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加拿大的經驗與啟示》作為中央黨校與加拿大公務員學校“中加環境與可持續性管理合作項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在中加雙方專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中央黨校原教育長李興山同志、教務部副主任趙理文同志和函授學院副院長陳果吉同志組織擬訂了《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加拿大的經驗與啟示》的寫作框架。
基本介紹
- 書名: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加拿大的經驗與啟示
- 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 頁數:290頁
- 開本:16
- 作者:李興山 趙理文
- 出版日期:2010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3543753, 750354375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加拿大的經驗與啟示》:中共中央黨校教材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與管理
第一節 加拿大生態環境概況及其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視
第二節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實施
第三節 加拿大重要生態環境領域的可持續管理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二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立法與實施
第一節 環境法律的憲政基礎
第二節 具體環境立法
第三節 環境法律的實施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三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協調治理
第一節 加拿大環境協調治理機制的背景與特徵
第二節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政府間協調治理機制
第三節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協調治理機制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四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監督體系
第一節 議會監督
第二節 政府內部監督
第三節 公眾監督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五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政策
第一節 促進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政策工具
第二節 促進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市場運行機制
第三節 自然資本與綠色GDP核算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六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科技創新
第一節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概述
第二節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的運作機制
第三節 加拿大環境科技產業化概況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七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
第一節 加拿大的清潔生產與生態工業園區建設
第二節 加拿大廢棄物管理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
第三節 加拿大清潔生產的管理特色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八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影響評價
第一節 加拿大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加拿大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第三節 加拿大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程式和方法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九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全民教育
第一節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教育
第二節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公眾教育
第三節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專業教育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十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公眾參與
第一節 環境領域公眾參與的興起
第二節 公眾參與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內容與形式
第三節 公眾參與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機制與經驗
第四節 加拿大婦女在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節 啟示與借鑑
第十一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合作
第一節 加拿大聯邦層面的國際環境合作
第二節 加拿大省級層面的國際環境合作
第三節 非政府組織與國際環境合作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後記
第一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與管理
第一節 加拿大生態環境概況及其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視
第二節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實施
第三節 加拿大重要生態環境領域的可持續管理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二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立法與實施
第一節 環境法律的憲政基礎
第二節 具體環境立法
第三節 環境法律的實施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三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協調治理
第一節 加拿大環境協調治理機制的背景與特徵
第二節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政府間協調治理機制
第三節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協調治理機制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四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監督體系
第一節 議會監督
第二節 政府內部監督
第三節 公眾監督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五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政策
第一節 促進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政策工具
第二節 促進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市場運行機制
第三節 自然資本與綠色GDP核算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六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科技創新
第一節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概述
第二節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的運作機制
第三節 加拿大環境科技產業化概況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七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
第一節 加拿大的清潔生產與生態工業園區建設
第二節 加拿大廢棄物管理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
第三節 加拿大清潔生產的管理特色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八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影響評價
第一節 加拿大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加拿大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第三節 加拿大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程式和方法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九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全民教育
第一節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教育
第二節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公眾教育
第三節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專業教育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第十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公眾參與
第一節 環境領域公眾參與的興起
第二節 公眾參與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內容與形式
第三節 公眾參與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機制與經驗
第四節 加拿大婦女在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節 啟示與借鑑
第十一章 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合作
第一節 加拿大聯邦層面的國際環境合作
第二節 加拿大省級層面的國際環境合作
第三節 非政府組織與國際環境合作
第四節 啟示與借鑑
後記
序言
本書作為中央黨校與加拿大公務員學校“中加環境與可持續性管理合作項目”(以下簡稱“中加項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在中加雙方專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中央黨校原教育長李興山同志、教務部副主任趙理文同志和函授學院副院長陳果吉同志組織擬訂了本書的寫作框架,各章的作者分別為:李興山、趙理文(緒論),楊秋寶(第一章),王立峰(第二章),張偉(第三章),孫向東(第四章),李鵬(第五章),趙建軍(第六章),呂建華(第七章),付爾林、姚愛軍、程雨燕、盧盛羽(第八章),桑瑜(第九章),劉素華(第十章),趙磊(第十一章)。為本書有關章節提供資料並參加閱改的加方專家有:Art Hanson(第一、四、五、十一章),Jim Mccuaig(第四、十一章),Peter Milley(第九、十章),Guy F01len(第八章),Kevin Bracly(第六章),Derek Thaompson(第四章),Jamie Be-nidickSOn(第二章),Brian wilkes(第三章),charles Hopkins(第九章),Robert Lao(第七章),鄧春黎(第十章)。Douglas Henclerson作為加拿大公務員學校“中加項目”負責人在安排中方專家赴加調研考察、收集材料和組織加方專家提供資料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並參與組織全書的討論修改。中央黨校李興山、趙理文、陳果吉、呂建華、趙建軍、張偉、秦真英,加拿大專家塗建軍、Art Hanson、Jim McCuaig、Peter Mil-1ey、Derek T】aompson、Brian Wilkes等參加了全書的討論修改。全書最後由李興山、趙理文統改定稿。張偉參加了本書的統稿工作。
本書作為中央黨校重點教材,得到中央黨校教材編寫專項經費資助,中央黨校教務部王東京、馮鵬志、徐躍、張振明、黃印秋、李箴等同志參加了本書的組織編寫和編務工作。
本書作為中央黨校重點教材,得到中央黨校教材編寫專項經費資助,中央黨校教務部王東京、馮鵬志、徐躍、張振明、黃印秋、李箴等同志參加了本書的組織編寫和編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