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回顧評價是提高環境影響評價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環境回顧評價的實施是一個周期性的、連續的過程,在制度上,可作為項目實施時必須同時執行的附加條件,其結論成為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項目單位環保支付的法定依據;在程式上,將納入到正常環境影響評價程式,進行項目環境影響評價(ELA)篩選的時候同時進行回顧評估篩選,後評估計畫與環境影響報告書一同接受環保主管部門的審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環境回顧評價
- 外文名:retrospectiv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 學科:環境科學
- 作用:提高環境影響評價有效性的措施
- 特徵:周期性的、連續性的
- 內容:對項目實際環境表現的識別等
簡介,回顧評價的目的,回顧評價內容的確定,工程分析,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環境影響預測,環境保護措施改進建議,回顧評價的具體問題,對原環評報告書的要求,關於預測模式的驗證,關於公眾反應的內容,回顧評價的時間,
簡介
環境回顧評價是提高環境影響評價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工作內容包括:對項目實際環境表現的識別,對實際環境表現的審查評價,根據識別與評價的結論採取改進環境表現的措施;驗證開發建設的政策、計畫、規劃及具體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是否正確,環境影響評價所推薦的環境舒緩措施是否有效的發揮作用,環保主管部門在建設項目環境審查中提出的要求和限制條件是否得到遵守;對於在後評估中出現的不符合性因素進行分析,並就改進環境表現提出技術及管理的建議與要求。環境回顧評價的實施是一個周期性的、連續的過程,在制度上,可作為項目實施時必須同時執行的附加條件,其結論成為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項目單位環保支付的法定依據;在程式上,將納入到正常環境影響評價程式,進行項目環境影響評價(ELA)篩選的時候同時進行回顧評估篩選,後評估計畫與環境影響報告書一同接受環保主管部門的審查。
回顧評價的目的
環境影響評價作為環境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在我國實施以來,在控制污染、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發展中起了積極和重要的作用。但在環評制度的執行和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環評制度的深入貫徹及環評的實際效果和作用。基於這一問題,便產生了回顧評價。回顧評價是對原環境影響評價的驗證,但又不只局限於驗證原有的評價內容,回顧評價除驗證原環評結論的正確性外,還可糾正原環評的重大失誤,對有重要環境影響的漏項進行補正。
回顧評價作為對原評價的驗證和補充,可以起到以下作用:首先督促環評單位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認真踏實地開展評價工作,不斷提高環評水平;其次可促使項目建設單位落實環評中提出了的環境保護治理措施和對策,確保環保設施按期投入運行;再次是對由於對不可預見的原因或原環評失誤產生的環境問題,提出治理對策。通過開展回顧評價,輔之以明確的經濟和法律責任,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必將更為完善,環評工作也會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回顧評價內容的確定
確定回顧評價的具體內容應遵循重要性和可行性兼顧的原則,選擇那些既具有環境影響重要性,又有可能作出回顧評價的內容進行評價。原則上講,所有重要內容都要進行回顧評價,但有些內容卻因沒有條件或方法進行驗證。下面以環境影響評價中常設的幾個專題為例談幾點看法。
工程分析
工藝流程、主要原燃料的構成和消耗量、污染源參數、污染物種類、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廢物治理、回收和利用措施等是工程分析的重點,同時也是得出正確、合理預測結果的依據。在工程開工後,只要熟悉工藝流程,堅持科學態度,以上各項都可通過詳細調查和實測得出確切的結果。廢物的治理、利用和回收設施的安裝、運行情況及處理效率,也可通過調查得出確切的結論。
環境質量現狀調查
工程建設前的環境質量是作為工程所在區域的環境背景值來監測的,鑒於環境質量監測時間的不可逆性,原監測結果正確與否已無法直接進行驗證,但在回顧評價中,可通過工程運行後的環境質量調查結果來間接驗證。
環境影響預測
環境影響預測包括空氣、水、聲、土壤生態等方面,預測結果的正確與否主要取決於所用模式、參數及計算過程。預測模式和所用參數的驗證雖然重要,但驗證的可行性和費用卻值得探討。
(1)空氣環境影響預測
建設項目對空氣環境的影響程度與氣象條件、污染源及污染物的性質、參數有關,預測結果的可靠性除與上述因素有關外,還與所選用的模式和模式參數有直接的關係。污染氣象條件,如不同時段的各風向頻率和風速、逆溫層的生消規律和狀況、空氣穩定度頻率、擴散參數等,若沒有可靠的資料用於回顧評價,只有通過實地觀察、測試來確定。建立氣象觀測點和進行探空觀測所需時間長,花費大,對大部分工程來說,重複進行這類觀測經濟上是難於負擔的。
通過對工程污染源和周圍空氣品質的現場監測來驗證預測模式、模式參數- 如擴散參數、風速高度指數、煙氣抬升高度等和預測結果,有時也存在著困難。對於一次地面濃度,如果工程污染源在監測區域內是孤立源,驗證還可以實現,但如果還有其他排放同類污染物的污染源存在,那么通過現場監測進行驗證就比較困難,因為背景值不好確定。
(2)水環境影響預測
水環境影響評價的對象可分為地面水- 江、河、湖泊、水庫.、地下水和海灣。建設項目不同,所處地域的自然環境不同,水環境影響評價的對象也不同。以河流為例,建設項目對水體的影響除與污染源的特點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有關外,還與河流的水文要素-河水流速、流量、水溫等.及環境水力學參數-水體混合輸移參數、水質模式參數.有關。要對河流的水文要素和水力學參數進行調查和測定同樣也是費時、費力、費錢的事情,但如果具備條件,原預測用的水質模式和參數可以通過回顧評價進行驗證。對於地下水,由於地下水污染速度緩慢,水動力學參數難於準確測定,其預測結果很難通過回顧評價進行驗證。
環境保護措施改進建議
原“環評”的建議中通常包括為達到環境質量要求的污染治理、環境管理和環境監測等方面擬採取的措施,這些措施對工程設計和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原提出的建議比較具體,有較好的操作性,通過回顧評價則可核查這些建議的實施情況及實施後達到的效果。
回顧評價的具體問題
對原環評報告書的要求
原環境影響報告書是回顧評價的重要依據,為了使回顧評價有的放矢,應對環評報告書規範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1)結論要明確簡要
結論中儘量不出現“可能”、“大概”這樣的詞句,否則回顧評價就無法判斷其正確與否。
(2)關鍵參數和數據要詳盡列出
例如空氣預測模式中用的各種參數———風向、風速和空氣穩定度聯合頻率及預測結果等,以便於回顧評價中的對比分析。
(3)環境保護措施應明確,具體,並具有可操作性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有些環評報告對建設工程簡單地提出了廠區進行綠化的環保措施建議,但未提出綠化應植何種花草樹木,綠化應達到的面積及實現的時間期限,這樣回顧評價就無從判斷工程建設是否採取了綠化建議。
關於預測模式的驗證
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是通過建立或選取合適的預測模式進行計算得出定論的,因此,預測模式在目前以濃度控制為目標的環境影響評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同時應看到,環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有機整體,預測模式又是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建立的,預測結果只能理解為一種環境質量變化的方向和趨勢。預測模式及所用參數和預測結果的驗證通常需要進行大量的現場試驗,既耗時費力又不易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回顧評價中的模式驗證應如何進行,應達到什麼樣的精度,都是值得探討和研究的。
隨著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實施,總量控制勢必成為“環評”制度的一條主線,模式預測的重要性則會淡化。在此情況下,回顧評價則沒有必要對預測模式驗證做太多的工作。
關於公眾反應的內容
回顧評價應有公眾反應的內容。建設項目投產運行後所產生的環境影響,最重要的是對周圍人群的影響,通過對不同單位、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人員調查,可以得出工程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特別是一些較為敏感、易於引起社會問題的環境影響的定性結論和對策。
回顧評價的時間
建設項目運行投產後,何時進行回顧評價較好,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間隔時間越長,工程對環境的影響越明顯,特別象短時期內不會表現出顯著影響的土壤、生態、人體健康等,只有過了很長時間,環境質量才可能發生顯著變化;但間隔時間長了,由於新上項目等原因,使有些環境因子的背景值變化太大,以至難於區分原評價項目的環境影響分擔率。從回顧評價的目的來看,開始時間放在項目竣工驗收後更有利於實現回顧評價的作用,因而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