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德克耳,真菌植物,在在闊葉林中闊葉樹朽枝上散生、群生。分布在中國、巴西(模式產地)、巴拿馬、牙買加、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琥珀德克耳
- 界:真菌界
- 分布區域:中國、巴西(模式產地)、巴拿馬、牙買加
- 直徑: 0.2-2mm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中國分布:,世界分布:,模式產地:,
形態特徵
擔子果軟膠質至硬膠質,初起時為小瘤形突起,直徑 0.2-2mm,後彼此連合,腦狀,長1-4(-10)cm,寬1-3.5cm,厚2.5-12mm,鮮時污白色至淡褐色,表面光滑至具皺褶,乾後為赭褐色或污褐色不規則形狀的皮膜,邊緣游離,平截,易從基質剝離。擔子果組成是在附著點部位有一平臥緻密的基底菌絲層,或缺如;其上為直立上升層,菌絲疏鬆網織,清楚,直徑1.5-4(-4.5)μm,透明無色,有鎖狀連合。頂部為子實層,有時有礦質顆粒散布。子實層由雙核化側絲、膠囊體和擔子組成;雙核化側絲不分枝或頂部不規則分枝,直徑1-3μm,後變為不清楚,稀有從能育菌絲產生;膠囊體豐富,棍棒狀或圓筒形,或近棱形,有時不規則,30-85×2.5-8.5(-16)μm,起源於擔子之下,初無色透明,後來內含物變為黃褐色顆粒。能育菌絲經過鎖狀連合產生成簇的擔子;擔子幼時棒狀,後變為卵形、倒卵形至梨形,有的呈球拍狀,11-40×8-141μm,由縱分隔、斜分隔或十字形縱分隔分成為2-4個細胞;上擔子圓筒形,常屈曲,直徑4μm左右。擔孢子短圓簡形至廣橢圓形,常稍彎曲,無色透明,有小尖9-15(-15.4)×5-9.5μm,萌發產生再生孢子或萌發管。
生長習性
在闊葉林中闊葉樹朽枝上散生、群生。
中國分布:
廣西大明山(1853)。
世界分布:
中國、巴西(模式產地)、巴拿馬、牙買加、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
模式產地:
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