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環境地質
- 最早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末
- 問題:滑坡、土石流、地面沉降
- 出處:《環境辭典》
“環境地質”一詞最早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西方工業已開發國家的文獻中。那時這些工業已開發國家,已感到環境問題的迫切性,開始把滑坡、土石流、地面沉降、...
環境地質學屬地球科學,是套用地質學和地理學原理,合理利用地質資源,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一門學科,是一門介於地質學、地理學和環境科學之間的科學。...
地質環境主要指的是自地表面下的堅硬殼層,即岩石圈。地質環境是地球演化的產物。岩石在太陽能作用下的風化過程,使固結的物質解放出來,參加到地理環境中去,參加到...
生態環境地質是研究以人類為主體的生物與地質環境之間關係的科學。“生態地質”的概念更好地體現了地球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氣圈之間的相互作用。...
環境地質調查是通過對區域地質環境條件和由自然地質作用及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地質問題的調查研究,評價預測資源開發與國土整治的環境地質條件,論證重大區域性環境地質問題...
城市環境地質學是環境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套用地質學原理、方法和地質資料對城市地區、城市密集區、城市群地區進行規劃、管理和治理的一門學科。其主要內容為...
環境工程地質學是預測地質環境的變化趨勢和強度,為合理開發、利用、保護和改造地質環境提供工程地質論證資料的學科。...
《環境地質學(修訂版)》是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懋,李鐵鋒。...... 《環境地質學(修訂版)》是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懋,...
研究工程與地質環境的關係以及合理利用有利地質因素減免不利影響的措施;研究合理利用工程地址環境的優勢為工程服務,減少投資;研究如何避開和改造不利地質因素對工程的...
地球地質,地質學(含環境地質學) 是關於固體地球組成、結構及地球演化歷史的知識體系。現代地質學不僅要闡明固體地球的組成物質、控制物質轉換的機制以及由這些物質記錄...
礦山環境地質學是以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地質環境為研究對象,運用環境科學有關理論、方法,研究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自然地質作用和人為地質作用與地質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
礦山環境地質工作(environment geology work of mine)是指調查礦山環境污染狀況及其與地質背景、現代地質作用和礦山生產排放物質之間關係的工作。它是全球性環境保護工作...
地質環境工程是以環境地質學知識為基礎,利用綜合的工程技術手段。治理和預防環境惡化,達到人與自然的持續協調發展。治理各種環境地質問題的工程,同其他工程技術一樣,...
環境水文地質作用是指地下水在人為和自然因素影響下,由水化學。水動力學、水物理學和生物學性質變化引起的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環境的制約作用。...
環境地質工程是指防治地質災害和其他不良的環境地質問題的工程技術體系,它是以環境地質學為理論基礎,是環境地質學與工程的結合。...
內設機構名稱地質環境處主要職能組織編制和實施全市地質環境保護規劃及地質災害防治、地質遺蹟保護等專項規劃;組織地質災害勘查、監測和防治;負責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組織...
區域地質(regional geology):礦產普查及勘探工作中的區域地質,是相對礦區而言,指包括礦區在內的,某一較大地區範圍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等基本地質情況。區域...
地質工作是指運用地質科學理論和各種技術方法、手段對客觀地質體進行調查研究,經濟有效地摸清地質情況和探明礦產資源的工作。...
地質工程(Geological Engineering )工程地質條件是工程地質環境各個要素的總和。主要包括(1)岩土類型及其工程性質(2)地形地貌條件(3)地質結構與地應力(4)水文地質條件...
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前身是組建於1974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906水文地質部隊,1984年“百萬大裁軍”時,裁撤歸建原地質礦產部。1999年實行屬地化管理,更名為...
綜合性環境地質調查(synthetic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survey):調查內容與套用對象都是綜合性的環境地質調查與研究工作,即在調查內容上包括各種環境地質問題與地質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