驗29
思考題30
3大氣環境質量評價31
31 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評價31
311 大氣污染監測評價31
312 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的數學方法33
313 大氣污染生物學評價37
32 大氣環境影響預測模型38
321 氣象要素和氣象條件39
322 大氣擴散模型41
323 係數估算47
324 大氣擴散試驗52
33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56
331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程式56
332 評價等級的劃分56
333 評價範圍的確定58
334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方法58
335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內容60
思考題63
4水環境質量評價64
41 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64
411 地表水質量評價64
412 地面水體底泥的評價69
413 地下水質量評價69
414 水環境質量的生物學評價70
415 湖泊水環境質量評價72
42 水環境影響評價72
421 水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72
422 評價工作等級和工作程式73
423 預測條件的確定和預測方法76
424 水環境影響評價中常用的水質模型77
425 水環境影響評價84
426 水環境影響評價報告84
思考題85
5土壤環境質量評價86
51 概述86
511 土壤的物質組成86
512 土壤環境的特點與功能87
513 土壤污染的特點與危害87
514 土壤環境質量的影響因素88
52 土壤環境影響的識別88
521 土壤環境影響的類型88
522 土壤污染的識別89
53 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91
531 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調查91
532 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評價94
54 土壤環境質量預測99
541 土壤污染預測99
542 土壤退化趨勢預測101
543 土壤破壞預測105
55 土壤環境影響評價105
思考題106
噪聲環境影響評價107
61 概述107
611 噪聲的特徵107
612 噪聲源及其分類107
613 噪聲的影響108
614 噪聲標準109
62 環境噪聲評價基礎110
621 基本概念110
622 噪聲評價量113
623 噪聲在傳播過程中的衰減114
63 噪聲環境現狀評價117
631 工業企業噪聲源的評價117
632 城市環境噪聲現狀評價118
633 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現狀評價119
64 噪聲環境影響評價119
641 噪聲評價工作等級劃分119
642 評價工作深度120
78
9
10
11 643 工程項目環境噪聲影響評價120
思考題124
生態評價125 71 生態評價概述125
711 生態系統125
712 生態評價126
713 生態評價的任務126
72 生態評價的標準、範圍和等級127
721 生態評價的標準127
722 生態評價範圍128
723 生態評價等級129
73 生態環境影響的識別129
74 生態環境調查及現狀評價130
741 生態環境調查130
742 生態環境現狀評價內容與方法131
75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134
751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一般要求134
752 生態影響評價的基本步驟134
753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內容134
76 視覺影響評價135
761 視覺影響評價的由來及意義135
762 視覺影響評價的概念135
763 視覺影響評價的程式步驟136
764 景觀的現狀調查與評價136
765 視覺影響的減緩措施137
思考題138
環境影響評價139 81 概述139
811 環境影響139
812 環境影響評價及其分類140
813 環境影響的特徵140
82 環境影響評價的程式142
821 環境影響評價的管理程式142
822 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式145
83 環境影響評價的方法147
831 環境影響識別147
832 環境影響專項分析方法150
833 環境影響綜合評價方法152
834 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套用157
84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158
841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式158
842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內容158
85 區域環境影響評價159
851 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概念和特點159
852 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和意義161
853 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式與內容161
854 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因素分析163
86 戰略環境影響評價168
861 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概念與分類168
862 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意義169
863 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程式和方法170
思考題173
環境風險評價174 91 概述174
911 環境風險評價的幾個基本概念174
912 環境風險評價內容與程式176
92 環境風險識別177
921 環境風險識別的內容與目的177
922 風險識別步驟177
923 風險識別方法177
924 風險的識別180
925 風險的定量分析183
93 環境後果分析183
94 環境風險評價186
941 環境風險評價的目的與標準186
942 環境風險評價的內容與範圍187
943 環境風險評價應注意的問題188
95 環境風險管理188
思考題189
清潔生產評價190 101 概述190
102 清潔生產評價等級和方法193
1021 清潔生產評價等級193
1022 清潔生產評價方法193
思考題195
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寫與實例196 111 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寫196
12
1111 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原則196
1112 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的基本要求196
1113 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要點197
112 環境評價圖的繪製202
1121 環境質量評價圖的分類202
1122 環境評價圖的繪製203
113 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寫實例一203
1131 環境影響評價大綱的編寫203
1132 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寫207
114 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寫實例二220
思考題222
環境評價報告的評估223 121 環境影響技術評估的定義223
122 環境影響技術評估的作用224
123 環境影響技術評估與環保審批的關係224
124 環境影響技術評估程式224
125 環境影響技術評估要點225
1251 環境影響評價大綱技術評估內容225
1252 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技術評估要點225
思考題227
附錄228 附錄1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28
附錄2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節選)233
附錄3 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節選)248
附錄4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節選)251
附錄5 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節選)260
附錄6 建築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節選)261
參考文獻262

作者簡介

徐新陽(1967.3-),男,浙江省武義縣人,現任東北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人事處副處長。中國金屬學會選礦專業委員會固液分離分會副主任,瀋陽市環境學會水處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1986年獲東北工學院礦物加工工程學士學位,1990年獲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污水處理,1996年獲礦物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從事環境工程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講授《環境工程設計基礎》、《環境系統分析與環境評價》、《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處置》等課程,主編出版了《污水處理工程設計》、《環境評價》、《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3部教材,參編了《固液分離》、《環境科學與工程概論》等論著。在國內外雜誌和系列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50餘篇。近年來主持或參加了近2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五公關、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遼寧省博士啟動基金或企業橫向課題的研究。2001年度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全國高校優秀青年教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