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當代小說譯叢:鴿子起飛

瑞士當代小說譯叢:鴿子起飛

《瑞士當代小說譯叢:鴿子起飛》是2014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梅琳達·納吉·阿波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瑞士當代小說譯叢:鴿子起飛
  • 作者:梅琳達·納吉·阿波尼 (Melinda Nadj Abonji)
  • 譯者:陳壯鷹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4月1日
  • 頁數:241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32764693
  • 外文名:Tauben Fliegen Auf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序言,

內容簡介

《瑞士當代小說譯叢:鴿子起飛》是一部描述瑞士外來移民生活的小說,以一個年輕女孩的視角,描述來自前南斯拉夫伏伊伏丁那地區的一個移民家庭在瑞士的奮鬥和艱辛。小說主人公娓娓敘說著自己家庭的普通移民生活,敘說著家庭成員們的歡樂與哀傷,記錄著自己的成長。故鄉的思念,現實的壓力,愛情的不期而至和無奈分離,文化隔閡造成的困惑和誤解……就像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河貫穿在她的小說中,在波瀾不驚的水面之下,卻涌動著深沉的懷念和悲傷。
《鴿子起飛》敘述了科奇斯一家從塞爾維亞北部少數民族部落來到蘇黎世、融入瑞士社會的一段跨文化記憶,以及主人公對童年的回憶,塞爾維亞和瑞士的敘述場得轉換猶如現代與傳統、異化與親情、機器與自然之間的轉換,“童年的氣氛就是故鄉”這句話里蘊含著作家的故鄉觀。阿波尼用女性的直覺視角和文化敏銳觀察了瑞士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這部小說對被人遺忘的塞爾維亞小村和大都市蘇黎士做了黑白對比,主人公從對比中顯露出對工業文明和傳統價值的衝突的高度關注。

圖書目錄

總序
靜水深流(譯序)
狄托之夏
科奇斯一家
邊檢警察和楊柳樹
如此單詞
美妙之極
不同的世界
入籍瑞士
七月
達利伯爾
我們
出事了
奶奶和爺爺
愛情、大海、河流
舉著的雙手!
十一月

作者簡介

作者:(瑞士)梅琳達·納吉·阿波尼(Melinda Nadj Abonji) 譯者:陳壯鷹
瑞士女作家梅琳達·納吉·阿波尼,出生於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屬當地匈牙利少數族裔。五歲時跟隨父母移民瑞士,並在瑞士就學、長大,後加入瑞士國籍。曾在蘇黎世大學學習文學和歷史專業,獲碩士學位。目前定居於蘇黎世,主要從事寫作、音樂表演及在蘇黎世師範學院擔任客座講師。她的文學作品涵蓋小說、劇本、詩歌及文學評論,曾獲得多項文學獎和表彰。2010年出版的自傳體小說《鴿子起飛》於當年先後獲得德國和瑞士兩國最重要的文學大獎“德國圖書獎”和“瑞士圖書獎”,好評如潮。
陳壯鷹,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上外德語系副主任,上外德語海外考試培訓中心主任,中國德語文學研究會理事,上海市翻譯家協會會員。瑞士、德國留學進修多年,獲瑞士伯爾尼大學德語文學博士學位,多次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德國、瑞士從事科研和學術交流。先後在國內外發表專著、論文、譯作、教材四十多篇、部。曾獲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基金、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基金、教育部精品教材獎。

媒體推薦

音樂般流淌的語言挾帶著強烈的衝擊力貫穿全書,主人公伊爾蒂雖然不能解決巴爾幹衝突,但是她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出路。梅琳達·納吉·阿波尼的這部小說獲得德國圖書獎,完全名副其實。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
來自蘇黎世的瑞士女作家、音樂家、表演藝術家梅琳達·納吉·阿波尼的第二部小說《鴿子起飛》為瑞士文壇吹來一股久違的新風。這部語言成熟、貼近現實的小說同時獲得德國圖書獎和瑞士圖書獎,不僅令人喜悅,更是名至實歸。
——瑞士《新蘇黎世報》
10月4日在法蘭克福圖書展開幕日上,德國圖書獎被授予梅琳達·納吉·阿波尼。這位瑞士女作家的自傳體小說講述了一個來自塞爾維亞地區的匈牙利少數裔家庭移民到瑞士,在當地克服各種困難,努力適應和生存的故事。這是德國圖書獎歷史上第一次把該獎授予一位德語非母語作家,也是第一次頒發給一位瑞士作家。
——德國之聲廣播電台

序言

2010年,一部歷時六年創作的小說《鴿子起飛》(Tauben fliegen auf)橫空出世,一舉獲得當年德語國家兩項最重要的文學大獎——德國圖書獎和瑞士圖書獎,震驚了德語文壇。
小說的作者,梅琳達·納吉·阿波尼1968年出生於南斯拉夫塞爾維亞,1973年5歲時跟隨父母移民瑞士。從蘇黎世大學歷史系畢業後,梅琳達·納吉·阿波尼做過許多工作,後來主要從事匈牙利音樂表演,同時用德語撰寫小說。
梅琳達·納吉·阿波尼,是一個雙姓名字,它見證著一段歷史。阿波尼是匈牙利一個小城的名字,納吉是一個匈牙利姓氏,而納吉·阿波尼是這兩個單詞在塞爾維亞語中的寫法。
納吉·阿波尼一家人屬於生活在塞爾維亞北部伏伊伏丁那地區的匈牙利少數民族。那裡是一個多民族混居地區,塞爾維亞人、匈牙利人克羅地亞人斯洛伐克人羅馬尼亞人、吉卜賽人和平相處。二戰結束後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成立,梅琳達的祖父母經歷了剝奪私有財產、強制加入合作社的運動。祖父是農民,因拒絕合作,曾被一度關進勞改營。納吉這個姓氏的塞爾維亞拼寫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現實,郵局、警察局、政府部門均使用塞爾維亞語作為官方用語。“我就是要用這個名字,”納吉·阿波尼說,“我要讓自己和人們記住這段歷史。”
2004年,她的小說處女作《春天的櫥窗》出版。之後《鴿子起飛》手稿完成,但先後被兩家大出版社拒絕,歷經曲折,2010年秋天終被一家位於奧地利薩爾茨堡的小出版社接受並出版。小說一鳴驚人,好評如潮,出乎意料地一舉獲得當年兩個最重要的德語文學大獎。
這是一部描述瑞士外來移民生活的小說,以一個年輕女孩的視角,描述來自前南斯拉夫伏伊伏丁那地區的一個移民家庭在瑞士的奮鬥和艱辛。小說主人公娓娓敘說著自己家庭的普通移民生活,敘說著家庭成員們的歡樂與哀傷,記錄著自己的成長。故鄉的思念,現實的壓力,愛情的不期而至和無奈分離,文化隔閡造成的困惑和誤解……就像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河貫穿在她的小說中,在波瀾不驚的水面之下,卻涌動著深沉的懷念和悲傷。
作者從小跟隨父母從東歐移民到瑞士,並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中長大,獨特的經歷讓納吉·阿波尼的小說《鴿子起飛》帶有較強的自傳體色彩,並且以一個前南斯拉夫移民家庭為支點切入當代歐洲移民大潮。
小說以倒敘的手法開篇,打破了線性的敘事結構,通過電影鏡頭般不斷跳躍和剪輯的蒙太奇技巧,使故事場景跨越家鄉伏伊伏丁那和瑞士兩地,並且間或閃回對祖父輩的坎坷命運以及父母艱難融入瑞士本土社會的第一代移民生活的回憶,將原本已經頗為複雜的敘事結構變得更加碎片化。
故事場景的頻繁轉換,喻示著伏伊伏丁那和瑞士不僅是故事發生的場所,更象徵著主人公伊爾蒂的雙重屬性,既有文化上的雙重性,又有國籍上的雙重性。她的父母帶著故鄉的深深烙印來到新的國家,歷經艱辛,終於紮根下來。姐妹倆出生在故鄉,長大在瑞士。她們身上帶有極其明顯的故國印痕,同時又從小接受西方教育,思想、文化上都向西方靠攏。這種文化上的矛盾差異直接造成她們既不被故鄉接受,又不為新家容納的尷尬處境。就在她們逐漸熟練掌握運用第二語言,對移民地本土生活逐漸適應認同的時候,卻碰到了移民適應的最深層困惑,即文化隔閡的困惑。這種生活習俗、思想意識、行為舉止上的尷尬在整個歐洲移民群體中具有極強的代表性,也是這部小說所反映的深層次社會現象。母文化失落,給新移民帶來瀰漫的孤獨和失落,促使他們情不自禁地回望故土,思念親人,一遍又一遍回憶起故鄉曾經的溫暖和美麗。
弗洛伊德將惆悵和悲傷定義為失去的複雜後果,認為它將導致我們主觀上的不確定、懷疑和絕望。《鴿子起飛》這部小說描述的就是這樣一種失去親人、失去故鄉、迷失自我的感受。正是出自對失去的人、事物和情感的懷念,作者拿起筆,用文字來重構失去的一切,同時又再次印證這種失去所帶來的惆悵和悲傷。
小說主人公伊爾蒂首先失去的是自己的故鄉,前南斯拉夫匈牙利少數族裔生活地區伏伊伏丁那。她和妹妹一起被父母接往瑞士,從此在異國他鄉生活成長,每隔兩年才跟隨爸爸媽媽回鄉短暫探親。故鄉不僅是一個地點,更代表著一種身份的認同,那裡有她的親人朋友、她熟悉的環境、風俗文化。融入新生活的努力同時意味著對故鄉的遠離和淡忘,而這恰恰令身處兩種文化中的主人公困惑和惶恐。小說的敘述架構呈碎片狀,小說中不再出現全知視角的敘述者,一段段回憶故意讓原本流暢的敘述變得停頓、遲疑,由此來表現主人公因失去而產生的惆悵和悲傷。
近年來,瑞士當代文學顯現出一種較明顯的趨勢,文化記憶成為作家們喜愛的創作主題,他們的作品似乎都在與遺忘和失落進行著抗爭,尋找著身份認同。他們所展現的文化記憶有些是歷史政治事件的具體折射,有些則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的點滴經歷。有不少作品個性突出,專注個人情感、生活、成長曆程的描繪表達,並由此引起讀者對其背後存在的社會共性的共鳴與反思。小說《鴿子起飛》就是這樣一部既個性鮮明,又引發社會共鳴的成功作品。
瑞士文化特徵非常特別,它有四種官方語言。瑞士人往往具有在瑞士以外的國家、地區,如德國、法國、美國、英國等地生活的經歷,旅行頻繁,或者家族本身就有外國血統,這讓他們對人和事往往有不同於一般的體驗和見解,能跳出瑞士這個面積狹小的地域來反觀瑞士人和瑞士社會。所以,瑞士作家的國際化特徵更濃,他們把自己的創作視角對準了全球。《鴿子起飛》中對故鄉風土人情的描述以及與瑞士城市生活的對比和思考,生動反映了瑞士作家的寬廣視閾和國際化思維。
筆者有幸於2011年冬季應瑞士文化基金會邀請,前往蘇黎世湖畔的“羅倫譯者之家”從事短期訪學,並在那裡與小說作者梅琳達·納吉·阿波尼女士有過三天的接觸與翻譯探討。
她衣著樸素,一頭褐發高高盤起,話音十分柔和,語速不緊不慢。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的纖纖十指,十分適合演奏樂器。閒聊中,筆者得知她目前與另一個朋友組成二人音樂組合,從事音樂表演,她負責小提琴演奏和歌唱。她告訴我,自己五歲時來到瑞士,當時一句德語不會,一切從零開始。環境的突變對這個五歲的小女孩來說是一種強烈的衝擊。她至今仍不能忘記,幼稚園老師充滿愛意地將一個表演角色分配給自己時的感受。由於不會說德語,她被安排扮演一棵聖誕樹,身上套著一隻褐色長筒絲襪,頭上戴著一頂綠色小尖帽,一語不發地站在舞台上。
有時候,聊著聊著,她會陷入沉思,一雙明亮的大眼望著窗外漫天大雪,似乎想著心事。
我問她:“這部小說令您蜚聲德語文壇,各種採訪、朗誦邀請不斷。您對現在的生活有何感受?”
她的回答出乎意料:“害怕。”
“害怕?!”
“是的,害怕自己和孩子受到傷害。因為我面對的不僅僅是鮮花和掌聲,更多時候,是來自身邊普通人的懷疑和排斥,被斥責不知感恩。”
女作家的話讓我陷入沉思。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曾經歷過多次移民浪潮,許多人因為政治、經濟原因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新的國家謀生並從此在那裡紮根。生活習俗的不同、思維和文化的差異使得賓主雙方之間不斷發生碰撞,融人和排斥是每一個外來移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梅琳達·納吉·阿波尼的這部小說生動地反映了當代歐洲移民群體的切身體驗,抨擊了西方已開發國家富裕社會在人道、高尚外表下對戰爭苦難的漠視,揭示了第一代移民身處兩種文化之間的困惑以及他們為生存、為獲得尊重和尊嚴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陳壯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