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容量模式

環境容量模式

環境容量模式是描述環境容納污染物量和淨化污染物能力的數學模式。在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某一環境所能容納的污染物最大負荷量叫做環境容量。可見,一個具體的環境對污染物的容量是有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環境容量模式
  • 屬性:數學模式
  • 描述內容:環境容納污染物量和淨化能力
  • 影響因素:環境空間,污染物性質
  • 可計算:環境的絕對容量和單位時間容量
  • 意義:指導區域工業布局
釋義,特性,套用,

釋義

環境容量模式是描述環境容納污染物量和淨化污染物能力的數學模式。在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某一環境所能容納的污染物最大負荷量叫做環境容量。可見,一個具體的環境對污染物的容量是有限的。

特性

環境容量大小與環境空間、環境要素特徵、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等因素密切相關。環境空間越大,環境對污染物的淨化能力越大,環境容量也就越大。對某種污染物而言,它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越不穩定,其環境容量也就越大。環境容量模式就是在對影響環境容量的各種因素研究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環境容量模式可用於計算環境的絕對容量和單位時間容量,從而達到指導區域工業布局以及為制訂排放標準和污染物控制措施提供科學依據等目的。

套用

(1)土壤環境容量的數學模式,是土壤生態系統與其邊界環境中諸參數構成的定量關係,通過模式來確定土壤負載容量,它們可分為靜容量和動容量,計算前者時不考慮輸入和輸出。
(2)大氣是運動著的整體,某地的一團空氣和其中的污染物質最終可能被輸送、分散至地球大氣圈的每一個角落。利用大氣環境容量的數學模式研究在全球範圍內大氣污染物的發生、輸送、轉化和清除過程,考察大氣對它們的自淨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