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實踐——從辯證法唯物論的立場出發

理論與實踐——從辯證法唯物論的立場出發

《理論與實踐——從辯證法唯物論的立場出發》是現代張其柯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理論與實踐——從辯證法唯物論的立場出發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者:張其柯
  • 類別:哲學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採用學者通信往來、相互探討的形式闡述哲學原理,以唯物史觀為目標,且從實踐產生理論,復由理論指導實踐,把實踐和理論打成一片。文中有三篇討論。第一篇是任無為與朱復生的討論。他們認為研究唯物史觀要抓住古代希臘的唯物論、十八世紀德國唯物論、唯心史觀、近代唯物論即辯證的唯物論。唯物史觀的第一個特色是把歷史看作人類生活鬥爭即階級鬥爭的歷史;第二個特點是認定人類的思想是導源於物質的;第三個特點是認定世界不是靜止而是變的大宇長宙之物質的不斷地變化發展的過程;第四個特點是認定世界中的森羅萬象形形色色,其生長衰亡皆有其世界的原因,就是說與世界萬物皆有極密切的關係。認為唯物史觀是解釋“人生觀”的唯一正確的哲學,是思想鬥爭的唯一武器,它的使命在於發現人類發展過程的運動的法則。第二篇是李繼泉與白龍韜的討論。認為有了建築在大地主剝削農奴的經濟基礎上面的封建社會組織,又有了與這一社會組織相適應的臆底渥邏輯,就是這一社會組織所反映的臆底渥邏輯。介紹了培根、霍布士、笛卡爾、斯賓諾莎、洛克等人的一些基本理論。第三篇是余漢皋與張其柯的討論。認為思想和真實、物質、精神的關係問題,是整個哲學的最高問題。由此導致兩大營壘,即唯心論和唯物論。介紹了十八世紀法蘭西唯物論代表人物邁里哀、拉邁特立、賀爾巴赫的基本理論,介紹了英吉利與法蘭西的理神論、愛爾威秋士的唯物論。論述了辯證法的三大法則,即否定之否定、萬物同一性和質量轉換。論述了因果性、必然性等問題。

出版信息

上海亞東圖書館1930年8月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