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希金斯

瑪格麗特·希金斯

瑪格麗特·希金斯,美國戰地記者,因深入朝鮮戰場採訪而名聲大振,撰寫了《韓國戰爭》一書。並因此於1951年7月獲得了普利茲獎,被稱為勇敢的烈性記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瑪格麗特·希金斯
  • 外文名:Marguerite Higgins
  • 國籍:美國
  • 出生日期:1922
  • 逝世日期:1966
  • 職業記者
人物簡介,赴朝採訪,代表作,

人物簡介

瑪格麗特·希金斯(Marguerite Higgins,1922—1966)是《紐約先驅論壇報》的記者,希金斯通過深入朝鮮戰地,記錄了她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並將其匯聚一起撰寫了《韓國戰爭》(War in Korea)這部書。
瑪格麗特·希金斯瑪格麗特·希金斯
韓國戰爭》一書最早在1951年出版,1951年7月,希金斯獲得了普利茲獎,這是女性首次獲得普利茲獎的榮耀。
擁有瑪麗蓮·夢露 (Marilyn Monroe) 般的美麗容貌的希金斯,還當過有名煙公司的廣告模特。在美麗的容貌上,以泥土代替化妝品的女記者通過新聞和此書向全世界介紹了守住自由的戰爭的意義。
瑪格麗特·希金斯1942年來到《紐約先驅論壇報》(New York Tribune)後,主動請纓去歐洲報導戰爭,但遭到編輯的堅決拒絕。經過兩年多的不懈爭取,1944年編輯才同意派她到倫敦

赴朝採訪

1950年6月21日,希金斯作為駐日本特派記者來到東京,朝鮮戰爭爆發兩天后的1950年6月27日,希金斯搭乘美軍運輸機到達金浦機場,下午進入即將淪陷的韓國首都漢城。晚上就宿在美國軍事顧問團本部大樓內,深夜傳來撤退的訊息,希金斯與顧問團代理團長懷特等急忙乘坐吉普車向南撤離,1950年6月28日拂曉2點半,漢江大橋被提前爆破,被隔在北岸的希金斯等只得與難民一起搭坐擺渡船渡過漢江,隨後來到了水原。1950年6月29日,與麥克阿瑟一起返回了日本東京。
瑪格麗特·希金斯瑪格麗特·希金斯
1950年7月1日,第一支美國地面部隊“史密斯支隊”到達了釜山,希金斯隨同這支部隊到達烏山附近,目擊了美軍和共產黨軍隊歷史上的第一次戰鬥。其後在洛東江防線上,她一面進行報導,一面參與救護傷員。1950年9月15日,著名的仁川登入開始了,希金斯與陸戰隊員一起乘坐登入艇在任川港登入。美軍跨過38線,希金斯跟隨陸戰1師在東線進行採訪,目睹了陸戰隊從長津湖撤退到興南的整個過程。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希金斯返回了美國。
採訪6·25戰爭,她所承受的不僅僅是生命危險和飢苦。從戰爭開始到結束,美軍和同事特派員總是提出“為什麼女人參與戰爭?”的問題給她添加了不少壓力。希金斯乘坐的飛機到達水原機場時,美軍上校向她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嘿!年輕姑娘!這裡不是像你這種女人來的地方。”當長官們以“這裡沒有女廁所”的話嘲笑希金斯的時候,她總是回答說:“韓國不缺樹叢”。

代表作

瑪格麗特·希金斯是美國戰地記者,因深入朝鮮戰場採訪而名聲大振,撰寫了《韓戰》一書,並因此在1951年7月獲得了普利茲獎,成為獲得該獎項的第一名女性。《1950》將從她的視角出發敘述,著重描寫她從第一次踏上朝鮮半島一直到混亂不堪的漢城(首爾)大撤退幾天內的經歷。
郵票上的希金斯郵票上的希金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