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心性學說的命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理義悅心
- 提出者:孟子
《孟子·告子上》云:“口之於味也,有同嗜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這種“理義悅心”說是孟子心性學說的重要理論基石。按孟子“心之官則思”之論,人“心”與口、耳、目等生理感官是有別的,但人“心”亦有“同然”,其同然即為理義。這就把本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道德觀念先驗地固定在人“心”上,為社會性的道德屬性找到自然的生理承載者。“心”作為人這種有理性的主體的一個器官,其功能本是對感受素材進行分析綜合判斷,而孟子給其加上“悅理義”之“同然”,亦即肯定其與生俱來的本始意義上趨向於善。這一論斷具有重大意義。由此,良知良能說自可順理成章,性善論亦為題中應有之義,整個心性學說的理論大廈從而可以逐層建立。其原本思想趨向則淵源於西周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傾向。從西周初年,“天”、“德”、“禮”就趨於合一,在自然的、生理的現象與社會的、心理的現象之間從來不設鴻溝,而且認定其彼此相應相通。但孟子也承認人心有一種“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的特徵,因而會產生“失其本心”、“放其良心”的現象,也會有“指不若人,則知惡人,心不若人,則不知惡”的“不知類”的現象。因而才有必要以“為學”來“求放心”,也才有“君子”要“以禮存心”、“以仁存心”的必要。基於這種必要,孟子“心學”中一整套的心性修養論的學說從而衍生,並對後世儒家學說的發展趨向產生深遠的影響。“心”對“理義”之“悅”正是“善根”所在,對此“善根”持而勿失,擴而充之,光而大之,即可展現人之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