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瑞昌秧號
- 主題詞:傳統音樂,勞動號子,秧號,瑞昌市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音樂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無從考證(歌謠流傳:唐時起、宋時興)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瑞昌民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隆慶瑞昌縣誌》記載,瑞昌素有“興行弦歌,之聲不絕”的風俗。瑞昌“秧號”亦稱“田歌”,屬瑞昌民歌其中的一類,內容極為豐富,形式多樣,風格多變,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音樂特徵。《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江西卷》入選瑞昌秧號29首。
瑞昌秧號源於生活,起於勞動,同農事生產緊密相聯。每逢插秧時節,鄉鄰和親友相互幫工,請短工插秧。他們為了消除疲勞,鼓舞幹勁。加快插秧進度,主家必須請一位會唱秧號的“號頭”領唱秧號,催工助興。他們在扯秧和插秧時,領者打號,一唱眾和,此起彼伏,聲聲入耳。歌聲迴蕩在廣闊的田野間,充滿了田園情趣,令人心情愉悅,早已忘卻了田園勞作的疲勞和困頓。
瑞昌秧號分為“扯秧號子”和“插秧號子”兩大類,按照時序而演唱不同秧號曲調,表現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情趣。秧號題材廣泛,旋律舒展嘹亮。曲調大多句幅寬鬆,演唱較為自由,感情奔放灑脫,插歌活潑多彩,特別是插歌中的“穿歌”形式在贛北民歌中極其少見。秧號唱詞含天文、地理、神話、古人、家事、物產等,有虛有實,虛實結合。尤善用擬人、誇張、比喻等浪漫手法,聽後別有風味,令人心曠神怡。瑞昌境內各地秧號中的襯字、襯句更是瑞昌民歌的重要特徵,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
歷史淵源
瑞昌秧號自古為廣大勞動人民在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實踐中產生、發展和豐富起來的民間歌曲,之所以能流傳、沿續如此漫長的時間,主要是人們發自內心對民歌的喜愛,從而一代又一代地不斷向下傳唱,使其傳承、整合、發展至現在。
晉代,文化已漸趨發達,特別是在兩宋時期,隨著商貿經濟相互交往和流動人口不斷增加,促進了當地文化交流和民間音樂的發展,民歌秧號在此基礎上產生融合、衍變。明《隆慶瑞昌縣誌》記載瑞昌素有“弦歌之聲不絕”。當時,江西茶葉生產很發達,主要茶區分布在贛北、贛東和贛南等地。每逢穀雨季節,百姓上山採茶,耕田種地,一邊勞動、一邊唱著山歌、秧號,藉以鼓舞生產勞動熱情,調劑精神生活,表達思想感情。這種民歌小調,生動活潑,委婉動聽。充滿了勞動人民田園勞作的生活氣息。
基本內容
①秧號分類。瑞昌秧號分為“扯秧號子”和“插秧號子”兩大類,按照時序而演唱不同秧號曲調,表現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情趣。秧號題材廣泛,旋律舒展嘹亮。
②演唱形式。領者打號,一唱眾和,此起彼伏,聲聲入耳。曲調大多句幅寬鬆,演唱較為自由,感情奔放灑脫,插歌活潑多彩,特別是插歌中的“穿歌”形式在贛北民歌中極其少見。
③歌曲內容。秧號唱詞含天文、地理、神話、古人、家事、物產等,有虛有實,虛實結合。尤善用擬人、誇張、比喻等浪漫手法,聽後別有風味,令人心曠神怡。瑞昌境內各地秧號中的襯字、襯句更是瑞昌民歌的重要特徵,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
基本特徵
瑞昌秧號分為“扯秧號子”和“插秧號子”兩大類。是由十幾首曲牌組成的聯曲體,與一整天勞動工序相配合,按照時序變化而演唱不同秧號曲牌,表現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動生活情景。秧號題材廣泛,旋律舒展嘹亮,曲牌大多句幅寬鬆,演唱無樂器伴奏,較自由。特別是插歌中的“穿歌”形式在贛北民歌中極其少見。秧號唱詞含天文、地理、神話、古人、農事、物產等,有虛有實,虛實結合。尤其用擬人、誇張、比喻等浪漫手法,聽後別有風味,令人心曠神怡。秧號中的襯字、襯句是瑞昌民歌的特點,凸現瑞昌秧號演唱的藝術風格。
主要價值
瑞昌秧號來自民間,來源於生活,是長期以來勞動人民豐富生活、感悟自然而形成的民族民間文化現象,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民間文化的瑰寶。挖掘整理開發創新瑞昌秧號,讓瑞昌秧號與時代同步,賦於新的活力,是我們傳承優秀中華民族文化的需要和歷史賦於我們的責任。
瀕危狀況
據歷史記載,嘉慶1806年,秧號在夏畈廣為流傳。文革前,瑞昌縣文化館收集了瑞昌民歌(含秧號)共有數百首之多,其中秧號60多首,但因文革期間遭破壞,這些民歌資料都沒有保存下來。另外,目前瑞昌秧號藝人老化,青黃不接,現代經濟信息化及外來時尚化的影響,使年青一代的價值取向發生改變,瑞昌秧號後繼無人。
保護措施
1978年根據文化部和中國音協關於編輯《中國民間歌曲集成》的檔案精神,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關懷和領導下,由縣文化館何國良同志具體負責,組織部分文藝工作者對瑞昌民歌秧號進行了全面普查、蒐集和整理工作。歷時七年(1978年—1984年)共收集原始民歌資料三百多首,其中秧號38首,並已編印成《瑞昌民歌集》。參與採訪和記錄者約三十餘人,普查秧號歌手五十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