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人格的追尋:論批評家李長之

理想人格的追尋:論批評家李長之

《理想人格的追尋論批評家李長之》是200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剛。

基本介紹

  • 書名:理想人格的追尋:論批評家李長之
  • 頁數:144頁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9年10月1日)
  • 裝幀:平裝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序言,目錄,後記,文摘,

圖書信息

叢書名: 現代文論與美學論叢
: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1158210
條形碼: 9787301158210
商品尺寸: 22.8 x 15.2 x 1 cm
商品重量: 240 g

作者簡介

梁剛,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現任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撰寫《解讀(談美書簡)》,副主編《網路文化研究》論文集,並任“網路文化叢書”執行主編,參編高校文科教材7部,並在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

內容簡介

《理想人格的追尋:論批評家李長之》標舉“文化詩學”的研究方法,把李長之的批評理論置於中國文化現代性演進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探尋其文化根源,品評其文化意味,堅持詩學研究與文化研究的雙重視點,從而走出了“就詩學談詩學”的傳統窠臼。同時首次嘗試對李長之的美學批評、文化批評、文學批評和畫論批評做通盤的綜合研究。力圖從古代士人理論人格建構的獨特角度切入,對李長之極有價值但卻湮沒已久的中國古代畫論,進行再度發掘、闡釋。

序言

本叢書記錄下我和一群年輕同仁的一次難忘的中國現代學之旅: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協力對中國現代文學、文論與美學傳統作了一次新的探究。說到傳統,人們總會不假思索地以為那只是指類似於“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古代時光,而忽略“別求新聲於異邦”的現代,仿佛唯有古代才配稱為傳統。對置身當代的我們來說,蘇軾的“氣自華”固然有其不容忽視的回瞥意味,但魯迅的“求新聲”卻不能不說正是中國現代歷史現場的真實寫照。實際上,晚清以來國人在“歐風美雨”的浸潤中變法自強、實施啟蒙乃至燃燒革命烈火的歷史,已經和正在成為中國傳統,準確地說是中國現代性傳統。在一次新的探究之旅中重新回望作為中國現代性傳統之一方面的中國現代文學、文論與美學傳統,恰是我們的初衷所在。
從中國現代學視野去重新審視中國現代文學、文論與美學傳統,是我經多年摸索後找到的一個研究方向。在我看來,中國現代學是關於中國現代文化傳統的學問,是中國人對中國現代性文化的研究。與有關中國古代文化的“國學”不同,也與外國學者從事的有關中國問題的“漢學”(Sinology)或“中國學”(Chinese Studies)不同,中國現代學主要研究百餘年來中國文化現代性傳統的發生、發展、演變及其對當代社會的意義。從中國現代學視野考察中國現代文學、文論和美學,可以更準確而深入地揭示中國文學現代性、文論現代性及審美現代性的面貌及其意義。本叢書旨在對中國現代文化傳統與文論特色展開研究,即在中國現代學視野中重新考察中國現代文學、文論與美學,著重發掘中國現代文化傳統與現代文學和文論之間的互動關係。

目錄

《現代文論與美學論叢》總序
引言
第一章 李長之人格論批評的發展歷程及其思想淵源
一 李長之人格論批評的發展演進
二 李長之理想人格概念的中西思想淵源
第二章 追慕“完人”理想——論李長之的德國美學批評
一 溫克耳曼批評
二 康德批評
三 洪堡批評
四 “完人”理想
第三章 反省“五四”與回眸孔子——論李長之的文化批評
一 李長之對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反省
二 評李長之的孔子理想人格論
第四章 人格與語言的交響——論李長之的文學批評方法與實踐
一 論李長之的文學批評方法
1.論李長之文學批評的體驗維度與文化維度
2.論李長之文學批評的語言維度與核心命題
二 論李長之的文學批評實踐
1.《魯迅批判》
2.《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
3.《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
4.其他:古典文學名著鑑賞與現代文學書評
第五章 中國古代士人理想人格的追憶——論李長之的畫論批評
一 李長之與中國古代畫學的體系化理論建設
二 李長之論中國畫與中國古代土人理想人格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本書是在我的博士學位論文《理想人格的追尋——論批評家李長之》(北京師範大學,2003年)的基礎上修改、擴充而成的。說起選題緣由,完全出於王一川老師的提議。儘管我早就購得由三聯書店再版的李長之最重要代表作《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但卻一直束之高閣,直到王老師要我找來師兄賀志剛的碩士論文研讀,才從此欲罷不能地走進李長之的理論批評世界。
李長之探尋魯迅心靈中脆弱與剽悍相交織的張力結構,他激賞李白“我且為君槌碎黃鶴樓,君亦為我倒卻鸚鵡洲”的衝決生命力,他領悟太史公浪漫人格的情感本質,從而使其批評魯迅、李白、司馬遷的一系列論著都轟鳴著生命的吶喊。我讀李長之的書,總是不禁擊節讚嘆、感憤不已。正是以人格體驗為切口,我試圖重構李長之理論批評的三維結構——體驗、語言與文化,力求為我國當下詩學建設提供某種鏡鑒。
此刻當我面對著電腦螢幕“敲打”後記時,思路卻一下子飄忽起來。畢竟,我在師大讀了十年書,而人的一生又有幾個十年呢?“小本科”的四年青蔥歲月尚記憶猶新,遙想自己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更是難以忘懷。當時系裡讓報選題,我信筆寫上一個《伽達默爾文藝思想研究》。這在96屆中文系是個罕見的例外,當時學生們報的大都是李白、杜甫。於是,古典文學組的老師們可忙壞了,一個老師往往會被十幾個學生團團包圍,而我則幸運地成為王老師指導的唯一弟子。

文摘

李長之從人格論出發的洪堡批評,同樣值得一提。威廉·馮·洪堡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集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美學家、和語言理論家等多重身份於一身,李長之重點評介了洪堡的美學思想和語言思想。關於洪堡美學的姜學觀念,李長之指出:他專論美的時候,他以為美是感覺與理性在人類一種調和的成功,當然,如席勒所說,美麗的靈魂是一種理想。洪堡耳特以為要達到這種理想,人類的兩大類屬男子和女子同分其責。……在男性美的方面,是自發的,形式的原則;在女性美的方面,是接受的,材料的原則。……美必須是調和的。
顯然,洪堡的有關“男性美”、“女性美”的論述只是對席勒的美的根源在完滿人性觀點的發揮。“李長之從人格論批評的角度指出,洪堡“在思想上偏重精神的,理想的方面,在人格上尤其如此,……在他的內心裡,是有一種和諧性,理智與情感合而為一”。
我們還應進一步看到,“雖然洪堡特幾乎毫無保留地接受了席勒的全部思想,並且一直努力要成為席勒那樣的哲學家兼藝術家,但他並沒有完全仿照席勒的研究道路。在思考人性問題……的時候,席勒沒有怎么涉及語言問題,這在洪堡特看來是一大憾事”。同樣是追慕希臘,席勒的觀察完全出自人性論視角:當我們……把人性的現今形式與以前的,特別是古希臘的性格加以對比,就會使我們感到驚訝。……希臘人的本性把藝術上的一切魅力和智慧的全部尊嚴結合在一起……他們既有豐滿的形式,又有豐富的內容;既能從事哲學思考,又能創作藝術;既溫柔又充滿力量。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想像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結合而成的一種完滿的人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