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背景值調查方法

環境背景值調查方法是在自然環境未受污染的情況下,確定化學元素含量及能量分布正常值的研究方法。這種正常值稱為環境背景值或環境本底值。1924年美國學者F·W·克拉克首先發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因而人們把地殼岩石、大氣、水體中各種化學元素的平均含量稱為克拉克值。經過多年科學研究實踐,它已逐步形成一整套科學的研究方法。

雖然對不同區域環境和不同環境要素背景值調查方法有一定差異,但基本步驟和程式仍有相同之處:①在區域環境概況和地球化學特徵綜合分析基礎上,確定工作目標,並制定布點採樣計畫和全程式質量控制標準。②進行樣品採集處理和元素實驗室測定。③數據整理和統計分析。④數據檢驗和背景值表達。環境背景值調查是環境科學領域一項基礎性研究工作,它主要為區域環境質量評價、區域環境標準制定、區域環境容量分析和環境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其套用已逐步擴大到環境流行病學、地質學、地理學、生物學等研究領域。但在人類長期活動的影響下,自然環境的化學組成和含量水平已發生了明顯變化,環境背景值實際是一個相對概念。地球表面元素分布的非均一性,造成了環境介質中元素頻數分布類型多樣性,因此正確選用不同的統計量表達方法,對樣品分析數據進行必要的檢驗,是真實反映區域環境背景值的關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