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美第奇與亨利四世的婚禮

《瑪麗·美第奇與亨利四世的婚禮》 (《瑪麗·美第奇生平》之五)是佛蘭德斯畫家魯本斯在1622-1625期間創作的一幅油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瑪麗·美第奇與亨利四世的婚禮
  • 畫作類型:油畫
  • 創作年代:1622-1625年
  • 作者:魯本斯
  • 規格:394×295厘米
  • 現收藏地:巴黎羅浮宮
作品欣賞,作者簡介,

作品欣賞

在1622-1625年間,魯本斯為法國盧森堡宮作護牆板裝飾,畫了大型歷史畫連作《瑪麗·美第奇生平》共21幅。這些畫面絕大多數採用虛構與現實相結合的手法。出現在畫上的神話人物有密涅瓦(智慧女神)、墨丘利(即希臘神話中的赫耳墨斯,商神)、阿波羅和一些象徵美麗、愛情與嫵媚的女神形象。這些神話人物有的在畫上作為歷史人物的陪襯,有的充當瑪麗·美第奇的教師,從而使神人共處,虛實同形,加強了畫面的寓意性。它即使歷史神化,又避免了真實歷史的局限。這是魯本斯受命皇后而作的繪畫巨構的巧妙設計。歷史地分析魯本斯為瑪麗·美第奇的生平所作的這套歷史畫,與其說他在讚美這位攝政皇后的"偉業",不如說畫家確實對正在形成中的近代君主制國家表示了肯定。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的導言中說過:"國王的政權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貴族的權力,建立了巨大的、實質上以民族為基礎的君主國,而現代的歐洲國家和現代的資產階級社會就在這種君主國里發展起來。"(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444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法國路易十三加強這種君主國的觀念,乃是符合歷史必然性的。這套組畫原來是要表現瑪麗·美第奇由少女婚嫁到亨利四世的王妃,到攝政皇后的一系列"功勳"。但畫家沒有按這個意圖去構思。他大半採用神話、寓意與象徵性形象,這一幅《瑪麗·美第奇與亨利四世的婚禮》卻尊重了史實。
這是21幅組畫中的第五幅。其歷史場面畫家曾親眼目睹過。那是在義大利任曼圖亞公爵的宮廷畫師時,他隨同公爵參加了佛羅倫斯的婚禮。皇后瑪麗在畫的左側,由義大利宮廷侍者簇擁著。她那曳地的錦緞禮服的後襟被一個天使般的小女孩提著,色彩充分表現了這件禮服的質感。瑪麗的背後有一家族代表高舉十字權杖,以顯示其門庭的高貴,這個十字權杖使觀者注意到了瑪麗頭上的皇冠。
亨利四世全副盛裝參加婚禮,正在給瑪麗載上結婚戒指。瑪麗頭上的皇冠是教皇給她戴上的,現在教皇又在給這兩個歐洲重要代表主持婚禮。場面顯得很擁擠,沒有過多的人物。 亨利四世和瑪麗的婚禮,實際上不過是一種政治策略的結合。它們所帶來的結果是法意兩國之間延續了幾個世紀的和平關係。因此,畫家沒有在這一場面表現過多的詩意,也不賦予美滿的抒情色彩。一句話,它只不過是發生在教堂里的一幕政治交易。
魯本斯並不拙於表現迸發的情感,他是個熱情奔放的色彩詩人。正如19世紀法國浪漫派畫家德拉克洛瓦所說的:"沒有哪 一個畫家能比魯本斯更象荷馬了。"但在這幅畫上十分明顯,畫家只是用彩筆去塗抹斑斕的歷史事件而已。

作者簡介

彼得·保羅·魯本斯(1577—1640)。巴洛克風格繪畫大師,魯本斯是安特衛普一位律師的二兒子,會說五種語言,著迷於古代事物。作品有《朝拜的賢士》、《復活》、《愛之園》、《末日審判》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