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植物學史
琉璃歐石南因其花的相似性和排列方式與蜜蠟花屬(Cerinthe)的植物很類似,故種名“cerinthoides”命名為“蜜草”(cerinthoides)。弗朗西斯·馬森(Francis Masson)於1794年在英國首次將琉璃歐石南(Erica cerinthoides)引入栽培,並在《植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當時琉璃歐石南是栽培中最受歡迎的品種。
形態特徵
琉璃歐石南是從木本砧木上長出的幾種歐石南之一。它們在短枝的末端產生一簇簇可愛的膨脹的、管狀的、紅色的花,這些花在一片荒涼的原野上形成整齊的、五顏六色的灌木景觀。野火使這種植物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並將刺激其在一年的任何時候開花。若干年後,它們會長高,變得散亂,花也會減少。
該植物在南開普省比其他地區長得更高。據記載,如果不燒焦,它們可以長到1.5米高以上。這些植物可能會變得非常木質化,沒有葉子,除了在它們的枝的末端可能會發現一些葉子和發育不良的花。
琉璃歐石南是一個極易變異的物種,其生長習性、葉和花的毛羽以及花的大小、形狀和顏色都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數的差異是在夏季降雨地區發現的,這導致了該物種有一個單獨的變種——琉璃歐石南巴貝托納變種(Erica cerinthoides var.barbertona),它有短的花管。在姆普馬蘭加和史瓦濟蘭也發現了一種白色的開花形式。
分布範圍
琉璃歐石南是南部非洲分布最廣的歐石南。分布於西開普省的雪松貝格山脈、東開普省、特蘭斯凱、納塔爾德拉肯斯堡、進入姆普馬蘭加、賴索托和史瓦濟蘭,並遠北至蘇特潘斯堡在北部省。它在開普省的不同生境中被發現,從沿海平原一直生長到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