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華麥523是江蘇瑞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鄭麥9023為母本、以煙1604為父本,經8代系譜法選擇育成的常規小麥品種。
瑞華麥523株高85.5厘米,株型緊湊,莖稈彈性中等,抗倒性中等。蠟質層厚,旗葉寬長、平展,穗層整齊,熟相中等。穗紡錘形,白殼、長芒、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中等。慢小麥條鏽病,中感小麥葉鏽病、小麥赤霉病、小麥紋枯病,高感小麥白粉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瑞華麥523
- 審定編號:蘇審麥201407、國審麥20170004
- 作物名稱:小麥
- 申請者:江蘇瑞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育種者:江蘇瑞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品種來源:鄭麥9023(母本)、煙1604(父本)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播前準備,開溝,播種,施肥,凍害補救,灌排,病蟲草害防治,收穫,生產記錄,
選育過程
2002年以鄭麥9023和煙1604進行雜交。母本鄭麥9023為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選育的優質、早熟、綜合性狀好的小麥品種,該品種於2001~2003年分別通過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蘇省、國家審定,在江蘇和安徽沿淮地區、河南中南部及湖北北部有較大的種植面積。為改良其抗倒春寒能力一般的缺點,用山東省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的抗寒廣適的煙1604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進行連續選擇,從而選育出新品種瑞華麥523。
2014年,瑞華麥523通過江蘇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蘇審麥201407”。2014年11月,申請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申請號為“20141318.5”、公告號為“CNA012699E”。2017年5月,瑞華麥523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170004”。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瑞華麥523屬弱春性中早熟小麥品種,全生育期216天,與對照品種偃展4110熟期相當。幼苗半匍匐,葉片窄長,分藥力中等,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85.5厘米,株型緊湊,莖稈彈性中等,抗倒性中等。蠟質層厚,旗葉寬長、平展,穗層整齊,熟相中等。穗紡錘形,白殼、長芒、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中等。穗數682.5萬穗/公頃,穗粒數35.0粒,千粒重45.8克。
- 品質檢測:籽粒容重804克/升,蛋白質含量15.08%,濕麵筋含量33.5%,穩定時間4.0分鐘。
產量表現
2013~2014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南片春水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產量8362.5千克/公頃,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6.2%;2014~2015年度續試,平均產量7773.0千克/公頃,比偃展4110增產6.0%。
2015~2016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產量7882.5千克/公頃,比偃展4110增產6.0%。
2016~2017年度在淮安、鹽城蚌埠、阜陽、南陽等地大面積示範種植,一般單產7200~8250千克/公頃,田間表現綜合性好,高產、穩產、熟期早,成熟時落黃好,特別是對小麥赤霉病抗性強,非常適宜蘇、皖及豫南地區作為稻茬麥種植。
適種區域
瑞華麥523適宜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以外的平原灌區,陝西省西安、渭南、鹹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高中水肥地塊中晚茬種植。
栽培技術
播前準備
商品種的種子質量須符合中國國家標準《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穀類》(GB 4404.1-2008)的要求。
開溝
- 外溝:外三溝在前作收穫前人工清理開挖,溝系配套,逐級加深,隔水溝深≥100厘米,導滲溝深≥120厘米,排水溝深≥150厘米。確保灌得進、排得出、降得下,排水通暢,雨止田乾。
- 內溝:內三溝於播種後進行機械開溝或人工開挖(指地頭溝和腰溝),宜每3~4米開挖一條豎溝,溝深20~30厘米。距田兩端橫埂2~3米,各挖一條橫溝,溝深30~40厘米,長條田每30~50米挖一條橫溝,內外溝配套相通。
播種
- 播種期:以10月20日~11月5日為宜。
- 播種量:基本苗18~22萬株/畝,條播11~14千克/畝,撒播14~17千克/畝。
- 播種方式:板茬少免耕機條播,一次完成旋耕、開溝、播種、覆土、鎮壓等工序,行距25厘米,播深2~3厘米。秸稈還田,先用反旋滅茬機滅茬,再用條播機播種;撒播,將種子均勻撒播田面後,淺旋蓋種。
施肥
- 化肥用量:每畝施氮肥(N)18~20千克、磷肥(P2O5)10~12千克、鉀肥(K2O)10~12千克。
- 運籌比例:氮肥中基肥:壯櫱肥:拔節孕穗肥=5:1:4,即基肥占50%;壯櫱肥占10%左右;拔節孕穗肥占40%。磷、鉀肥基追比為5:5,追肥在7~9葉期施用。
- 基肥:重視有機肥施用,每畝宜施有機肥1000千克,複合肥(氮肥、磷肥、鉀肥均為15%)30~40千克,尿素約10千克。
- 壯櫱肥:越冬始期(12月20日左右)宜施尿素4~6千克/畝,捉黃塘促平衡。
- 拔節肥:在小麥基部第一節間接近定長、葉齡餘數2.5時,施45%複合肥(氮肥、磷肥、鉀肥均為15%)15~20千克/畝及尿素5~8千克/畝。
- 孕穗肥:在小麥葉齡餘數0.8~1.2葉,宜施尿素5~8千克/畝。
凍害補救
發生冬季凍害的麥田,田間解凍後追施速效氮肥,施尿素5~7千克/畝,小麥拔節期結合澆拔節水施尿素8~10千克/畝。
灌排
- 灌水
- 齊苗水:播種時土壤相對含水量水量低於60%宜灌底墒水。
- 拔節水:拔節後,出現持續乾旱時可結合拔節肥使用及時帶跑馬水。
- 灌漿水:孕穗開花及籽粒形成期土壤相對含水量水量低於60%宜灌灌漿水。
- 排水
冬春注意清溝理墒,保持溝系暢通無阻,並用清溝土做好壅根培土和鎮壓工作,達到排水順暢,達到雨止田乾,出苗至返青期地下水位控制在0.8米以下,返青後地下位控制在1米以下。
病蟲草害防治
- 防治原則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實施“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相結合原則,禁用藥劑、限用藥劑的合理用量和安全間隔期應執行中國國家標準《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 8321)的所有部分、農業行業標準《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 496-2010)的規定。
- 農業防治
精選種子,汰除病粒,推廣精量播種,提高群體質量,推廣平衡施肥技術,使用經高溫腐熟的有機肥料,輪作換茬,清理田園等。
- 化學除草
- 春季除草:在返青期用20%使它隆(氯氟吡氧乙酸)50~60毫升/畝噴霧防治闊葉草,用6.9%驃馬60~70毫升/畝噴霧防治單子葉雜草。
- 病害防治
- 小麥赤霉病:小麥抽穗揚花期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80~100克/畝兌水30~40千克噴霧,在小麥揚花期遇雨,3~5天后再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80~100克/畝或35%戊福懸浮劑80~100毫升/畝兌水30~40千克噴霧。
- 小麥紋枯病:小麥拔節孕穗期用240克/升滿穗(噻呋醯胺)懸浮劑20毫升/畝或300克/升愛苗(苯甲丙環唑)懸浮劑15~20毫升/畝兌水30~40千克均勻噴霧。
- 小麥鏽病:田間病葉率達5%,嚴重度在10%以下,每畝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克或20%粉銹寧乳油每畝40毫升,兌水50~70千克噴霧,視病情嚴重程度可加大用藥量。
- 蟲害: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8~10毫升/畝或22%特福力(氟啶蟲胺腈)懸浮劑5~10毫升/畝兌水噴霧防治麥黏蟲、麥穗蚜,一般年份可結合小麥赤霉病一併防治。
收穫
應在小麥臘熟末期及時收穫。收穫後及時晾曬揚淨,籽粒含水量要求低於12.5%。貯藏於通風乾燥處。
生產記錄
對生產過程實行全程記錄,記錄檔案至少保存2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